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碳中和
邁向碳中和 2022 / 04 / 07 7131

常聽到氣候變遷帶來暴雨、乾旱等巨大災變,您相信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嗎?對台灣有嚴重影響嗎?

節能減碳是減緩氣候變遷最為熟悉的具體行動,那「碳中和」是什麼呢?和愛地球又有何關係?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蘇慕容

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上,有上百個國家同意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臺灣政府也在去年宣布跟進,之後,農委會率先於去年9月正式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顯示農業部門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高度重視。

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受聘為委員之一,在此,採訪了執行長就多年推動有機農業的經驗與觀察,提出我們應如何看待氣候變遷的影響,慈心身為臺灣有機農業先驅,在國際上這一波碳中和議題中有何目標與具體行動。

 

 

Q1:媒體常提到氣候變遷造成世界各地嚴重的天災,會越來越嚴重嗎?對臺灣影響大嗎?

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的頻率增加,讓世界各地熱的更熱,冷的更冷,以往暴雨、乾旱的情形很久才會來一次,現在頻率增多了,造成的各種嚴重傷害不分國界,物種、地貌也都會受到影響。

臺灣去年嚴重乾旱,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而今年冬天寒冷多雨,一般庶民大眾只是單純感受到太冷或太熱,沒深細觀察不見得會清楚造成的原因與長遠的影響,然而國際上的科學家們長年觀測研究,很精準地收集資訊,已反映到實質現況了,這些氣候災變除了帶來生命財產損失,也會引發很多問題,如森林大火,物種消失…等等,會帶來連續的骨牌效應,我們人類不可能不受影響。

氣候變遷帶來的巨大災害,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無法估計,影響人類與整個自然生態的存續。 (圖片來源:unsplash)

自然界的所有物種在一個區域長期演替之下會有一個適應性,氣候變化太快反應不及就會滅絕。像長毛象、恐龍等物種大滅絕,都是自然氣候災變影響,這可從科學調查中得知。但是現今的氣候變遷,主要是人類活動產生溫室氣體大量排放,造成冰川大面積溶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政府相關主管單位一直有在關注,而我們一般百姓可以多一些關心了解,畢竟不是大災難沒到眼前就不存在,其實,最終都是會直接衝擊到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應該是要很深切關注的。

 

 什麼是氣候變遷?

圖片來源:unsplash 

意指大氣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過量,使地球像是被罩在厚厚的溫室中,太陽照射聚集的熱量不易散去,導致地球溫度升高,在世界各地引發乾旱、暴雨、熱浪等極端氣候的現象。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什麼是碳中和、淨零碳排?

繪圖 / 何孟詞

「碳中和」是指碳排放量與減少量之間互相抵消,達到淨零碳排放量(net-zero carbon emission)的效果。在生活中,交通、農業和工業等過程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都會增加碳排放。若想減少,可以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作為補償方式,達到抵消碳排放量的作用。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Q2:對農業來說,氣候異常除了傷損作物外,還有什麼影響?

氣候異常除了影響作物,整個生態系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可能會產生很多的病害,有害的生物也會大量爆發,生態系就改變了,會影響到作物最終的產量。

除此之外,種源的多樣性也會受影響,有些品種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氣候變化,以往我們認為好的品種未來有可能無法在新的氣候環境下生產,有些作物的產地會因此遷移。比如荔枝玉荷包,產在高雄大樹鄉,它須低溫乾燥的環境才會促進開花,可是果樹種下是一二十年的時間,當氣候改變,暖冬頻繁時,會導致原本適合的產地再也無法順利開花著果,而新的產地需要重新種植、重新適應。

氣候異常可能產生很多的病害,有害的生物也會大量爆發。(圖片來源: unsplash)敏感的生態系受到氣候異常衝擊極大 (圖片來源: unsplash)

 

