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欵?!
這裡的菜園怎麼高高低低種了好多種作物?
然後,旱田為什麼也能種出這麼多樣性的作物?
重點是,田區雜草居然沒被除掉,還這麼茂密?
還有布農族為什麼要保存珍藏那麼多種穀物?
最後,豆豆居然可以變身成時髦的美味料理?!
別再猜了,
小孩才做選擇,來一趟清水小旅行,
一次解鎖所有答案!
田間多樣作物的間作
走在這片遼闊的田野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身心瞬間被療癒!





Tanifu (吳紹琪) 介紹豆豆餐的食材及特色🌿初春,走進女人的田
清水部落的春天,嫩綠的新芽迎風招展,
小米剛剛從土裡探出頭,
遠方的山巒伴著廣濶的藍天白雲,
走在這片遼闊的田野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身心瞬間被療癒!
「哇,這片田裡開滿小花,請問這裡有種東西嗎?」
「當然有啊,哈哈哈!」Mua (胡玉英) 跟 Uli (高秀琴) 迪娜笑著撥開雜草,
「你看,這邊是豆豆的幼苗,那邊也是!」
大家眼前看到的這片田區,可以想像這裡以前都是種水稻的,全部是水田。
因為這裡的灌溉水源是清水溪,早期清水溪上游因開採礦石,漸漸改變了這邊的水文,而讓這片土地變成現在大家所見的旱田。
也因為是旱田,
原本很多在山坡地上才能看到的作物,現在都能種在平地裡,這也看得早期布農族的祖先的智慧。
而且這裡的種子,是長時間保存在部落裡面,一代又一代種植留種,直到今天。其中有一些非台灣的原生植物,可能在大航海時代就進入台灣,一直被布農族保存至今....
豆豆水潤羊羹
來一口布農豆豆糕,<br> 這可是冬末孵芽、春末收成、夏初剝殼、秋日吸飽一夜清水後,<br>與糖與奶油慢慢熬煮出的濃郁風味!
香噴噴的樹豆湯……
豆豆豆腐丸子
下飯的酸菜炒豆干
加了小米與油芒的香Q米飯
豆豆司康🌿田間的秘密?!
大家有發現迪娜的甘蔗都是種在菜園的邊邊?
其實這些高莖的植物或穀物種在邊邊可以起到擋風,還能讓其他植物攀爬生長。
「雜草那麼多,迪娜不除掉嗎?」
「不行啊,」迪娜笑著說,
「這些雜草可以幫助土壤保濕,
要是全部拔光,太陽一曬,土就會乾得更快!」
🌿小旅行不只用腳走進迪娜的田區,還要用味蕾來走進彼桑拉返--迪娜親手料理的原民餐!
來一口布農豆豆糕,
這可是冬末孵芽、春末收成、夏初剝殼、秋日吸飽一夜清水後,與糖與奶油慢慢熬煮出的濃郁風味!
一口下去,也彷彿品嚐田裡的四季風華。
部落青年 Tanifu (吳紹琪) 的巧手,
讓這道獨家美味成為卓溪的驕傲。
不只這樣,
還有豆豆水潤羊羹、豆豆司康,
加了小米與油芒的香Q米飯,配上野菜炒蛋,
再來點醃漬洛神花,還有各種以豆豆製作的豆腐丸。
還有那一大鍋香噴噴的樹豆湯……
此時伴小米田的風輕輕拂過,
陽光下的紅藜,把大家的臉頰映得紅潤,
我們大口吃著豆豆料理,
還一邊聽迪娜和族人們分享這片土地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