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碳中和
邁向碳中和 2022 / 04 / 15 4160

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上,有上百個國家同意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臺灣政府也在去年宣布跟進,之後,農委會率先於去年9月正式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顯示農業部門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高度重視。

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受聘為委員之一,在此,採訪了執行長就多年推動有機農業的經驗與觀察,提出我們應如何看待氣候變遷的影響,慈心身為臺灣有機農業先驅,在國際上這一波碳中和議題中有何目標與具體行動。

 

Q5:慈心今年進入第二十五年,以邁向碳中和為目標,您認為達標關鍵為何?

要達標還滿嚴峻的。因為整個臺灣產業趨勢在改變,很多產業回流臺灣發展,這些產業需要大量的水、電等能源資源,過程中會增加大量的碳排。如果用二十年前的碳排跟現在的碳排,再加上即將要發生更多的碳排來看,其實我們是要一直不停的追趕碳排增加量。臺灣本身很小,又是以大量出口貿易為主,要發展產業時相對要增加很多資源的需求,面對這些需求的同時怎樣達到碳中和,是很挑戰的。

農業碳排量跟工業生產、交通比起來還是少數,在各種發展的情況之下,要靠農業將碳排降下來,就像小蝦米鬥大鯨魚,力道是非常不夠的,還是必須要科技等其他方面一起努力,另外,過去老舊的產業想辦法讓碳排降到最低,新發展的產業也能夠有更優的能源與資源使用效率,才可能同時兼顧發展,又不會製造太多溫室效應氣體。

工業、畜牧、交通等方面的碳排量超過90%以上,光靠農業將碳排降下來力道非常不夠,必須要科技等其他方面一起努力。(圖片來源 / Pixabay、unsplash)

關於碳中和,慈心基金會一定會努力的,因為慈心本身就是對社會大眾的推廣者,希望呼籲更多大眾能夠在生活行為上更減少碳排的行動,另一方面慈心也是農業工作者,會用最大力量去做。氣候變遷是全球的議題,生存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絕對不是慈心一個單位做就夠了,當然,我們會很努力去執行與帶動,也希望大家能跟著我們一起行動。

 

Q6:慈心推動有機農業、種樹等工作,都和減碳有直接關係與貢獻,對未來業務的推動,您的期許是?

慈心基金會從早期推動有機農業,到綠色保育、蔬食、種樹、減塑,這些業務都跟環境有關,除了種樹外,過去並沒有特別以減碳為訴求。比如有機推廣主訴是不要使用化學農藥、肥料,跟糧食安全、土壤永續利用有關;推動蔬食是與食農教育、動物福利、健康、惜食有關;種樹剛開始是為減碳,後續重心放在海岸造林,重點在保護國土,而減塑則是呼籲減少一次性塑膠類製品,避免危害海洋生物與生態。

慈心未來所有業務的推動都將與碳中和目標結合

當然,以上各業務原有的目標都還是重要的,但今年開始聚焦「碳中和」,讓減碳匯碳達到明顯的成果,是未來推動業務時要連結得更緊密的。以有機農業為例,過去也沒有去強調土壤匯碳功能,所以某些有機農友的土壤也沒有達到很理想的匯碳比例,我們後續會把它列進來,成為跟農民溝通輔導的重點。

 

Q7:碳中和攸關人類生活品質與生存,如何讓大眾關心並付諸行動呢?

我們都是地球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要在生活中落實減碳。但是,要產生很大的全民效果,要多一些想像與討論。因此,在道德勸說與媒體宣傳外,需要有吸引他的好處作為目標,才會更樂於行動,也就是說,在推動時須設想,對於事件相關的人,怎麼樣能從減碳當中得到實質利益。比如,農委會在推動有機農業的時候,強調土壤增加有機質可幫助匯碳,並為匯碳量定價,之後又可以被企業所購買,增加農友收入,這會導引農民更積極做這件事情。

 若政府能為土壤匯碳量定價,並能為企業所購買,農民將會積極改善土壤品質增加匯碳量。

以蔬食為例,目前已經可以計算蔬食可減少的碳排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若能換算成碳幣減稅,或是去購物可以折抵,會讓更多人有動機選擇蔬食。重點是如何製造減碳的誘因,像種樹方面,企業社會責任CSR需要碳權的時候,而森林可以做為計量的標準時,對企業來講會更願意行動,否則企業在產品銷售上就很難被接受。

無論是推動個人或企業支持減碳,需多一些誘因來吸引持續行動。

 

減塑也是一樣,減塑的行為跟減碳連上關係的時候,個人或企業減了多少塑,或供應鏈的每個環節有做到減塑,這也會變成有實質的作用力,與其只是用宣導或道德訴求,如果能加上一些實質上的誘因會更有效果,像卡洛里的計算很容易推動開來,是因為大家很在意熱量、身材,到底要怎樣讓大家在意碳排量,要有更多討論與發想,但是要怎麼量測,還是要先回到基礎資料的收集建立,才能精準的計算。另外,在很多層面上,要有很多的政策配合,才能加速推動。

氣候變遷,不僅是冷熱感受,已造成大地不可逆的變動與千萬氣候難民流離失所,並且可預期的是,這些災難未來不會減少,只會增加,如果我們還以為遠在天邊不積極改變行為,「明天過後」,破碎的地球,可能會成為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

「碳中和」提醒我們要為自己的碳排行為負責,且迫在眉睫!

慈心基金會今年起無論是有機/友善耕作、種樹、蔬食、減塑等行動,都將以邁向「碳中和」為目標,期盼您在個人生活節能減碳外,能以實際行動支持或加入慈心共善行列,攜手減緩氣候變異,一同修復地球,與自然共生息,為世代預建健康且美好的未來。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一個怎樣的地球呢?

 

上集請點入→ 氣候變遷?碳中和?和我有關嗎?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怎麼說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