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開始徵選,慈心基金會攜手林保署推動綠保15年,全臺農民積極營造農田棲地,透過大腳印獎分享寶貴經驗,促進技術提升、消費者更支持綠色保育。
慈心基金會致力以友善、有機的農業方式,找回大地山川河流的蓬勃生氣,讓生長其中的生命都能夠各得其所,共存共榮,誠徵綠保夥伴,邀您一同找回大地生機!
悅音阿甲休閒農場謝月英與賴振甲夫婦秉持著「想吃什麼,就種什麼」的理念,致力於自給自足的自然農法,種植多樣化的作物, 豐富的體驗活動,讓遊客親身感受農村生活的樂趣。
推動綠色保育邁入第15年,慈心基金會特別規劃綠保小旅行等多元活動,邀請大家一起看見友善農田的多元價值。五月首場的綠保小旅行,我們來到新竹北埔的綠保農場--可可花園。
慈心基金會輔導農民轉種有機及友善小米外,也將小米帶進了校園營養午餐及文化健康站長輩午餐之中,同時,基金會發起了「小米甘酒釀義賣」,邀請社會大眾共同支持與響應。
至 2025年4月30日止,一共有 65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32.0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23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89家。
曹雅芳與父親曹永成皆對竹子湖的友善花卉推廣充滿希望,希望未來能讓竹子湖地區成為對環境友善的美麗農村,讓居住在這裡或是來訪的居民都能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至 2025年3月31日止,一共有 64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達 927.1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了415 處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環境。
慈心基金會與全臺第一所點亮計畫的新北海山國小,共同舉辦「bb減塑大集合」淨街活動,並首度聯合當地民族里環保志工與慈心基金會義工共襄盛舉,一起揪出街頭塑膠垃圾。
近幾年來,陽管處為推廣友善農業,邀請慈心基金會輔導農友轉作有機或友善耕作。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友善農業,舉辦一場竹子湖的友善農業體驗之旅體驗竹子湖友善耕作魅力。
慈心基金會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多年陪伴卓溪布農族營造里山地景、維護生態及傳承農耕智慧,透過文字、圖像集結成兩本專書,並於台北郭怡美書店辦理新書發表會。
推動綠色保育邁入第15年,慈心基金會特別規劃綠保小旅行等多元活動,邀請大家一起看見友善農田的多元價值。五月首場的綠保小旅行,我們來到新竹北埔的綠保農場--可可花園。
慈心基金會輔導農民轉種有機及友善小米外,也將小米帶進了校園營養午餐及文化健康站長輩午餐之中,同時,基金會發起了「小米甘酒釀義賣」,邀請社會大眾共同支持與響應。
至 2025年4月30日止,一共有 65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32.0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23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89家。
曹雅芳與父親曹永成皆對竹子湖的友善花卉推廣充滿希望,希望未來能讓竹子湖地區成為對環境友善的美麗農村,讓居住在這裡或是來訪的居民都能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