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7期 2018 / 01 / 10 10480

 

文/湛藍

相片提供/陳六合、林青峰、黃裕順

離開熱鬧繁華的台北市不到一小時車程,

一個雲霧裊裊的百年小鎮就在眼前,

這裡是北台灣的坪林,也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

溫度、雨量、地勢都十分適合茶樹生長。

一九八七年,翡翠水庫完工,為飲水安全,規劃成水源保護區,

二○○三年,封溪護魚政策限制經濟活動,但換取了珍貴的生物多樣。

二○○七年,在此宣示有機茶護水庫運動後,

寧靜的茶園,更增添一份守護環境與潔淨水源的使命。

為淨水--有機挑戰在茶園

坪林地區由於地形特殊,加上東北季風撞擊山脈後的「北降現象」,產生豐富的生態樣貌,有將近六百種植物、一百多種鳥類、二十一種蛙類,以及二十五種魚類,因此博得「大自然博物館」的美譽。現今人口有六千五百多人,約有八成的住民以種茶維生,時節一到,家家忙著採茶,在小小的家庭式製茶間加工後自己銷售。然而,當地多以施灑農藥、化肥及除草劑的現代慣行農法耕作,影響到水質與環境生態。

二○○七年,慈心已推廣有機十餘年,在建立有機驗證制度後,執行長蘇慕容開始思考有機農業要如何擴大推廣,當時有人跟他提到高山農業會影響山下環境的問題,因緣際會下來到位於翡翠水庫上游的坪林茶區,觸動了基金會可以在水源保護區推動有機的想法。

最初的想法是將農民從種茶、製茶到賣茶一條龍的作法,轉變為只要專心種茶,由慈心收購茶青統一製茶並負責銷售。執行長回憶起當時的作法就像台灣俗語所說的:「青瞑毋驚槍」,因為開始做了以後才知道,從茶葉採收、製茶與烘焙,工程之浩大,要投入很多資金與專業人力,銷售端更是難以掌握。在陌生的茶產業領域,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只有拿出當年開展有機事業的精神--「對的事,做就對了!」一路堅持到現在。

淨源茶推廣初期,篳路藍縷,義工協助建設,也幫忙採茶等農務。 

揪農友--信心微弱 有機求生記

人的習慣很不容易改變,勸說農友改變慣行操作方式,要先花時間搏感情。當時執行長與同仁帶著誠意與幾分忐忑,親自到農友家一個一個喝茶開講,談有機的好,雙方可以合作,若農友有意願,就馬上上山看田區。二○○九年初,在農會促成下舉辦「坪林地區有機茶輔導生產計畫」說明會。農友對於耕作與經營模式的大轉變,觀望者居多,必須提出成功案例來讓農友複製,因此帶著農友走出坪林,到南投參訪有機茶園,信心才漸漸萌芽。

初期有七位農友加入,包括:帶頭轉作有機的坪林漁光村村長第四代茶農白明堂;過程中主動搭起農友與基金會溝通橋樑的余三和;放棄安穩退休生活,回鄉尋回古早茶好味道的陳陸合;全力支持丈夫鄭邦雄挑戰有機耕作的農友李珠;肩負家中經濟大樑,卻願意嘗試改變的王緒潭;因為女兒接觸慈心理念而放掉用了數十年農藥、化肥的鐘世明,以及跟隨堂兄鐘世明腳步的鐘富藏。

其實,農友轉作有機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不僅要學習新的耕作方式,頭一年的收成或者會因農地殘留的藥劑化肥而不至於差太多,可是接下來的兩、三年,蟲來了、肥沒了,加上除不完的草,結果是產量大減!信心大跌!所幸,過程中有基金會的持續陪伴,以及茶改場等專業單位的技術指導,慢慢度過艱苦的轉型期,有機的榮景慢慢有了眉目。其中王緒潭農友,非常信任基金會作法,完全放掉自己原有耕種方式,接受專家建議進行茶園大整頓。不惜成本聘工進行田間深度開溝,大量施有機肥,更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將茶樹整個「砍頭」,從根本改善了土質、茶樹及茶葉的品質。走過被譏笑「有飢」的時期,現在他已成為坪林轉作有機茶的模範生,經常被茶改場舉為成功案例。

 

淨源茶--出自令人安心的有機茶製造所

過去曾發生明明是有機耕種的茶葉,卻一直無法通過農藥殘留的「冤案」,後來發現原來是與慣行茶葉用同樣的設備造成交叉污染,但因為找不到有機專用的製茶廠,當第一批春茶種出來,採收在即,基金會開始著手籌辦向農糧署申請經費,找製茶機器設備,一群慈心義工合力將廢棄的工廠建設起來,兩年後,因農友增加,收購茶青量增多,於是搬遷至坪林區大林里現址至今。

