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程
慈心基金會致力以友善、有機友善的方式,找回大地山川河流的蓬勃生氣,讓生長其中的生命都能各得其所、共存共榮,誠徵對大自然有熱誠的夥伴,一同找回大地生機!
為歡慶推動綠色保育標章 15 週年,慈心於新竹、臺大、臺中舉辦「田裡有腳印」綠色保育系列市集。有DIY 活動、布袋戲與音樂等精彩節目,歡迎蒞臨市集,為農友守護大地喝采。
綠保標章15週年,大腳印獎頒獎X田裡有腳印市集,臺大舟山路登場!好逛、好吃、好玩,滿滿綠能量等你來發現!呼朋引伴來散步、拍照、挖寶,秋天最Chill的綠色市集就在這裡!
臺灣有機茶產業在 TAGs 評鑑制度推動下快速成長,各茶區逐步走向差異化風味,從品牌建立、跨界合作到碳匯經濟的新模式,有機茶正成為鏈結永續、產地與企業的重要力量。
台灣茶「Formosa Tea」走向全球已逾百年,如今在《有機農業促進法》與多國「有機同等性」協定下,得以直通國際市場,逐步建立讓世界理解風味與品質的語言,以新形象站上國際舞台。
六年,不長也不短。我們看見土地從沉默到回應到微笑。陽明山的友善農業像一棵樹,正在長出枝枒與果實。未來,期待更多人加入─農友、企業、遊客,甚至只是默默支持的你我。
陳永如和太太范靜芳共同經營這個農場已有十餘年,堅持以盡量友善環境的方式耕作,農場內的海芋及鳶尾花於2024年通過綠色保育,仍持續嘗試如何讓農場乃至竹子湖更好。
近年來,我發現年輕世代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台灣茶,對他們來說,喝茶是理性選擇後的生活方式,不同於酒的微醺、咖啡的獨處,茶代表的是文化品味、生活風格與身心療癒。
至 2025年10月31日止,一共有 668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45.84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39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100家。
慈心基金會規劃「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提供企業贊助農民友善種植的小米,,讓孩子和長老從「吃」開始找回傳統文化,並且邀請農民、廚師進校園,擴展學生對小米的認識。
為肯定通過驗證林農與山林共榮的努力,2025年11月6日林業保育署與慈心基金會共同舉辦「林下經濟產品驗證暨成果發表會」,有28位林農通過稽核,大家共同見證得來不易的成果。
2019年,茶博首次出現有機茶專屬的主題館,將個人嗜好的茶飲,提升到守護環境生態、朝向永續的未來願景。自此,每年台灣1/3的有機茶農在此大集合,成為有機茶界的盛事。
臺灣有機茶產業在 TAGs 評鑑制度推動下快速成長,各茶區逐步走向差異化風味,從品牌建立、跨界合作到碳匯經濟的新模式,有機茶正成為鏈結永續、產地與企業的重要力量。
台灣茶「Formosa Tea」走向全球已逾百年,如今在《有機農業促進法》與多國「有機同等性」協定下,得以直通國際市場,逐步建立讓世界理解風味與品質的語言,以新形象站上國際舞台。
六年,不長也不短。我們看見土地從沉默到回應到微笑。陽明山的友善農業像一棵樹,正在長出枝枒與果實。未來,期待更多人加入─農友、企業、遊客,甚至只是默默支持的你我。
陳永如和太太范靜芳共同經營這個農場已有十餘年,堅持以盡量友善環境的方式耕作,農場內的海芋及鳶尾花於2024年通過綠色保育,仍持續嘗試如何讓農場乃至竹子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