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2018春季號 2018 / 04 / 13 5865

隆冬時節,強烈大陸冷氣團襲台,一群來自全台各地的中小學老師們,走在小琉球的某處海灣,伴著難得露臉的陽光,彎腰拾取沙灘上的垃圾。有位老師從海灣那頭呼朋引伴:「這裏有好多寶特瓶,大家快來幫忙!」

場景換到沖繩的海邊,來自台灣、中國、日本的官方與環保團體,與沖繩縣政府一同踏上北部本部町新里地區的海灘,此處遍布著從台灣、中國、韓國旅行而至的海洋垃圾……

不論日本琉球或台灣小琉球,都只占海洋塑膠垃圾現場的少許微塵。

 

海洋大災難 塑膠垃圾比魚多

記憶中,蔚藍潔淨的大海,曾幾何時成為最大的天然垃圾場,海洋廢棄物成為全球環境災難。

每年幾千萬噸的廢棄物隨著洋流飄至世界各地,連東南太平洋上的無人小島也難逃一劫,成為全球塑膠垃圾密度最高的地方。根據研究估計,全世界有超過五兆件塑膠垃圾漂浮在五大環流系統,大部分都是被海浪打成碎片、小於五mm的塑膠微粒;每年至少有八百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且不斷增加中;若不改善,二○五○年後,海中塑膠垃圾的總重量,將超過魚類的總重量。

台灣四面環海,也深受海洋廢棄物的困擾。荒野保護協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等多個公民團體,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注意到海洋廢棄物問題,引入ICC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國際淨灘行動)統計方式,至今統計的一百多萬件垃圾,多半來自陸地上的人類活動,以食品包裝為大宗。根據二○一七年台灣地區的ICC彙整的統計資料,淨灘垃圾總量的前五名為寶特瓶、塑膠瓶蓋、吸管、玻璃瓶、塑膠提袋,而免洗餐具與外帶飲料杯也名列前十,類別大多都不出你我的飲食行為。

 

全球四十多國 祭出限塑令

海廢無國界,無人能置身事外,每個國家或個人若不是受害者,也是問題的製造者。國外媒體已將海廢問題定位為僅次於全球暖化、最受關注的國際性環境議題。聯合國、歐盟等大型國際組織、個別國家政府,乃至於世界各地的NGO、企業、個人紛紛採取行動,投入減塑不塑行列。

最早採取行動的國家是丹麥,在西元一九九四年頒佈了限塑政策。到了西元二○○○年後,其他國家陸續開始推動限塑或禁塑政策,據估計目前全球已有四○多個國家加入這樣的陣營,大部份都是採取塑膠袋收費的限塑做法。較積極採取禁用政策的國家,多為亞非洲的開發中國家,而非洲有六成國家實施限塑。

除了限制或禁止塑膠袋的使用以外,有些國家或企業也積極開發友善環境的替代方案和產業,譬如義大利制定的相關政策當中,明文表示「消除塑膠生產過程的種種不確定性,促進綠色化學工業發展。」及「我們的目標是將食品用塑膠袋全面替換成可生物分解和可堆肥塑膠袋,以減少垃圾量。」

法國自二○一七年開始禁用塑膠袋,但是開放使用可堆肥、可分解材質所製成的袋子,並且要求材料中至少要有百分之三十的成分是可再生材質。

 

連續兩年發動全台萬人淨灘,響應國際淨灘行動。從學校及民眾教育中傳遞塑膠垃圾對海洋及環境的關心意。

愛海不塑全民動起來

慈心基金會二十年來持續推廣友善大地的耕作方式、推動種樹、蔬食等,都以照顧土地裡大小生命為出發點,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讓人類可以跟地球上其他物種和諧地共存共榮。

自二○一六年開始,慈心把關懷生命的視野從陸地延伸至海洋,關切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入侵和傷害,所以積極地推動「愛海不塑」種種的事項。希望帶動更多人對海廢問題的關注和參與,期望能逐步減少塑膠垃圾的產生以及對環境的衝擊。過去兩年來,從民眾教育、專業交流、國際串聯的角度,關注海洋廢棄物議題、展開減塑倡議工作的實踐。

