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與大米缸協會合作,以友善環境生產理念,邀集企業、民眾認購綠保米作公益,達到支持友善農耕、分享關愛土地的善意給社福團體,建立從產地到餐桌的良善循環。
歡慶綠色保育15歲,特別規劃綠保小旅行、食農講座、農民課程、PGS參與式查證等活動,邀請大家一起看見農田對人類的價值。有你的支持參與,美好的環境會更永續!
至 2025年4月30日止,一共有 65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32.0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23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89家。
曹雅芳與父親曹永成皆對竹子湖的友善花卉推廣充滿希望,希望未來能讓竹子湖地區成為對環境友善的美麗農村,讓居住在這裡或是來訪的居民都能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至 2025年3月31日止,一共有 64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達 927.1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了415 處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環境。
慈心基金會與全臺第一所點亮計畫的新北海山國小,共同舉辦「bb減塑大集合」淨街活動,並首度聯合當地民族里環保志工與慈心基金會義工共襄盛舉,一起揪出街頭塑膠垃圾。
近幾年來,陽管處為推廣友善農業,邀請慈心基金會輔導農友轉作有機或友善耕作。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友善農業,舉辦一場竹子湖的友善農業體驗之旅體驗竹子湖友善耕作魅力。
慈心基金會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多年陪伴卓溪布農族營造里山地景、維護生態及傳承農耕智慧,透過文字、圖像集結成兩本專書,並於台北郭怡美書店辦理新書發表會。
本篇是主持人侯文詠代表大眾提問有關修行人與料理人、素食與葷食等差異極大的議題,法師以說故事的方式巧妙地為兩個看似迥異的價值觀之間搭一座橋,讓聽眾輕鬆地走出迷霧。
至 2025年2月28日止,一共有 636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達 921.6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了410 處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環境。
至 2025年4月30日止,一共有 65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 932.0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423 處棲地,通過綠保加工申請農友/廠商,共89家。
曹雅芳與父親曹永成皆對竹子湖的友善花卉推廣充滿希望,希望未來能讓竹子湖地區成為對環境友善的美麗農村,讓居住在這裡或是來訪的居民都能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至 2025年3月31日止,一共有 640戶農友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達 927.15公頃。包含水鹿、八色鳥等 46 種申請物種,營造了415 處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環境。
慈心基金會與全臺第一所點亮計畫的新北海山國小,共同舉辦「bb減塑大集合」淨街活動,並首度聯合當地民族里環保志工與慈心基金會義工共襄盛舉,一起揪出街頭塑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