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淨源茶

認識推動有機

慈心淨源茶 2020 / 06 / 10 10739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 (攝影/吳士正)

 

堪稱有機茶界的米其林大賽—第一屆「2020全國有機茶 TAGs 分類分級評鑑」甫於6月8日圓滿落幕。全臺13縣市的82位有機茶農,親自將作品送到新北市坪林淨源茶場參賽,此次評選分有機包種茶(條形)與有機烏龍茶(球形),兩類茶中代表最高榮譽的「翠蛙獎」由淨源茶場與淨源茶場契作農友鄭信忠雀屏中選。

臺灣首度舉辦有機茶評鑑,對於農友的表現,有機包種茶評審代表、茶改場文山分場長蘇彥碩相當肯定:「今年天氣不穩定,但有機茶的表現卻讓人很驚艷。而且,由於沒有限制繳茶品種,品種相當豐富,特色也都有發揮出來!」

淨源茶場在有機烏龍茶評選中榮獲最高榮譽的「翠蛙獎」。 (左起淨源茶場製茶師陳芃均、場長陳儷芳、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茶場顧問兼契作農友陳善嘉、製茶師廖顯岡)淨源茶場契作農友三星山有機茶園鄭信忠獲得包種茶類翠蛙賞、金蛙賞、銀蛙賞三種獎項。

從區域賽到全國賽,讓更多有機茶農辛勞成果被看見

今年首次舉辦的有機茶評鑑會,由農糧署指導,慈心基金會與茶業改良場、新北市政府、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共同舉辦。因為還在防疫期間,全程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讓原本只有農友參與的評鑑會,開放給更多關心有機茶的朋友們共同參與盛事。雖然現場只有農政單位長官、評審與工作人員,每個細節與流程遵守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十分嚴謹。

有機茶評鑑活動在瑠公基金會多年來建立良好的制度下,今年擴大為全國性大賽,這幾年投入許多心力籌辦的瑠公基金會生產組長曾淑莉表示:「2017年起開始做有機茶分級評鑑,是為了協助茶農銷售,因為許多有機茶農反映,沒有經過分級評鑑的茶,常賣不到好價格,今年首度讓全國有機茶農一同參與,是為了讓更多有機茶農辛勞的成果被大眾看見!」

左起:茶場顧問兼契作農友陳善嘉、瑠公基金會執行長楊旭宸、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瑠公基金會生產組長曾淑莉、淨源茶場場長陳儷芳、慈心基金會有機發展課副課長郭竹君。瑠公基金會生產組長曾淑莉提到基金會舉辦有機茶分級評鑑,是為了協助茶農銷售,有機之路可以走得更順遂。

從第一年的21個樣本參賽,成長到今年225個樣本,象徵投入有機茶的農友越來越多,從克服病蟲害等茶園管理問題,到有餘力提升製茶技術,並有信心參與茶賽,農友們在堅守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努力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品茗到臺灣有特色的好茶。

 

導入茶改場TAGs系統,以風味輪找適合自己的好茶並打入國際市場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提到,今年可謂是「有機茶元年」,宣示了推動國內有機茶產業的決心。今年評鑑特別採用風味輪為基礎衍生和商品結合的TAGs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 TAGs),將專業術語轉換大眾能理解的名詞,把茶的水色、滋味等特色清楚解析說明,製成專屬等級的風味輪小卡,並放在每個得獎茶罐中,方便消費者辨識,也讓生產者生產有特色的好茶時有所依循。

這次舉辦全國性有機茶評鑑,受到農糧署很大的支持,農糧署北區分署副署長林美華蒞臨現場鼓勵並帶來好消息:「有機農業促進法於去年(2019)五月實施,已經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完成雙邊有機同等性的協定,並規劃明年在當地市場通路舉辦國產有機農產品展售行銷活動,對茶產業對外擴展是很好的契機。」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十分支持有機茶評鑑,也表達了茶改場推動有機茶產業的決心。農糧署北區分署副署長林美華蒞臨現場鼓勵,並帶來有機將前進國際的好消息。