坪林地區百分之九十以上只製作包種茶,但包種茶不耐儲存,於是我們開始試做烏龍茶及其他茶品,但每種茶的設備都不一樣,於是機器越添購越多。為此開展出「淨源茶」多樣化的面貌:從包種到烏龍、從綠茶到紅茶、從清香到熟香、從傳統的揉捻茶葉到方便沖泡的各式茶包、從專業茶席到隨手茶瓶,淨源足跡一步步往外跨。如今,淨源茶品質已得到茶評專家讚許,獲得台灣知名的飲料大廠青睞,經過十多種有機茶葉的盲選,最終選定坪林有機淨源茶作為原料;二○一二年更通過美國農業部USDA有機驗證的標準至今,朝向國際市場邁進。

在坪林推動有機茶耕作兩年後,我們嘗試在德基水庫上游福壽山推動減農藥蘋果認養,同年八八風災後,到曾文水庫上游的阿里山進行原住民有機輔導計畫,近年來更跨到拉拉山、阿里山茶區指導茶農、收購茶青,二○一四年還跨海來到中國雲南的莫奪山,讓位居瀾滄江水系集水區的古樹茶區恢復它原有的潔淨,更多的人們和動物得以喝到一掬清源,在品味茶香的同時,也把淨化水源山林的理念憶持在心中。

 

善漣漪--美好的事物都回來了

執行長回顧當初基金會大膽投入未曾接觸的茶產業時,備感艱辛,但覺不悔的說:「與農友剛接觸時,難免意見不同,可是經過誠意溝通,若農友能認同友善耕作方式,在維持生活的同時,也保護了自己家鄉的環境、生態和水資源,這樣有意義的事情,在大家互助合作下,善的漣漪將會不斷擴散開來!」

十年後,善的漣漪確實越來越廣,到今年(二○一七)為止,坪林已成立兩個有機茶產銷班,近三十位農友取得有機驗證,二十三位取得綠色保育標章,在原本寧靜的茶園裡,蘊含生機無限,各種蟲鳥蛙獸相約一一進駐茶園,連對環境潔淨度極敏感、逐漸在台灣消失的特有種翡翠樹蛙,都搬進原本用來稀釋農藥的水桶繁衍後代。

農友的生活與人生觀也有很大的轉變。原為廚師的農友鄭信忠,因為看到雙親和慈心義工尊重生命的行動,學會了將茶樹的「害蟲」一隻隻挑起「放生」。最大的改變是,現在看到以前眼中的「美食」錦蛇,會甘心放走牠,而不是抓起來加菜;退休返鄉務農的陳陸合,陸續承租農地擴大有機茶面積,臉書上分享精采的茶園風光與生態,吸引眾多粉絲上山探訪。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兒子陳易泰也回鄉一起打拚,他認為:金融業往往不是你賺、就是我賠,但有機農業是雙贏 (win-win)產業,對農民收入、水源生態、大眾健康都有助益。陳易泰曾經在媒體及大型營隊中分享他如何因耕種有機茶而人生大逆轉,今年更受邀與基金會至印度參加IFOAM舉辦的世界有機大會,將家鄉坪林有機茶護水庫的故事宣揚海外。

有機青農陳易泰前往印度參加「2017IFOAM世界有機大會」,在國際交流分享種有機茶保護水庫的故事。 為了「有機茶護水庫」的理念,在坪林開拓十年的淨源茶,從摸索到成長,蘇慕容執行長表示:慈心的精神就是「對的事,做就對了!」 

昔與今--還原百年茶鄉的富饒與美好

「南烏龍、北包種」的盛名,來自沒有農藥的年代。漫步在百年茶鄉的老街,想像昔日來自各地的茶販集中在此品茶議價;古茶路上,耐勞的茶農用扁擔挑著滿布袋的茶葉,翻山越嶺過石碇到深坑、木柵然後在景美繳茶青。時至今日,老街不敵歲月漸漸凋零,但茶產業仍代代相傳,只是茶品推陳出新,南北不分,耕作方式未追隨老祖先。十年前,基金會在此推動有機耕作,引領遲疑的農夫,慢慢跨入有機世界,當地區公所、農會、翡翠水庫管理局也漸漸認同,新北市政府更是有心協助,以實際的補助鼓勵農友。

茶鄉依然雲霧繚繞,水氣充足的茶園裡,排排站的有機茶樹很爭氣的健壯翠綠,讓喝茶的人安心,也還了土壤、河川、水庫,原有的清淨本色!

 

參考資料:慈心大地第2, 5, 11, 18, 34期、坪之鄉自然生態茶園(網站)、維基百科、福智之聲第190期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