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們開始綠色保育之路,在橘子園裡觀察到各種生物越來越多,土壤越來越鬆,,生態與經濟的共榮平衡,我們一步步實現。歡迎來農場感受自然的寧靜,練習體驗正念。
在嘉義的山林間,有一處被綠意擁抱的農場。水柿、檸檬、桂竹、龍眼…… 還有猴子們的足跡與土蜜蜂嗡嗡聲, 在這裡,不是走馬看花,而是真實走進一場自然與人文的共生之旅。
第二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開始徵選,慈心基金會攜手林保署推動綠保15年,全臺農民積極營造農田棲地,透過大腳印獎分享寶貴經驗,促進技術提升、消費者更支持綠色保育。
2025年6月26日慈心基金會與陽管處、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共同舉辦「永續草山X共善共好」成果發表會,邀請竹子湖地區農友及合作商家、企業與產官學,一同見證朝向友善的改變。
2025年「新北有機好茶分類分級評選」結果於6月3日揭曉,慈心淨源茶場榮獲一座《金質獎》與三座《銀質獎》,以卓越的茶品品質與深耕有機的堅持,贏得全國專業評審高度肯定。
慈心基金會為實驗小學野渡書屋的親師生安排認識水生植物課程,並至阿石伯蓮花田認識赤蛙的故鄉之一「三芝水梯田」,認識牠喜歡的濕地環境與多樣棲地中的動植物。
慈心基金會受邀至前杭愛省鄂爾渾河谷國家公園種樹,捐贈 7,000 棵健康茁壯的原生種落葉松樹苗、500 盆水寶盆以及 7 公頃圍籬資材,並由種樹總監程禮怡率臺蒙兩地種樹團隊攜手完成。
至 2025年5月31日止,一共有 659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37.28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33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89家。
慈心基金會於2025年5月27日召開「海洋保衛隊同學會」總結減塑成果,並頒獎表揚優異的「海洋之星」,全台近40所學校同步連線,超過4千位師生參與,今年新添菲律賓中正學院。
推動綠色保育邁入第15年,慈心基金會特別規劃綠保小旅行等多元活動,邀請大家一起看見友善農田的多元價值。五月首場的綠保小旅行,我們來到新竹北埔的綠保農場--可可花園。
慈心基金會輔導農民轉種有機及友善小米外,也將小米帶進了校園營養午餐及文化健康站長輩午餐之中,同時,基金會發起了「小米甘酒釀義賣」,邀請社會大眾共同支持與響應。
至 2025年4月30日止,一共有 65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32.0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23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89家。
2025年6月26日慈心基金會與陽管處、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共同舉辦「永續草山X共善共好」成果發表會,邀請竹子湖地區農友及合作商家、企業與產官學,一同見證朝向友善的改變。
2025年「新北有機好茶分類分級評選」結果於6月3日揭曉,慈心淨源茶場榮獲一座《金質獎》與三座《銀質獎》,以卓越的茶品品質與深耕有機的堅持,贏得全國專業評審高度肯定。
慈心基金會為實驗小學野渡書屋的親師生安排認識水生植物課程,並至阿石伯蓮花田認識赤蛙的故鄉之一「三芝水梯田」,認識牠喜歡的濕地環境與多樣棲地中的動植物。
慈心基金會受邀至前杭愛省鄂爾渾河谷國家公園種樹,捐贈 7,000 棵健康茁壯的原生種落葉松樹苗、500 盆水寶盆以及 7 公頃圍籬資材,並由種樹總監程禮怡率臺蒙兩地種樹團隊攜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