為了讓更多民眾實際感受海廢現場,慈心與福智佛教基金會等民間團體,連續兩年響應國際淨灘行動,與超過三萬五千名大眾一起走上沙灘;並透過各種營隊活動,傳達海洋垃圾議題的嚴重性;同時結合學校教育的力量,舉辦教材教案工作坊等研習活動、透過各種教材教案及專業知識,支援有心推動減塑的在職教師們;去年起也發起Big Blue淨街活動,讓人們不一定要踏上海灘,在都市裡只要願意彎腰,也能防止街道上的垃圾流入海洋。

 

海洋廢棄物論壇匯聚國內外各界對話。五環流研究所創辦人 Dr. Marcus Eriksen

海漂垃圾無國界 國際聯手研擬對策

海洋廢棄物的跨領域特質,需要眾多專業及部門投入。島國台灣對於海洋廢棄物的研究應有其優勢,加上海洋廢棄物所造成的困擾,相關研究也應有其急迫性。然而,相較於歐美及亞洲其他的學者與政府紛紛投入研究,台灣的學術投入卻相對有限。慈心於二○一七年五月,與國立海科館共同主辦「海洋廢棄物論壇」,邀請美國、日本、香港、韓國的專家(其中包括推估出五兆件海洋垃圾的Marcus Eriksen博士),及國內環保署、漁業署、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針對海廢研究、法令倡議、教育推廣,以及公部門角色等議題,匯聚各界能量、全面展開對話,希望帶動各界正視海洋汙染議題,以及相關專業研究。

海洋廢棄物的治理,需要超越淨灘工作與環境教育,加入治理架構的思維,全面盤點可使用的政策工具,進行跨部門的合作,環保署在去年七月起,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綠色和平組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慈心基金會等眾多環保團體,攜手建置「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結合公民團體長期的在地經驗與國際參與的靈活度,串聯相關單位,重新盤點與整合既有計畫,經過半年多的多方討論與交流,擬定出全面性的「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

海洋廢棄物隨著洋流到處漂散,是不分國界、跨地域的環境議題,國際經驗更顯重要。例如鄰近台灣的日本沖繩縣、以海洋觀光著稱,但卻面臨許多海漂垃圾的威脅,其中許多都是來自國外的垃圾。去年起,慈心受邀與台灣諸多環保團體前輩,至日本沖繩縣參與「東亞地域海洋漂流物對策交流事務」(East Asia Exchange Program on Marine Litter),前往沖繩在合作踏查當地海岸情況的同時,針對海漂垃圾的現況、癥結及解決方案進行資訊共享與意見交流。也期待將環境現場的第一手資訊攜回、成為教育素材,呼籲國人負起地球村一員的責任。

 

不塑從生活中做起,減塑購物是第 一步,以行動推動 Big Blue 全台淨 街,喚起對環境的關心意識。

簡樸生活 湛藍海洋不憂鬱

回到個人實踐層次,減塑生活背後隱含的簡樸精神,是人類在探索心靈幸福時不可避免會碰觸的議題。為此,慈心去年邀請來自美國加州的「零廢棄教母」 Bea Johnson 及兩位台灣實踐者,跨越國籍的藩籬,倡談零廢棄生活革命的心得,分享簡單生活帶來的身心和諧與快樂。

在為海洋努力的路上,產業鏈的投入也至關重要。里仁公司從二○一六年起,致力於與通路合作、減少產品不必要的塑膠包材,至今已改善一百三十三項商品、每年可減少五百四十萬件塑膠,同時透過教育大眾支持回收生鮮蔬果的生物可分解包材,自主進行堆肥再利用,希望能夠作為相關政策支持的前導。而市面上也有諸多以打造減塑商品為使命的品牌,如仁舟社會企業、QC館、棉樂悅事、好日子、小事生活等,讓消費者除了一次性拋棄式用品以外,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

大海能因人類的疏忽而變臉,也能因我們的改變而再次湛藍。面對這一切我們可以視若無睹,也可以起而行動,如果現在不努力,二十年後的大海將是什麼樣子?但如果我願意為鯨魚少拿一個塑膠袋;如果您願意為海龜少拿一根吸管;如果他願意為了信天翁在買飲料時再想一想;如果我們願意為了大海支持友善海洋的政策與產業……當為大海而改變的行動越來越多,彷彿用眾人的雙臂守護海洋裡的生命,相信二十年後的大海,會以再次的好風景回報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