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蔬食的力量
聽,蔬食的力量 2025 / 02 / 20 88

食物提供營養、連結情感、還能療癒情緒帶來幸福感,食物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與重要性,透過修行人之心眼,還可以更開闊一些!

被《紐約時報》譽為「哲學家廚師」韓國白羊寺天真庵住持正寬法師,在獲得艾美獎的Netflix 紀錄片《主廚的餐桌》中,展露對料理獨到見解與禪修智慧,法師自此從寧靜的山林寺院走進向了世界。2024年,法師應慈心基金會之邀來到了台灣,舉辦「缽盂供養」、「料理人交流會」,並於台中、台北展開首次公開演講--「禪悅為食分享會」。

演講中,法師回顧出家因緣與父親因為一道料理放下執念的故事;講述從無到有的料理創作心法;如何從自然中認識我是誰,並從中獲得自由與喜悅。整場在主持人知名醫生作家侯文詠與法師輕鬆幽默的對話,台上台下笑聲與掌聲不絕中,傳遞出食物背後的哲思與強大的力量,開啟我們與食物美好的新關係。。

會後,大家領到了法師在韓國親手製作的「荷葉飯」,以及指導台韓蔬食團隊在台灣共同完成的「醃漬柿子乾」,以及一朵蘊含悲歡離合的「燉香菇」。

分享會圍繞著食物的話題,引申出許多人生哲理,令人回味再三,在此以台中場為主要內容,溶入台北場重點,用法師自述的方式,將累積五十年在料理中修行的所思所想娓娓道來,讓現場聆聽的朋友能重溫法師生動精采分享,向隅的朋友們也能從字裡行間找到法師智慧禪思對自己的啟發。

 

30年後,因料理再續與台灣的緣份

我第一次來台灣是在1996年,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去的應該是佛光山,再一次來台是2023年在高雄的餐食會,延續此緣分2024年初再度因餐會來到台灣,因緣際會來到慈心大自然莊園參訪,抵達莊園時,我感覺我獲得了全世界!那裏有寬廣的農田綠油油的草地,還有一些小溪水,生態非常非常豐富。啊~~,當時看到這個美好的環境,心想如果有機會用農場的作物,像舉辦演奏會一樣好好的料理呈現給各位該有多好呢?

這個心願突然來到我身邊!透過慈心與里仁安排來到現場見到各位,雖然是初次見面,或許過去生你們有可能是我的父母和其他緣份到此相會,因此此時我很放鬆自在,讓我們好好珍惜此寶貴時光好好做交流。

 

人世的相遇離開都在這朵香菇裏

決定以料理進行我的修行,去尋找更多的體悟覺悟

高二時母親離世,我感覺失去整個世界,每次作夢都會夢到母親,在悲傷中有一個念頭:這樣不行,若我結婚有小孩,像母親一樣沒辦法把父母的責任該做的做完就離世,會將悲傷留給小孩,於是某個夜晚就逃家進到寺廟。

七年後,有一天突然想到,家人為何都沒找我,怎麼會這樣呢?當時覺得心煩難耐,寫封信和家人連絡,一周後爸爸來到了寺院。在離家七年間父親有各式想法與不解,在寺廟待了一個禮拜當中,對我出家也有非常多不理解與疑慮,包括沒有吃到肉與海鮮,跟我說:這樣怎麼能活得下去呢?抓著我的手說:回家吧!為了回應爸爸,我就帶著香菇與父親走到山中的溪邊,彼此一來一往兩三小對話過程中,香菇也慢慢燉煮完成,我恭敬地為父親獻上一碗。爸爸吃後嚇一跳說:「世間居然有這麼美味的東西!」 放下我的手回到寺院,對我說「要好好聽大法師的話,好好修行,未來成為大法師,我會在心中放下對你的一切掛念。」之後回家後一周就安詳過世了,當時父親七十六歲。七年間,父親面對失去妻子女兒又逃家,心情該有多複雜呢?在這種心情下來到寺院又很快放下,我認為是燉香菇把父親心中的掛念不理解都融化掉了。

就這樣過了好長的日子,有一天,我才想起香菇有能夠融化所有心中不安與不好的心情的絕妙功效。對我來說,人世的相遇離開都在這朵香菇裏頭,所以我才會透過料理去進行我的修行,去尋找更多的體悟覺悟。也決定要透過燉香菇,把這份心意帶到全世界,讓所有人吃到香菇後,能夠達到最清靜最舒服的狀態,所以才有了今天與各位的相遇。

 

料理是連接自已與他人、精神與身體的最好媒介

藉此也可以彼此交流、產生了解

我出生在鄉村,與兒時玩伴一起喝溪邊的水,拔野菜來吃,六七歲就會做刀削麵和鄰居分食,我想,我前世也是做料理的人吧。

出家後來到寺院第一件事就是煮飯,第一年有很多料理不管是做過或沒做過,法師們都稱讚我怎麼會煮得這麼好吃呢?每次聽到這樣的稱讚我都心情非常的好。我也在這當中學習到出家人要透過蔬食得到足夠養分才能持續修行。在出家前知道很多媽媽奶奶的料理方式,來到寺廟必須要學習很多我不熟的食材與料理方式,有一天我呈上一個大麥米,法師們反應吃後放很多次屁,消化太激烈了,我就不斷改良,直到某一天法師們回饋今天的大麥米飯真的太好了,沒放屁消化非常順暢,不會干擾修行,當時我聽到了感覺得到了全世界。

所以在料理修行過程中,不斷去發掘怎樣料理,以及吃什麼樣的食材我的身體會有不同的溫度,或我腦海裡會有各式各樣的雜念,怎樣能夠是最平靜的狀態,過程中學習到非常多,也悟到在修行中連接精神與身體,最好唯一的工具是我們吃的食物。修行過程是自己的,不是向外的,而透過料理可以彼此交流、彼此產生了解。

 

我們吃下美妙的食物

要如何報答大自然給的禮物呢?