 

評鑑流程嚴密,馬拉松式評比「翠蛙選」最終勝出

在進入評選前,所有繳交來的茶都需經過藥檢合格才進入比賽,安全及製茶技術上都能達到相當的標準。評選流程分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進行,選出銅蛙選、銀蛙選、金蛙選及最高等第的翠蛙選。

在評選現場可以看到三位評審穿著評鑑專屬白袍,十分專注地在一字排開的茶樣中依序針對外觀、水色、香氣、滋味專注地做評定。從早上的初審到下午的複審決審,馬拉松式的評比工作,對評審而言是專注度與耐力的考驗,最後要在金蛙中決定代表最高獎項的翠蛙時,現場有種難分高下的氛圍,三位評審開始小聲互動,一起共識出今年的冠軍獎落誰家。

〈聞香氣〉〈觀葉形〉

〈嚐滋味〉最後要挑選出最高獎項「翠蛙選」得主,三位評審審慎考量、交換意見,最終達到共識。

評定標準要如何拿捏?擔任有機包種茶評審的臺東專科學校蔡志賢副教授一語道破:「喝每支茶的時候,內心都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看,這支茶有沒有值這個價?」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有機烏龍茶評選出最高等級的翠蛙選是來自低海拔的坪林,評審代表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表示「這次翠蛙選的茶發酵度非常好,非常的甘醇滑潤,是清香烏龍茶的典範,非常不容易。」邱副場長強調高山茶雖有環境優勢,但加工技術沒做好也會略遜一籌。

在144件茶樣中,評選出的有機烏龍茶(球形)「翠蛙獎」茶葉外觀緊結勻整,獲得評審青睞。評茶經驗豐富的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擔任有機烏龍茶評審代表,在初審及最後決審時都給予相當多的專業建議。

 

沒入選不代表不是好茶,只要是消費者欣賞,就是好茶

透過專家評選後,獲選茶葉不僅有公訂價格,品質有了保證,消費者可放心選購,茶農銷售無虞。

然而,對於沒有入選的茶,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有一個比較積極的說法,他認為茶味道的好壞是很主觀的,評比較低或沒有入選的不代表不是好茶,換句話說,不一定得獎茶才好喝,其實,還有很多好茶藏在茶農家中,只要是消費者欣賞的都是好茶,但是,經過公開評選是大眾比較的標準。

一般茶比賽競爭的味道較濃,這次的有機茶評鑑重視的是分類分級,讓消費者容易辨識。

蘇執行長認為舉辦茶評鑑有許多正面效應:「對消費者來說參賽的茶等於品質保證,自己喝有保障,送禮也有面子,所以舉辦茶賽是不錯的作法,因為有了標準,茶農勢必要精進,要有更多的學習。」「有機茶賽從之前的區域賽到今年算已第四年,看得出農友的進步,學習力與彼此的交流比以往更熱絡了。」

蘇執行長對有機茶賽有很高的期許:「過去大家都認為有機茶不好喝,比較濁、生,是因為有病蟲害問題,比不贏一般慣行茶,但大家都知道有機茶付出更多心血勞力,但在市場生存不容易,且沒有話語權,舉辦評鑑後有機茶有自己的專屬平臺,不只是臺灣,全世界喝茶的人會更優先購買,將來走到國際上將更有機會。」

「如果未來把比賽不只定調在臺灣,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與公信力後,臺灣有機茶比賽是可以成為國際上評選的指標,也將吸引國外茶農來比賽。」在蘇執行長心中,已經浮現出有機茶賽從全國性躍昇為國際性的遠大願景。

臺灣已累積出舉辦全國有機茶賽的經驗。(包種茶(條型)公佈成績: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茶業改良場場長 蘇宗振 蘇場長將明暗碼彌封信封拆封。)

 

