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43期 2023 / 04 / 27 430

從空中鳥瞰,南安水田的樣貌,像是一顆穀粒,旁邊傍著拉庫拉庫溪,兩側被山巒給包起來,在此居住的布農族人,沿著溪流闢建出約30公頃的水稻田,可說是最清淨的「玉山腳下第一畝田」。

 

水稻並不是布農族的傳統作物,甚至本地在過去,也僅是布農族人的獵場與採集地。日治時期,殖民統治者為了治理,將原先居住在玉山山麓,  原來以游耕種植小米和雜糧為主的布農族人,半強制地遷徙到山下台地,並授予水稻耕作技術,逐漸改變布農族人的文化與飲食方式。

戰後的南安部落,仍持續著水稻的種植,並隨著台灣農業現代化進展,大型機械帶來了效率和便利,卻也取代了人與人互助的換工文化;化學肥料、農藥也進入到部落裡,用來控制各種病、蟲、草,以提高稻穀產量,卻也悄悄地改變了田裡的豐富生態。農民開始發現,田裡變得寂靜,田間瀰漫著藥味,孩子們似乎也不再像從前,將田裡當作是最棒的遊樂場。

 

花蓮難安的有機之路

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山銀行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在地部落農友共同攜手下,開始了花蓮南安的有機復育之路。

2013年第二期作,開始有四位勇士:王政德、林傳興、賴天賜、林泳浤,決定率先挑戰有機種植。並且在轉作後,立即就要面對人工增加、產量銳減,還有秧苗被福壽螺、水鴨,弄得零零落落,雜草爆炸性充滿稻株間,讓經過的人,都在議論自己是不是一個懶惰的農民?

轉作的過程中,面對田區管理、質疑目光,農民內心的焦慮、挫敗與茫然,不言而知。好在,隨著時間過去,田間生態一點一點地恢復,有愈來愈多的農友和田區開始認同有機理念,加入轉作的行列,大批的蜻蜓舞動田間,套句布農農友的玩笑話,多到「走路不小心都會撞到」的程度,更令所有人振奮的是,二〇一六年,竟然在這片耕耘三年的有機田裡發現快要在東部絕跡的「菊池氏細鯽」。

 

台灣瀕危魚類現蹤跡

菊池氏細鯽這位嬌客的出現,讓南安農民產生新的使命感,從農民躍身為細鯽保育者的身份,並引以為傲。大家不再只在意把稻子種好種滿,紛紛在自家田裡讓出空間,想方設法地挖掘各種充滿不同巧思,形式各異的生態池、土溝及庇護池,只為了讓細鯽有個可以棲息、繁殖的家。

而過去因為使用殺草劑,變成一片枯黃光禿的田埂,在花蓮農改場的協助下,開始種植各種台灣原生開花植物,此外,農友也將布農族傳統作物和植物種植在田埂上,包括各種豆類、紅藜、南瓜、玉米、芝麻、茵陳蒿、石菖蒲等,讓田埂生物相愈來愈豐富、愈來愈熱鬧。

 

守護生態 也成為布農文化的守護者

農耕之餘, 農友們還多了一個斜槓身份——成為田裡的老師,對來參訪的大學生、其他部落社區的居民,介紹南安田區特有的豐富生態與營造經驗,並帶著部落的孩子們到田裡尋寶,認識大自然裡的各種魚蝦蟹貝、蟲蛇鳥獸和田間傳統作物;也教導下一代練習各種傳統手做能力,砌石、採集、種植等布農族的耕作智慧,讓孩子在實際的活動與操作中,學習長輩和土地傳承的知識與智慧。

這場花蓮南安有機耕作的田間集體實踐,有南安農友的堅持、玉管處的輔導、玉山銀行的贊助、慈心的陪伴、生態專家的專業,共同打造出的成果;最初沒有人想像的到,看似在友善花蓮南安這塊土地的有機推動過程中,不只找回了玉山腳下田裡的生機,找回了特有種生物,也找回了農友生活中的使命感與聯結,與布農部落文化的傳統與傳承。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