修行不僅是找到自我,更是要和自然中所有生命共存才是修行的意義。

在我存在之前自然就已經存在了,我們獲得很多大自然的禮物,而自然又是由何組成的呢?

自然是由「地水火風」四元素組成的,所有的生命體都要有立足之「地」,地當中要有「水」流淌著,如果只有水會因太冷無法生存就需要溫度,所以有太陽(火)適量調節四季氣候,為了有最平衡舒適的環境所以有「風」吹著。所以無論大小動植物依此四個元素延續著生命。(ex:種子進入土壤,遇到對的因緣就開始發芽,過程中需要水,但只有水會被淹沒爛掉,需要白天的太陽來調節溫度,有風不斷吹拂,讓植物不斷繁衍然後凋零。 )而人同樣也是由四大元素組成,身體就是土、70%是水、體溫大約是36.5上下,動作就是產生風的元素。所有生物包括不會動的無情物,會移動的有情物與人類都是依靠著自然生存、延續生命。

但是只有這四大元素就是我嗎?不是這樣的。我們的身體還有五蘊、六根,還有六識,用五官去感受了解,呈現現象界看見的我。有了現象界的我,會去思考我是從哪裡來?尋找我的根源就是修行。我是誰得去找,尋找過程中需能量,能量來源就是食物。在大自然裡有務農的人、採收過後有料理的人和品嘗食用的人,這全部都是因緣。我們吃下這些美妙的食物要如何報答大自然給的禮物呢?

 

我有四個不斷祈禱的願望

要完成前三點,必須要有第四~ 改變自己!

我們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裡透過臍帶吸取養分,出生吃到的第一個東西就是氧氣,並吐出二氧化碳,這瞬間,我們就和大自然成為一體了。這就是我們接觸自然共生的開始。在出生後度過一整段人生之後迎接死亡,之後會去到哪裡呢?死後我們又再度成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回到大自然,又重新找下一個父母,成為一個循環的延續。

透過大自然的養分,我的動力是源源不絕持續運作的,這是所有生命體不斷運作原理,所以我們要了解自然循環與組成,同時進行了解我自己的過程。在觀察自然過程中最先能夠觀察的就是認識植物如何不斷的開花、結果,這是重要的。透過這些植物,我們把它當食材做成料理。

這次因為活動來到台灣的農場,感到這些植物生命力是非常強烈的,台灣四季比較平衡溫暖,所以一年四季都有綠油油的菜葉生長,在我生活的韓國天真庵現在大雪到大腿了,所有的植物都在非常深的土地下。所以兩天前我到慈心大自然莊園天氣暖和,所有花草盛開著,覺得非常幸福,大自然的奧妙是任何人無法干擾的,她不斷開花結果枯萎,成為土壤的循環,這是無人可干涉。

慈心創辦人 日常老和尚的理念和佛陀理念是相同的,延續到現在。持續去學習祂們所傳承下來的理念和佛法是我們眾生的任務。也許 日常老和尚當時已經理解我們現代人的苦惱與心思、自然界所有萬物都是一起共同呼吸著氧氣一起生活著。

 

在此跟大家分享四個我不斷祈禱的願望:第一個是要克服氣候危機,第二是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環境,第三是要尊重和拯救所有生命 ,要完成前三點,要有第四個,就是必須要事先要改變自身,所以,也因為這些願望,我才在此跟大家見面。 

 

什麼是禪悅為食? 用心料理、用心進食!

我的修行就是透過食物和世界所有人合一

在了解食材過程,該在什麼時機、什麼方法去料理,這是我沒有學習過的,像天外一筆般隨時用身體去感受,你就會知道這些食材該如何處理,這就是我從無到有創造一個新世界的修行方式,心中的體悟是很難拿給大家看,但是透過我領悟後擁有的這份能量去料理食物,透過食物貢獻給各位,進食過程就能產生輕易的交流。在進食中同時感受食物是好吃不好吃,很美麗還是不美麗,是要用心交流的。所以我並不是料理好吃食物的廚師,而是透過料理協助自己和各位能夠修行的過程。

 

我們必須充分了解食材能量從何而來,如何延續?大家會問我,法師您是從何時開始學習料理的呢跟誰學的呢?沒有~~ 我想也許是前世的因緣而會做料理,但是我的料理過程都是用當下感受的能量一起去做傳遞,還有我腦海的知識去將食材做最好的呈現。在料理過程中我是用心去調味的,看著香菇燉煮狀態可完全預測,如果過鹹,我的心會感受到鹹。

這也就是「禪悅為食」,用心意去料理、用心去進食,透過料理的修行有了愉悅的心情,並把它跟各位分享。我在修行過程當中思考,這些美麗的食物進到身體之後去到何方?過程中的喜悅和真的吃到非常美味的食物所感受到的心情是一樣的。

 

在料理修行中所獲得的體悟與覺悟,整個世界都容不下,太大了,非常非常地愉快,法喜充滿,太喜樂了,整個宇宙容納不下我的喜悅。你我彼此心意都達到非常愉快的時候,這份喜悅是會讓人開心跳起舞來的。料理這些食物就是我的修行。所以我的修行就是透過食物和世界所有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