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島茶快訊 2023 / 09 / 14 3356

2019年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出現了一個新的展館—「有機茶主題館」,清新的建築風格矗立在中興新村大操場旁的一隅,館內展售的全是有機茶,是農糧署為了有機茶農而設立的自設館,替茶博及有機茶開啟了新的篇章,也促成了有機茶農友在2023年8月17日,於台中齊聚一堂進行交流的畫面。

 

集眾之力,讓【有機’島茶】倍加豐富

今年,是慈心基金會第二次嘗試在開展前辦理「有機茶農交流會」,共有67位有機茶農踴躍出席參加,象徵著茶農對於展館的重視與肯定。第一年有機茶農交流會,主題側重在生產技術面、創造農友彼此認識機會;今年,基金會綜觀有機茶市場,理解有機茶農面對銷售地困境,交流主軸以分析台灣茶市場現況、有機茶品牌的潛在方向為主。

 慈心基金會有機課課長郭竹君說明有機茶主題館籌設目的

 

各司其職,讓臺灣有機茶能見度更高

在交流會一開始,農友們談起為何願意持續參展的原因,以及對主題館的期待,幾位青農不約而同地表示,因為看到有機對保護整體環境的意義,願意堅持從事有機,想藉由參與茶博跟前輩學習交流。也有農友希望自己能專心種茶作出好茶,期待參與茶博展售能對銷路有幫助外,希望在國際行銷與申請碳足跡方面,在整合資源上能有更多的幫助。

農糧署有機農業科董蓁科長則說出對農友的期待:「政府給的是資源、平台,在品牌的建立與銷售上,茶農也需加油。」董科長表示,政府很願意支持對環境生態有貢獻的有機茶產業,在國內市場積極創造可以被看見的平台,例如:全國有機茶比賽、有機茶主題館等;同時也掌握國際市場脈動,將最新國際消息轉知,加強、提升茶農對國際貿易、市場、行銷及有機同等性方面的知識與能力,鼓勵準備好的有機茶農,跟著政府一起參與海外展售,走進國際市場。

農友分享對有機茶主題館的期待與有機茶的願景

農友與農糧署有機農業科董蓁科長熱烈互動

 

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提到,每年辦有機茶主題館很不容易,感謝農糧署、茶改場支持與很多人辛苦的付出,但是為何辛苦還要一年年辦下去,要回到二十多年前慈心基金會創辦人 日常老和尚看到農藥問題,希望用有機光復大地的初衷,期待更多人轉作有機,有更多消費者支持有機。因此,五年前跟農糧署提案,希望有機茶在茶博這行銷盛會上,不再隱身在一般慣行茶中,要讓大家看到有機的理念與美好,讓有機茶成為顯學。

慈心基金會蘇執行希望透由有機茶主題館,讓大家看到有機的理念與美好,讓有機茶成為顯學。

蘇執行長讚許農友們的努力,讓有機茶好喝又繽紛多元,品質不斷提升,有機主題館是農友們的舞台,讓大家認識有機的好並買回家,也幫助有機茶未來持續前進。之後如何讓面積倍增、在國際行銷上怎樣變成有力道的整體進去,還要公、私部門一起努力。

 

主題館正式命名,”潮”向品牌化經營

過往有機茶農參與茶博展售,只能在一片慣行茶中爭一席之地,就算茶葉品質及風味不輸慣行茶,但在同個場域上拿出價格與慣行茶一比,往往就讓人卻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立一個專屬有機茶主題館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然而,主題館的設立不只想解決農友販售的問題,更希望能將有機的理念傳遞出去,讓消費者瞭解有機農業背後的價值與義意,不再只是將目光放在其價格上。

去年,慈心邀請伊德設計公司的加入,在涂以仁總監的操刀下,主題館正式命名「有機’島茶」,從每年的設館活動,正式走向品牌的經營方式,將開始累積有機島茶品牌的底蘊,期望帶領臺灣有機茶農在生產、生態、經濟上,甚至於是生命上都能往上跨一步。

