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調查:在垃圾堆中挖數據
海洋廢棄物因為具有非點源(nonpoint source)的汙染特性,相較於一般空氣、水體或廢棄物汙染,更不易論述汙染行為人、汙染源與污染場址之間的直接關聯;在物質特性上,不同的人造固體廢棄物因其產品設計、使用與廢棄後漂流的差異、造成外觀、尺寸、重量、材質之間具有高度變異。相關學術研究在近五十年內蓬勃發展,許多調查被設計成公民科學的形式,透過志工大範圍採樣,不僅獲得可觀的數據與成果,相關技術更被各國政府與在地社群靈活應用。筆者整理四類針對海岸線上的大型海廢(Macro-debris, 直徑超過2.5公分)的基礎調查並說明如下。
表1. 四類常見的海岸廢棄物基礎調查
類別
|
現場收集之海廢數據
|
調查目標
|
數據應用性
|
|
1
|
國際淨灘行動ICC
|
種類與數量
|
初步認識在地海廢特性
|
製作環境教育宣導素材
|
2
|
大範圍快篩普查總量
|
估算單位面積(或長度)內的總重量(或總體積)
|
盤點現存總量、汙染密度、汙染熱點
|
淨灘資源有效分配、高效率移除
|
3
|
定點定期細緻分類
|
詳細分類單位面積(或長度)內的海廢,紀錄種類與數量
|
釐清材質、用途與使用者 長期監測評估政策效益 |
聚焦並影響汙染行為人、特定產業及消費族群
|
4
|
地理資訊綜合分析
|
2 + 3 + 廣泛且細緻收集周遭GIS資訊(海洋/大氣/水文/社經產業)
|
釐清來源、輸送途徑、區域與季節變異、影響層面、經濟損失
|
釐清管理單位權責,促進政策整合與公私協力治理 改善廢棄物管理流程、河川排水與環境衛生管理 |
1. 國際淨灘行動ICC:全世界規模最大、門檻最低的海廢調查,臺灣於2004年起響應至今(2017)已累績近千筆數據,並成為相關教育或政策推動的重要基礎。應用侷限是難以萃取出量化指標來比較時空差異,僅有極少數據為定期、定點、固定面積的長期監測。
2. 大範圍快篩普查總量:海廢雖然無所不在,但在海岸線上的分布卻極度不均。日本的社團法人組織JEAN(日本環境行動ネットワーク)於2004年開發了12等級的垃圾密度指標,並在2006年動員全國606個濱海行政單位(市町村)於一個月內普查三千多個海岸,算出全國海岸廢棄物現存總量約為2.57萬噸,而且70%的海廢集中在10%的海岸上,不僅確實掌握全貌與污染熱區,也可有效分配政府與民間淨灘資源。
3. 定點定期細緻分類:通常是政府主導、民間協力的長期監測計畫。例如韓國的國家海岸廢棄物監測由海洋水產部主導、25個NGO協力,每兩個月於全國40海岸故定100公尺調查,並使用100項的分類表格。參與計畫的學者Sunwook Hong曾表示2008年啟動長期監測不僅確立減少保麗龍浮球為國家級海廢管理計畫中的首要工作,9年來的數據更顯示相關減量政策已發生效果。
4. 地理資訊綜合分析:這類調查需要測站周圍更細緻的地理與社經資訊。澳大利亞聯邦科學暨工業研究組織(CSIRO)正在透過大尺度的採樣與GIS分析,找出海廢與各項地理因素的關聯性。
臺灣的下一步,回答最關鍵的基礎問題
當臺灣逐漸以汙染治理的角度切入海廢議題,更凸顯基礎調查至關重要,「快篩普查」、「定點定期監測」或是「地理資訊綜合分析」能客觀呈現各行政區域廣袤海岸的汙染現況、季節變化、污染途徑、汙染源與其造成的衝擊影響,不僅能讓海岸管理單位有效規劃清掃計畫,更能積極推動源頭減量、大眾倡議與產業創新等作為,藉由科學數據中立檢視施政成效,滾動修正減量目標,漸進復原海洋棲地。
今年(2017)政府與民間都將啟動進階、大範圍的海廢調查計畫,期待能與臺灣各地愛海民眾捲袖彎腰、攜手合作,讓孩子們能在潔白沙灘上赤腳奔跑,魚群、鯨豚與海龜於透澈藍海中自在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