支持保護水源、生態的有機茶,農友、消費者都是贏家

回顧臺灣比賽茶行之有年,常常可以在農友的家中看到大大小小的得獎匾額,而有機茶的評選活動卻十分少見,原因除了有機茶產量少、辦理經費過高外,評選籌備執行過程十分繁瑣,耗時耗力。雖然如此,今年受邀參與主辦的慈心基金會蘇執行長十分肯定評鑑活動對有機茶的發展,認為有非常重要的指標與價值,也是慈心覺得要參與的原因。他語重心長地說:「能舉辦這樣的全國性大賽,對有機茶界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

蘇執行長談到,慈心基金會二十幾年來推動有機農業不遺餘力,十幾年前,在坪林水源保護區推動有機茶,特別是看到有機茶對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臺灣大部分茶區多在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所以,更多茶農加入有機茶行列對臺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十年來淨源茶場努力在製茶工藝上不斷求精進,在坪林推動有機茶多年的淨源茶場顧問兼契作農友陳善嘉,聽到獲得烏龍茶類最高獎「翠蛙選」時,感到十分欣喜。親手製作的茶能獲得最高獎項,對淨源茶場年輕的製茶師廖顯岡而言是很大的鼓勵。

慈心基金會在2009年來到坪林推廣有機茶,因著保護水庫與生態的初衷一路走到現在,十年來不斷改進耕種技術並精進製茶工藝,「十年磨一劍」,在首屆有機茶評比中,茶場及契作茶農囊括兩種茶類最高獎「翠蛙選」外,共獲得6個金蛙、9個銀蛙與26個銅蛙選。

就整體而言,這次的有機茶分類分級評鑑大賽,能看到了臺灣有機茶農的努力與快速成長。深具健康、生態保育、水源與環境保護意義的有機茶,因為農友的努力與消費大眾的支持,讓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美好。每個人心中的一杯好茶,只要是依著友善大地的初衷,就是人人認同的好茶,無論是種的人、推廣的人、喝茶的人,都是這次有機茶賽事中最大的贏家!

「2020第一屆全國有機茶 TAGs 分類分級評鑑」圓滿落幕,獲獎茶品包括翠、金、銀、銅蛙選得主,將在13日、14日於臺北希望廣場頒獎暨展售會上,正式與消費者見面,屆時敬請前往支持鼓勵。

→ 得獎名單&更多更豐富精彩的內容請見2020 臺灣有機茶大賞專頁:https://greenmedia.today/events/2020/TAGS/

 

【什麼是風味輪?】

一般人對茶葉風味特色很難說個明白,專業品評用語又生澀難懂,在挑選茶時,消費者往往需要逐一試喝,耗費多時才能找出喜好的風味。茶改場進行茶葉風味輪的設計與研發,首度發表「清香型條形包種茶」、「焙香型球形烏龍茶」及「臺灣紅茶」等三種臺灣特色茶風味輪。期望能藉由風味輪來建立臺灣特色茶獨有的風味索引方式,方便消費者「找茶」! 此外也將與美、日相關研究機構合作,推出臺灣特色茶風味輪的國際版本,可望提升國外消費者對臺灣特色茶的認知與興趣,強化溝通方式促進國際行銷機會。進一步,茶改場也以風味輪為依據,建立一套新的臺灣特色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並導入產銷履歷及地理標章等認證,以升級傳統茶葉品質競賽。   (資料來源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得獎專用包裝】生態指標~翡翠樹蛙代言

好的包裝設計創造品牌質感與辨識度,讓農友喜歡使用,也容易吸引消費者目光。

經過評審品評入選者,可依其評等的級別套上專用的包裝,賦予茶的品牌價值。以翠蛙選(三葉冠)、金蛙選(三隻蛙)、銀蛙選(兩隻蛙)、銅蛙選(一隻蛙)來區分等級,罐身內附有介紹有機分級評選之小卡。

簡約的設計風格,將繚繞茶園的山嵐以線條意象化,有機茶園的指標生物-樹蛙置身其中。飽和的底色搭配茶罐正面及罐頂圖像燙金、銀、古銅金色,呈現清新雅致質感。 (資料來源 / 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 

 

 

 



包一個紅包給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