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
全場氣氛彷彿瞬間凝結,只剩一個聲音響徹全場,那就是所有人的齊聲加油。現場每一位觀眾都屏息以待,期待著部落的小男孩完成突破自我的跨階儀式。
這是拉勞蘭部落一年一度的小米收穫祭。
凱米颱風還沒結束,風雨仍時大時小,但絲毫撼動不了現場的熱情。
在這個收穫祭裡,小米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爬上竿頂後輕觸小米,是希望天神能夠賜福,天神會沿著天梯下來,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






#penalalautan 小孩爬天梯
男孩們必須爬上竿子,輕輕撥動小米串,這是男孩們跨階考驗的一部分,而每個階段也都有不同的挑戰。這爬竿子儀式僅限於小學生,國小畢業後便無法再參加。
上竿頂後輕觸小米,是希望天神能夠賜福,天神會沿著天梯下來,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
農友林建中說明著:「爬竹竿象徵孩子的成長及部落的豐收;爬竿同時也代表與祖靈相會,場地一般會在戶外,上竿後撥一下小米,因為以前的祭場都是泥土地,部分小米會落在地上,便會繼續發芽成長,就象徵著希望」。
全場的熱情在此時達到頂點,
當孩子們成功爬上竿子,歡呼聲響徹全場。
大家一邊驚嘆於這些小小年紀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毅力和勇氣;而那些未能爬上竿子摸到小米的孩子們也同樣受到了熱烈的鼓舞,因為能夠參加這場跨階儀式,本身就已經證明了他們是很勇敢的。





通過爬竿儀式,男孩們向祖先們傳遞了一個訊息:自己已經長大,能夠擔負起守護部落的責任。
小米收穫祭有著濃厚的儀式感,作為祭儀的核心,小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收穫祭不僅是為了慶祝小米的豐收,更是為了感恩和祈福。沒有小米,收穫祭便會失去其真正的意義。
建中說:「種小米,對我來說,是一種使命。
小米本就是我們刻在骨子裡,世代在血液裡流淌著小米記憶,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努力復振文化和恢復小米耕作。小米給予我很多不一樣的學習,這些學習源自小米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而這些經歷成為我在工作和人生中面對各種挑戰的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