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農友北上求學記
圖文 / 蕭淳恩
雙十連假的周六早上,吉安慶南三街附近的農田格外熱鬧。今天正是花蓮南安農友們北上吉安與富興,觀摩農田生態營造案例的日子,農友們十分期待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
吉安農田生態池--多樣作物種植,提供生態友善環境
上午第一站來到了采菊園生態農場,農場主人廖美菊老師向農友們介紹吉安兩塊農田生態池的設計工法。第一塊田區的設計關鍵在於蜿蜒的水道,整體樣貌小巧精緻。老師微笑著讓大家猜測設計緣由,農友們的回應十分踴躍:「水流在田裡的停留時間比較長,可以聚集養分,不會被馬上帶走」、「好看!」
廖老師解釋,除了上述的理由,彎曲的水道增加了整體田區陸地與水交錯的面積,再搭配池子深度中央較深,四周較淺的緩坡設計,即能增加種植作物的多樣性。以老師的田為例,由深到淺能分別種植芋頭、茭白筍與菱角。同時也能打造更為多元的生物棲地。有人問:「棲地營造為何重要?」老師立刻回答:「讓好的蟲有地方躲呀!」
第二塊農田生態池印證了老師的說法。相較於一號田,二號田給人長草蔓生的印象。其實這些長草正是給害蟲天敵的舒適宿舍,兩塊田相隔的距離並不遠,但蓮藕受蟲害的情況在此降低。觀察時不難發現蜘蛛、鳥、蜻蜓、瓢蟲等捕食害蟲的動物就在身邊活動著。
經過上午的參訪後,農友們看見了小塊生態田的精緻經營模式。至於南安的大塊田區要如何操作,則要仰賴後續眾人一起討論、動腦,把身邊熟悉的素材加入設計,才能打造切合在地環境與文化的生態農業地景。
大和擂茶鋪--以在地食材取代外購,由體驗活動認識文化
隨著擂缽裡的材料逐漸化為細緻粉末,室內充滿了濃郁的茶葉馨香。農友們正於台灣客家擂茶發源地—大富村,在大和擂茶鋪進行擂茶磨製體驗。
擂茶舖老闆賴裕盛老師對於店內食材的採用有自己的堅持。不僅使用在地生產的甘蔗、稻米,甚至連在平地林下野採的過溝菜蕨、村子裡家庭菜園所種植的作物也會出現於客人的面前,務求讓客人感受大富在地豐富的農產品與好滋味。正好能為準備往接待與體驗服務發展的南安部落提供參考,將田區與餐桌緊密連結。
體驗成品也是午餐的一部份,大家對於豐盛的午餐非常捧場,上桌的菜旋即一掃而空。每個人的臉上,都能看見滿足的神情悄悄綻開。
富興農場「生產型棲地」--摸索與自然共生的道路
一進入富興生態農場,便能看見開闊土地上只種了幾排作物的紅豆田。常理而言農民習慣將土地面積盡可能最大化利用,面對大家驚訝的目光,農場經理賴萌宏老師開玩笑稱:「我就是比較懶惰啦,種的很開比較不會長雜草」。
富興農場「生產型棲地」耕作模式將六公頃半的田地分配為兩公頃半的濕地、兩公頃的自由租種,以及兩公頃的農場試驗田。儘管頭幾年可能較辛苦,但一旦順利與環境借力後,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賴老師表示,各種生物們在田區間的作用比想像中還來的豐富,不單可以幫忙減少害蟲,鳥糞也可以幫忙施肥。雖然休耕輪作讓出土地給生物們利用,可能使農田無法有漂亮的產量數字,但賴老師認為若將噴灑農藥、施重肥的成本納入考量,其實有機田區的生產效率與產值並不遜於慣行作法。就在說話當下,遠方一隻高蹺鴴搖晃著尾部走進眾人視線中,空中的花嘴鴨也承著風盤旋降落。
農場處處可見利用生物防治來照顧作物的案例。如為了防止玉米螟危害,在玉米播種前先種下花期長的芝麻來吸引寄生蜂取食花蜜,讓寄生蜂將卵寄生於玉米螟體內;又如園區內種植的扶桑樹籬,除美觀功能外也提供害蟲的天敵們食物來源。
後續賴老師又分享運用在每期作前,多次翻耕以及進水口與出水口的管理控制,透過觀察與掌握動植物的特性,原來採取有機生態種植,也可以沒有農友最頭疼的雜草和福壽螺!
最後大家來到賴老師為了推廣富興農場「田裡有棲地」的經驗,租下部落的休耕農地,恢復其中一期的種植,而另一期作則採取放水,提供候鳥及各種水生生物的棲息地,並以阿美族語「回家」之意所命名的「米農該」田區。
在「米農該」田裡,傍晚的風輕輕吹撫,大家彼此討論、交流著耕作經驗。經過這次參訪,農友們看見了不同於傳統的生態規劃思維。回到南安之後,就有待眾人將這次參訪所得融入自家田區設計,在實驗與印證的反覆循環間找到適合的耕作模式與營造方向,讓南安的農田風景更加具有生命和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