這里有山

認識推動有機

南安布農山村 2022 / 09 / 29 1697

 

布農里山智慧接傳人培訓持續在卓清村進行著,七月底時,青中生代做了首次的學習發表,他們分享了從迪娜身上獲悉的耕種知識和餐飲文化,對地表上的動植物地景與地表下的土壤,也擁有了新的看待眼光:種在屋旁當作編織材料的青桐、描述不同土壤狀態的族語……文化與土地彼此纏結,學習歷程仍在延續。

那天,中生代Tanifu(吳紹琪)仔細地轉述了從迪娜Uli(高秀琴)那學到的傳統飲食「油芒飯」的料理過程。用來保存知識的途徑不是僅有語言文字,八月的任務,就是將口述的資訊化為行動,讓身體也留下記憶。

 

脫粒:身體即是工具

習於農事的人,會說身體就是工具。布農語Maulmik,指的是用手腳替曬乾穀物脫粒的動作。今日太陽尚未走到頭頂上,迪娜們和青年一代接傳人便陸續來到南安的田間家屋,迪娜們帶來了藤編篩盤和束好的油芒,也將Maulmik帶到了家屋裡。

大家跟著迪娜學習辨識布農傳統雜糧——油芒(左)與稷(右)。

 

以往穀物多,用腳會比用手來得更有效率。迪娜Uli站入篩盤內示範,動作流暢而有力,像是用腳搓洗衣服般搓下穀粒。率先體驗的青年接傳人A-Li(林秀花)則將脫粒過程形容為幫油芒梳頭髮,「感覺比小米容易(脫粒)!」。完成後,迪娜Uli再用手順幾下,把剩下的油芒粒也撥入篩盤,至於梗,可供等等燒火使用。

迪娜Uli站在篩盤上,示範傳統以腳搓揉一束束油芒,將其脫粒。

接著再將剩餘未脫粒的油芒以手搓揉。

去殼:透明的火星翻飛,油芒開始跳舞

在指示下,大家將細碎的脫粒油芒倒進臼裡槌打去殼。少了胚乳的殼很輕,順著揚杵帶起的氣流離開臼內,彷彿半透明的火星翻飛。迪娜Langus(李菊妹)微笑著看大家輪流持杵,氣喘吁吁。「(杵)要拿高,低低的會很慢。以前沒有機器,小米、稻子也是這樣打。」

大夥兒輪流倆倆持杵依著長輩教法舂打油芒。

之後,油芒開始跳舞。迪娜甩動篩盤,在油芒距離盤面一定高度時 ,呼氣吹掉殼或讓風順勢帶走,油芒有節奏的旋轉著揚起再落下,殼隨風散逸。迪娜不時也讓油芒粒水平畫圓滾動,讓較輕的殼浮出表面,而後回到上下的韻律。

這回眾人嘗試的動作謹慎,深怕迪娜整年的辛勞在自己手中飛散。邊旋轉邊甩動篩盤很需要技巧,一手負責控制上下力道和旋轉方向,另一手輔助固定,看來篩盤的前端就像畫了一個S型。再重複幾次以臼去殼、過篩,前段備料的處理才算告一段落。

接著將舂打後的油芒與碎殼倒入篩盤。迪娜帶著中生代練習如何旋轉並輕搖篩盤,同時以口吹掉較輕的碎殼、留下較重的油芒。

剔除碎殼後,剩下的油芒,就是今日的主食食材啦。

 

煮食:關鍵的材料是……草木灰?

大家在熱水中加入地瓜丁,再放油芒。迪娜提醒青年接傳人,油芒雖因油脂豐富不太會黏鍋,但避免燒焦還是得攪拌。而清澈的草木灰水三大匙是油芒料理中最關鍵的材料。新鮮而呈淺灰色的細緻粉末摻水攪拌後需要靜置,直到灰末沉澱、水變清澈才能加。沒有放,油芒就不會軟。

 迪娜準備在鍋中加入乾淨的木灰水,可以讓油芒軟化並且油油亮亮。

 

家屋瀰漫煙的氣息和地瓜的淡淡香氣,在咕嘟輕響中,水慢慢收乾。「Masasak (熟了)」迪娜說。今日的配菜之一是豆腐乳,迪娜們提及過往煮好油芒飯後,中間會挖洞放豬油,每個人都會舀一點配飯吃。