氣候異常已成常態,近幾十年農業部門都有探討如何調適,研究單位也嘗試新品種因應,新品種須實際種植後再調整,因此,從農業技術到產地運用都需要時間,但是對生產者來說沒有那麼順利地去取得技術或品種,所以他的損失還是不斷在發生。以去年(2021)來說,遭遇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民生、農業、工業等產生缺水危機,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去年因缺水造成的農損共計約有16.5億元,農民未來都要面臨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而最終影響的不僅是農民,而是全民。

2021上半年臺灣遭遇50年來的大旱,雲林古坑茶園茶樹乾枯,無春茶可採,未來要如何面對水資源匱乏,要及早因應。

2021年6月連日豪雨,屏東縣鹽埔鄉長豆田積水,減產 300多公斤(左) / 屏東縣高樹鄉茄子田減產約500公斤。(福業公司提供)

 

Q3:氣候變遷影響農業如此之大,慈心基金會身為有農業推廣單位,是否有具體因應方法或輔導農友的規劃?

慈心基金會在去年(2021)加入千分之四倡議聯盟(註)後,更關注此問題,對農友在減碳匯碳的倡導會更積極,以下為未來的工作重點。

  • 政策面要多關注:政府提出相關的因應措施,提醒農友要多熟悉了解,也要及早做反應。
  • 積極培育土壤環境:有更好的有機質累積,土壤改良更優化,對氣候變遷的韌性更好,調適會更理想。
  • 關注水資源、寒害:有資源或技術可作預防補強,例如水資源敏感需重視儲水設施,寒害需有避寒的措施。
  • 更友善的種植技術及方法:探討新品種、新技術及耕作方法如何適應氣候變遷,以及更友善與優化的土壤產生加乘效果,增加匯碳功效。

推廣友善耕作,讓土壤發揮巨大的匯碳功能。(攝影/ 何孟詞)

 

Q4:農委會於去年正式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並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蘇執行長也受聘為委員之一,請問您對目前為止的策略方向有何想法或建議?

關於政府訂定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目前收集各領域看法制定策略頗為完整,後續行動計劃更具體而微的內容,還要依重要性來安排順序、預算去推動。最後的績效指標,要以溫室氣體的減量與排放量的量測為標準,本來已經在排放的能不能降低,本來沒有匯集的能不能增加匯集,這部分要有精準量測,保證推動有效,而不是列了大部頭的內容,最後也沒有認真地去落實執行,這是未來還要多關注的。農業包含農糧、林、漁、牧,範圍非常廣闊,怎樣真正落實是日後很大的挑戰。

在淨零排放策略中,第一個是要把生產排碳資訊建立起來,以科學數據清楚說明,到底現在農業的總排放量是多少、總匯碳量是多少?當導引出新的方案時,多少年內可以減排多少、增匯多少?這些要有具體的量測並逐步建構。

在執行時有些工作會牽涉到不同部門,比如技術部門、推廣部門,有些需要各領域分頭進行。很多東西其實是相扣緊的,以整體性來說,從一級生產糧食到畜牧,畜牧的排泄物最後又回到土壤環境中,這當中本來就是連結性的東西。又比如臺灣使用很多國外進口的農業副產物,豆粕、禽畜有機肥,這些東西要減少進口,在臺灣本島內應該要做最大化、最佳化的循環運用,既可珍惜資源,也減少大量碳足跡。

善用稻稈等農業副產物,增加循環利用。(攝影/ 何孟詞)自製有機肥,減少進口碳足跡。

 

Q5:慈心今年進入第二十五年,以邁向碳中和為目標,您認為能達標的關鍵為何?

更多您關心的內容請看→ 氣候變遷?碳中和?和我有關嗎?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怎麼說 (下)

 

【註】千分之四倡議聯盟

「千分之四倡議」最早於 COP21 巴黎氣候峰會中被提出,目前全球已有 254 個會員及 550 個簽署「巴黎宣言」的論壇夥伴加入。其核心主張認為,對抗全球暖化除了減少碳排放量,更需要雙管齊下進行固碳,只要每年提高土壤碳素含量達 4‰,就有機會逆轉地球暖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