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美麗的菱角鳥水雉誤食農藥身亡,開啟了「台灣友善野生動植物農產品」的探索之路。
如何 遊說農民不用藥如何 在農田中搭建動植物的家如何 做好鄰田汙染的防護,同時讓動物能自由進出如何 讓更多人願意支持綠保農產品10年後,依舊好多的如何!有賴眾人齊力,已超過400位農民投入、守護44種保育物種、194個農田營造了動物的家。探索之路,持續前行,邀請您一起加入「綠色保育—我們的友善,他們的家」!
ECO-S03(1.7)綠色保育產品生產標準
ECO-H01(1.9)綠色保育標章使用手冊
綠色保育申請流程
慈心基金會通過農委會「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審認 補助作業說明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3年2月28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3年1月31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12月31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11月30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10月31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9月30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8月31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7月31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6月30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5月31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4月30日止)
綠色保育農友通過名單 (2022年3月31日止)
轉型有機至今將邁入第10年,已取得有機與綠色保育標章。雖然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與挑戰,但是,李訓義夫妻倆薪火相傳的信念中,有著真誠包容萬物與所有生物共存共享的寬容。
採菱初體驗十分新鮮有趣,過程中大家了解到慈心基金會推動綠色保育守護環境生態,及人與生物的健康的價值,希望能盡自己的一分力量支持農友,讓綠色保育行動能越走越有力!
植保機便利省工又可精準噴藥,但卻汙染了有機、友善農田,為此慈心基金會邀請陳玠廷博士與農友透過研討的方式探討,聽聽農友的心聲,尋求解方,希望未來能立法合理防範。
因守護台北赤蛙的阿石伯蓮花田成為林務局「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建置計畫」一環,和北海岸地區串聯達成棲地縫補,也為台北赤蛙與北海岸淺山動植物串聯成生態綠網。
慈心基金會今年第一次舉辦綠色保育的典範農友「大腳印獎」中兩個重要獎項,一個頒給「生態營造」達人,另一個則是「生產技術」高手,希望農友間能藉此交流經驗,一起提升。
二氧化碳常被列為優先減除的溫室氣體,友善農田在固碳這件事情上,其實擔負了重要的角色!因此 ,今年第一屆的綠色保育大腳印獎,基金會特別設立「土壤碳匯示範獎」。
你想了解「有機栽種」、「綠色保育」跟一般慣行農法的差異嗎?邀請你跟著PGS走進田間與小農面對面,了解生產源頭及過程,體會永續農業的價值與意義。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在動物吃剩及氣候影響之下,僅剩的西瓜李顯得格外珍貴,能買到是非常的幸運,今年產量少,農友周楊朝良只能冀望明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以彌補今年吃不到西瓜李的遺憾了。
1. 喝綠保茶,為動物們打造一個家2. 安心餐宿在這裡 歡迎蟲鳥蛙獸來入住3. 蟲鳥入境美如畫 走進農田裡的生態樂園4. 動物好・土地好・ 人也好 共創永續生態5. 什麼是PGS?關心餐桌上的這盤菜 一起到產地吧!6. 作伙來趟PGS田間訪查吧!7. 跟著PGS走進田間 看見友善耕作新價值8. 【綠色保育】以四生精神開啟農地友善耕作的寧靜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