伊德設計公司涂以仁總監提出了十款有機茶X十大飲茶擇學,今年淬鍊出「潮」的飲茶學,獲得有機茶農一致肯定。

涂總監提出了十款有機茶X十大飲茶擇學,今年淬鍊出「潮」的飲茶學,採用當代流行的元素營造飲茶環境、以及新型態沙龍論壇,要和大眾互動有機的潮,這個想法獲得有機茶農一致的肯定。

 

不僅談理念,更要談如何永續經營

基金會希望藉由交流會,帶給農友新的思惟,有機理念故然美好,但如何在大眾消費市場中生存,是很實際的挑戰。特別邀請Flavor風格美食指南的創辦人吳威廉(William)以媒體、市場角度切入,分享他長時對消費者端的觀察、以及分析有機茶市場未來的潛在趨勢。

有機茶農大部份耕作面積不大,產量不高,需要單打獨鬥的面對消費者,所以對於現今消費者需要的服務是什麼,就必需做功課了。William的工作接觸許多茶商,茶商反饋「現在媒體發達、資訊量龐大且零碎,生活型態已改變。需求的時間變短、速度變快,如今消費者的使用行為模式已與以往不同,年輕人沒有耐心聽你在說什麼。」

Flavor風格美食指南的創辦人吳威廉(William)以媒體、市場角度切入,分享他的觀察、以及分析有機茶市場未來趨勢。

這訊息讓有機茶農需要正視飲茶的大宗消費者逐漸改變,想做消費金字塔中的哪一層生意?銷售對象是穩定的採購企業,或是一般市場大眾?唯有掌握住品牌定位,將資源投注在對的地方,力量不分散才有可能成功。

William帶來新思維,提醒要把茶產業看成一個生態系,因為一個產業的形成不會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可以做到的,一定是一群人一起努力打造出來,尤其有機產業只靠個人是一件非常困難,如果集結眾人的力量,打群架的方式才有機會讓消費者看到有機茶的存在與價值。

 

掌握市場脈動 創造有機茶被重視的契機

瓶裝茶與手搖飲的市場蓬勃發展,尤其是手搖飲,市場十年來成長了3倍,臺灣有機茶大賞品牌主理人曾淑莉在交流會對農友表達她的看法:「手搖飲能方便且快速的讓大家接觸到茶,其中的調味茶,更可依消費者喜好調整,並結合特色水果,能降低大眾進入茶這個領域的門檻。而瓶裝茶,則讓茶湯躍出了傳統茶壺,成為觸手可得的便利飲品。」

William亦以精品咖啡為例,表示在星巴克沒進入台灣市場前,台灣的咖啡市場非常小,但星巴克將咖啡帶入了台灣人的生活中,後續便利商店的平價咖啡崛起,更讓咖啡盛行起來,價格高的精品咖啡在台灣才出現了市場。從咖啡產業的經驗,或許台灣茶也有可能依循咖啡的模式,帶動整個茶產業,讓高單價、有理念的有機茶出現了市場的契機。

臺灣有機茶大賞品牌主理人曾淑莉在交流會對農友傳遞手搖飲與瓶裝茶的觀察。

 

『潮學』 將有機茶引進年輕人世代

年輕人不喝茶只喝咖啡,似乎是普羅大眾的認知,但交流會上的兩位講師不約而同提到手搖飲,大家忽略了手搖飲的基底其實就是茶,年輕人人手一杯,其實茶已進入了生活之中,在潛移默化中也認識了茶的品種,如紅玉、阿薩姆;以及認識茶的種類,如烏龍茶、鐵觀音等,這也許是有機茶的一片紅海,因為年輕世代較願意為了附加價值買單,有機茶在生態上在文化上有其附加價值,William肯定地說「找到如何與年輕人溝通的方式,就能讓年輕人願意接觸有機茶」。

在這世代的浪潮中,如果不改變,現在的環境會越顯嚴苛,在永續議題下,所有農友都不可缺席,有機茶農在護生、護環境的耕作理念與態度,更是走在潮流尖端,依著這股浪潮,結合年輕世代能接受的模式,【有機'島茶】的『潮學』因應而生,亦期許這個品牌能擁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