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0期 2016 / 04 / 01 3406

magazine03c03001特別訂製生物可分解袋盛裝水果

清明前春雨綿綿,位於台南鹽水坔頭港的陳稼莊果園一片綠意盎然,其中面積3公頃的桑椹園,此時正是果實即將成熟的季節。 

堅持環保 避免塑化毒害

陳稼莊果園的主人陳坤生是中興大學農學院畜牧系畢業,民國78年因緣際會走入農耕,今年65歲的他,因對生態的關懷及對有毒物質的排斥,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走有機栽培,進行農產品加工也堅持天然、健康、原味,從裡到外希望回復記憶中童年跟隨父親耕作時那美好質樸的自然農場。

作為有機路上的先行者,他一本初衷堅持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等,除此之外,最特別的是他對於農場資材的使用,儘可能地不用塑化產品,如不得已用到,也要儘可能地循環使用。他說塑膠是世紀之毒,會破壞土地的生態環境,也影響健康。

不惜成本 麻繩取代塑膠繩

像他堅持買一捆近千元的麻繩(布袋繩),取代塑膠繩助百香果藤攀爬;使用紙質膠帶封貼產品外箱,避免使用塑膠膠帶;特別訂做以玉米澱粉為原料、比一般塑料貴數倍的生物可分解袋裝桑椹鮮果,這些袋子用過他也不會立即丟棄,還得洗一洗,二次利用作為垃圾袋。

他不用塑膠布作隔離帶,以種植七里香、朱槿做綠籬;基於珍惜物資,愛護大地的理念,陳坤生也曾回收廢棄床蓆覆蓋園區以抑制雜草,但卻被不明就裡的人認為有礙觀瞻,後來移做遮蔽田間器具防曬之用,他說:「就算耗到最後一兵一卒,也不用塑膠布覆蓋土地,因為這樣會阻礙土壤和作物透氣呼吸,還容易殘留而汙染土地」,所以採用耗費人力的真正「鋤 」草方式,但現狀是工人難找,他笑稱請來的都是「日本製」,因為都是出生在日治時代的七十幾歲的鄰居農婦,他樂觀說:「做有機,其實可以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啦!」,愛護故里深切,他樂於分享。

陳稼莊裝填果汁、果醬一律使用玻璃瓶,瓶蓋部分也堅持不用塑膠品,但因為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費是以重量計算,其實反而墊高了成本,他也頗納悶,認為政府對於採用環保、安全容器應予實質鼓勵才是。

magazine03c03003以價位較高的麻繩、生物可分解袋、紙膠帶,取代廉價卻危害生態的塑膠製品magazine03c03002利用回收的床蓆作為覆蓋物

注意細節 巧思善用二手資材

環保戰士陳坤生堅持他的無汙染、無毒原則,費盡心思及成本做有機農場,產品背後的用心也許沒有人看到,但他堅定說:「這是自我要求,即使窮到做乞丐也不用有毒的東西!」他的精神延續到第二代,兒子陳柏璋辦講座請人試喝果汁也堅持用紙杯,試吃果醬的木製小匙則特地尋覓採買,就是不用便宜、省事的塑膠製品。

陳稼莊農場也善用二手資材,像儲備雨水的藍色回收桶,原來是工廠裝豬皮的容器;很早以前就發揮巧思利用回收的飲料店塑膠杯,噴上誘黏劑,吊掛起來作為黏蠅器;現在則是進階妙用酒精燈,讓誘引劑藉由燈蕊持續適量釋放誘蟲香氣,使誘捕器的效果更佳,長效又能重複利用,這可是他的獨到作法。而園子裡的枯枝或落葉,他也會撿拾起來作為堆肥之用,毫不浪費大自然的一丁點物資。他誠心建議農友多去資源回收場走走,很多資材又環保、又便宜好用。

環保身教 家人支持樂在鄉土

陳坤生帶著妻子和一兒二女投入有機事業,從兒女小時候就身教力行愛護鄉土,帶他們出遊,就是「沿途撿垃圾,一路做環保」,所以現在經營農場有時碰上環保與成本考量,雖然妻小偶爾也會叨念兩句,但最終還是都非常支持他。

奉行勤儉樸實的陳坤生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他不以為苦,認為工作就是娛樂,最大心願,就是踏遍台灣每個角落,欣賞一鄉一花一木,這是他與太太退休後最美好的期待。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