怕年輕人吃不習慣,迪娜在鍋裡加入地瓜,增加甜味。過程中持續地翻攪及拍打。

中生代順著迪娜的方式,持續地翻攪這鍋不停冒泡的油芒地瓜飯。

 

青年接傳人想,既然草木灰對油芒料理而言如此不可或缺,「賣(油芒)的時候,可以附在裡面?」
「人家會不會直接吃了?以為是零食調味料……」
「他們會以為是乾燥劑啦。」
無論如何,使用說明是必須的。

 

關於配菜

以前布農族人食用油芒飯,有幾種吃法。有時會配一鍋當令野菜山肉湯或味噌小魚乾湯,或配鹹魚;隆重一點,則沾豬油或山肉吃。更後來,鎮上開始出現豆腐乳後,也會配著豆腐乳把飯一口一口吃光。「豆腐乳有錢人才買得起。」
而今天的油芒飯配菜,是花生粉南瓜心湯、烤刺蔥鹹魚和豆腐乳。大家將生花生粒直接敲碎,吹掉殼後放入鍋內先煮,再加入撕掉纖維的南瓜葉頂芽、南瓜塊。由於花生富含油脂,鍋內會產生許多茶色泡泡。

重新製作傳統食物涉及許多今昔對照,抹鯖魚的鹽巴以前山上沒有,族人都是和日本人交易或從山肉中攝取鹽分。至於氣味濃郁的刺蔥是直接從田裡現採。迪娜遙遙指著田區裡的樟樹:以前沒有鐵網,樟樹可以用來當木架烤魚。

今日油芒飯搭配:烤刺蔥鹹魚(左)與花生粉南瓜心湯(右)!

 

農事曆:將經驗與在地知識,翻譯為圖像

下午,青年接傳人和各自的迪娜老師們同坐,想整理出紅藜、油芒、布農豆豆三類作物的農事曆。除了傳承記錄,也能應用於未來農產品的包裝。但對於習於在田間耕耘創作的迪娜們而言,要在有限時間內將繁複混雜的經驗知識轉落紙面,一時大家都有些猶豫。第一個猶豫點是,這些傳統作物,往往不是那麼精耕細作,若按月分書寫耕種時程,中段常常出現空白狀態。豆豆組的迪娜Muua(胡玉英)喃喃:「接下來都放著不管呢…大了就不用理它了啊,這樣要寫什麼?」

中生代Tanifu(左)與A-Li(右)分別繪製著迪娜Uli與迪娜Muua菜園作物年曆。

 

於是,在青年接傳人筆下,畫紙空白處陸續出現田裡會出沒的動物、操作農事時的相關族語、生產地景、鋤頭和鐮刀等工具,還有菱形圖紋。而迪娜在旁看著,仔細描述作物的生長狀態:「豆豆的葉子,是這樣一片一片長。」偶爾也會適時出手。迪娜Langus接過筆細細撇出紅藜開花的樣子,順便補充紅藜小鳥不會吃:「我應該畫鳥不停,在上面飛飛飛。」

另一邊的中生代Tana黃雅憶(左)與Abus林彥翎(右)也認真和迪娜討論著。

 

第二次猶豫發生於Tanifu聽迪娜Uli口述記錄時,要怎麼表達迪娜Uli口中的「八月到九月,油芒懷孕」呢?該寫花芽分化嗎?在此階段過後,油芒才會開花,並非大眾直觀的懷孕邏輯。最終,大家決定不用科學語彙翻譯,懷孕就是懷孕。若消費者真的想知道,讓青年接傳人說給你聽。

有些時候,透過實作才有機會發動討論,梳理細節。田裡發生的事不只是生產,過往的記憶與生活環境彼此交雜生長,土地上生物萌動。無論製作費工的油芒飯,或繪製作物農事曆,都是當代重新回應與土地關係的銜接嘗試。

中生代Tanifu畫下迪娜Uli菜園的「油芒」農事曆局部圖。

中生代Mai-ia(林秀麗)畫下迪娜Mai-ia(高春妹)的「布農豆豆」農事曆。

中生代Abus畫下迪娜Langus菜園的「紅藜」農事曆。

※更多精彩內容:

【布農里山接傳人培訓】喚醒年輕世代的布農農耕智慧

 

包一個紅包給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