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致力以友善、有機的農業方式,找回大自然中大地山川河流的蓬勃生氣,讓生長其中的生命都能各得其所,共存共榮,邀請您一起攜手共創大地美好生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為鼓勵採取對瀕危物種族群及重要棲地保護有利作為者,委託慈心辦「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以北投區湖田里域農地埤塘為主,推行友善農地生態服務給付,歡迎參加!
慈心基金會致力以友善、有機的農業方式,找回大地山川河流的蓬勃生氣,讓生長其中的生命都能各得其所,共存共榮,誠徵綠保夥伴,邀您一同找回大地生機!
至 2024年12月31日止,一共有 626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達 915.7134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了400 處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環境。
在慈心與里仁數月籌辦,正寬法師終於在歲末再度抵台,成辦大自然莊園餐宴「缽盂供養」,還舉辦首度在台公開演講,並與主廚進行料理交流,展開【禪悅為食】系列活動!
友善耕作運用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管理,守護我們的土地與環境,這些並不是只靠農民或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即能達成的任務,邀請大家攜手一起,讓這些美好的事物能持續傳承下去。
大米缸與慈心基金會共同發起【綠保米缸計畫】,與綠保稻農合作,您可以認捐選購直送至微型社福機構。希望串聯”糧”善動力,讓台灣的土地更友善,讓更多弱勢族群獲得溫暖。
本期慈心減塑專刊,內容包含塑膠汙染全貌、校園減塑小故事、如何跨領域連結加強減塑的力度,還有幽默小測驗看看自己的減塑盲點。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更願意往正確方向走。
第21屆世界有機大會OWC在台灣!慈心發表綠色保育、有機島茶、陽明山國家公園案例,並在 OWC工作坊和里仁談六級產業,並安排各國與會者至淨源茶場認識有機茶護水庫的努力。
布農豆豆班來到了東華大學的課堂中,以「布農族里山智慧與韌性」為題,向學生分享布農族保種文化和順應自然種植智慧。從展示實物標本到烹調布農雜穀,帶來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產品及銷售端獲得支援後,吳尚謙開始投入友善耕作行列。邀請大家多多支持陽明山友善耕作農產品與加工食品,享受在地風味的同時,也守護為了環境好及永續經營的這份善心。
至 2024年12月31日止,一共有 626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達 915.7134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了400 處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環境。
在慈心與里仁數月籌辦,正寬法師終於在歲末再度抵台,成辦大自然莊園餐宴「缽盂供養」,還舉辦首度在台公開演講,並與主廚進行料理交流,展開【禪悅為食】系列活動!
友善耕作運用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管理,守護我們的土地與環境,這些並不是只靠農民或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即能達成的任務,邀請大家攜手一起,讓這些美好的事物能持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