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保故事
綠保故事 2021 / 11 / 03 6381

 

10年前的臺南官田,眾多鳥類因農藥而倒下的畫面,讓各方意識到農業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農田並不僅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蔬果茶糧,更是諸多野生動物穿梭、居住的家。秉持讓田裡的生物與人共好的精神,慈心和林務局自2011年開始合作綠色保育標章計畫,期望能夠找到一個足以兼顧保育和經濟生產的、新的耕作方式。

 

綠色保育標章的推動從最初的生產、生態,再進一步擴大到生活與生命。在逐步嘗試的過程中,漸漸觸及到更多面向,讓整套制度漸趨完善,並摸索出一個正確的方向。我們所關心的對象可分為兩大類群、八大面向。

田間生態四大面向:可分為動物、植物、土壤與棲地。

人的四大面向:可分為農人、支持行動、教育活動、外單位合作夥伴。

冀望這樣的一條路能夠越走越寬,讓所有參與者皆能尋得適合的位置,並從中累積經驗,為臺灣的友善農業開展新頁。

綠色保育推動過程中,從著重經濟與保育逐漸擴展相關層面為八大面向。

 

田裡有腳印:農田生態系是土壤、動物、植物、棲地與人的複合體

農田的基礎在土壤,綠保農田藉由有機質資材的施用、種植覆蓋作物與綠肥、草生栽培與棲地營造等措施,能有效的保護土壤中的微生物及有益菌,提供農作物豐富的養分,同時增進土壤的團粒結構與保水性,形成穩定且多元的環境,促進農作物保有自然健康的營養元素,呈現獨特的風味與口感。

友善耕作的綠保田區,留下許多動物來覓食或築巢的痕跡。(穿山甲洞)土壤下看不見的世界,其實有許多大小生物活躍其中。(雞母蟲)

 

生產糧食的農田,不僅養活了人們,同時也是動物棲息的家園,透過紅外線照相機的紀錄,我們發現田區中有許多動物穿越、覓食,甚至築巢繁殖。其中不乏保育類動物,像是菱角田的水雉、茶園的樹蛙、茭白筍田的臺灣白魚等等。此外,我們在針對蝴蝶、蝙蝠、蜘蛛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友善耕作的農田是牠們更願意利用的區域,甚至還發現了新品種的蜘蛛,再再突顯出友善耕作的價值。

清淨的農田環境,吸引樹蛙前來定居。出現在田間的野生動物白鼻心

 

友善農田之野生植被也相當重要!雖然雜草總是令農人頭痛,但這些原生植物其實也是農田生物多樣性重要的一部分。它們不但有利於農田固土保水,更形成結構複雜的優良棲地。因此綠色保育計畫亦針對農田植物進行調查,這些資料可作為「國土生態綠網」中,有關農業環境的基礎資訊。在後續土地利用規劃中,更能協助我們找出適當的資源使用方式。

綜合以上所述,農田整體棲地營造始終是綠保的重心之一。我們期望能在農作生產與農田生態之間找到平衡之道。只要多一分用心,農田生態便多一分機會復原、茁壯,成為適合動物棲息,植物生長的空間。綠色保育農田歡迎生物停留駐足,讓大家的腳印交織出和諧、共享、富足的生命樂章。

   農田裡令人頭痛的雜草其實是營造生物多樣中重要的一環。農田不僅生產作物,還是許多大小生物的棲地。希望大家共同在農作生產與農田生態之間找到平衡

 

田外有夥伴:農人、合作單位、消費者以及活動參與者,都是並肩前行的夥伴。

農民是綠色保育中最重要的核心角色,更是遍及全臺的第一線土地守護者。從淺山、平原到林地等不同的生產環境,農民的操作營造了多元的棲地環境,維持農田地景與生態系,保護無數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是我們最堅定的夥伴。

然而,轉作會遇到許多問題:耕作技術的轉變、病蟲害的管理、初期產量的降低等等,其中的辛苦他人難以體會,幸好有許多合作單位加入支持,以產官學不同面向投入資源,從政策推廣、行銷通路再到技術輔導,這些專業知識成為農民堅持下去的安心靠山。希望從各方合作帶給農友支持與鼓勵,讓農友能在穩定中成長茁壯。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人員進行田園生物調查農友參與土壤研習實作課程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了解農友的耕作理念,基金會長期在全臺各地舉辦農夫市集,畢竟消費者的購買支持,才是農友支持下去最大的動力。市集不單是提供綠保小農販售的平臺,同時是傳遞綠色保育精神的教育基地。市集是農友直接面對消費者重要的溝通場合,除了讓消費者瞭解農友的辛勞,進而支持所生產的農產品,更可增進彼此對「綠色保育標章」友善環境、保育生態多樣性的認同,共同落實人與萬物永續共榮的精神。

   市集是農友與消費者最佳的交流平台之 一消費者的購買支持,才是農友支持下去最大的動力。產官學共同合作推廣綠色保育產品

 

農田保育包含著耕作技術、生態保育、土壤維護、棲地營造…等多元面向,也正因為涵蓋範圍廣大,更適合多元角色參與,除了透過多方參與式查證系統(PGS),將生產者、消費大眾、企業、批發通路業者等不同代表一起帶入農田建立連結,基金會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講座、產地小旅行等,冀望透過更加多元的方式,將友善農業的理念傳達出去,讓更多人投入友善農業這條道路,成為並肩前行的夥伴。

多方參與式查證系統(PGS)將農友、消費者等不同角色連結在一起。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證書是對農友以友善耕作守護農田生態的肯定

 

一張彼此連結、支持的網絡,共同支撐農田生態保育

經過十年的努力,支持綠色保育的農友也從最初的7位擴大到400多位,總面積超過760公頃,每塊農田皆是重要的生態保育基地。透過諸多的活動與不斷的討論、調整,綠色保育標章連結農友、消費者、田間生物,也連結農田生產、環境生態與市場生計。讓諸多利益關係者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形成一張彼此連結、支持的網絡,共同支撐農田生態保育的願景。

農友間互相交流學習,切磋技術,分享經驗。慈心基金會輔導人員陪伴農友一起走過綠保十年。

歷年申請綠色保育農友數、申請面積不斷成長。

 

下一個十年,期望能更深入在地,進一步推展農友們彼此之間帶動的力量。並擴大對外合作,帶入更多的專業知識與通路銷售,形成穩定的產業模式與支援網。同時也希望進一步了解農耕操作的方式與影響,推行能養土固碳的耕作模式。讓友善農業不僅照顧到土地上的生命,也能在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中帶來調適與緩解的可能性。最終,希望透過社會大眾的支持肯定,讓農友在揮汗躬耕的同時,更願意將農田保育的概念落實在每天的日常,讓無數的田與人共同織就出生命之網,帶領我們一起走向萬物共存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