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裡的有機
陽明山國家公園 2025 / 03 / 19 1392

近幾年來,陽管處為推廣友善農業,邀請慈心基金會加入輔導團隊的行列,協助陽明山在地農友們朝向有機或友善耕作的方式前進。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陽明山竹子湖地區的友善農業,陽管處及慈心基金會在3月9日一起舉辦一場竹子湖的友善農業體驗之旅,邀請約20位遊客一起來體驗竹子湖友善耕作魅力。

這天,即使山下艷陽高照,但竹子湖仍維持雲霧飄渺如仙境般夢幻的景色,即使氣溫不是那麼舒適,大家仍陸陸續續在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集合,迫不及待開始這場深度體驗的旅程。

本次帶領大家認識竹子湖的是來自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場的曹雅芳小姐,雅芳從小就在竹子湖長大,對於竹子湖的人文及產業有著深厚的情感。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場也是陽管處邀請慈心基金會加入友善農業輔導團隊後,成為減藥試驗田區之一的農場,農場內的金針花也於去年(2024年)取得綠色保育標章的資格,正式加入友善耕作農場的行列。

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場的雅芳充滿活力地跟大家分享竹子湖這片土地的故事和自己身邊發生的記憶。

 

藉由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內的展覽,雅芳充滿活力地跟大家分享竹子湖這片土地的故事和自己身邊發生的記憶,從竹子湖的地理分布與清朝祖先來台開墾的關係,再到日本人到臺灣種植第一片蓬萊米與當地居民生活的習慣,後來居民轉型生產高冷蔬菜遇到的瓶頸及挑戰,直到近年來開始種植花卉,成為「火山口下的花卉農村」,現今竹子湖的海芋觀光成為臺灣知名景色之一。 

藉由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內的展覽,雅芳與大家分享祖先來台開墾到產業轉型的過程,眾人皆認真傾聽這段大家不熟悉的故事。

 

大家走出故事館後一路走向竹子湖海芋大道。途中經過湖田橋時,雅芳特別停下來跟大家說明,過了湖田橋就是區分頂湖和下湖的道路,向右順著路走到深處即是人稱「頂湖」的地區,順著左邊的道路走即可到達海芋大道的「下湖」地區,而橋的旁邊有個水車寮步道,有著最初碾米廠的遺址,但當天道路濕滑不建議行走,因此也推薦大家未來天氣較好時可以到此處走走。

雅芳帶著大家的途中也不時分享早年居民就學、生活等小故事,路上看到箭竹也跟大家分享竹子湖的名稱由來即是箭竹隨風擺動如同湖泊而得名;而箭竹除了大家熟悉的可以吃的箭竹筍外,也可以做編織或是觀賞材料等等,居民的生活也跟這些箭竹有著不少關聯。 

雅芳帶著大家向海芋大道前進,沿路分享當地地景與老一輩居民間的生活小故事。

 

不久後終於抵達位於「下湖」的海芋大道,正值海芋逐漸開放的季節,雅芳特地為大家安排到田區已不使用化學農藥的海芋田-「小瀑布海芋園」體驗採海芋的樂趣,同時也為下午DIY體驗活動做花材的摘採。田裡潔白的海芋配上這樣雲霧裊裊景色彷彿仙境,大家不願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在學習完如何正確挑選與摘採海芋後,眾人躍躍欲試地開始選擇心中最美麗的海芋,並在田區內拍照留下美麗的回憶。

大家到田裡採海芋前須先學習如何正確摘採海芋,除了避免傷到海芋的植株,也避免跌到田裡。

大家紛紛選擇符合採摘標準且美麗的海芋採摘。

 

採完海芋,雅芳帶著大家到自家農場休息,農場內的休息區有著也是通過綠色保育審認來自竹子湖「故鄉農場」的魚腥草茶,讓大家洗手休息後可以喝杯熱茶暖暖身,也稍稍放下過於興奮的情緒。此時雅芳開始介紹大家桌上擺著陶瓷大碗公,早期大家割稻後會用這樣的大碗公盛飯,享用勞動後的美味餐點,也稱做「割稻飯」,而這天除了為大家準備午餐外,也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體會採摘海芋勞動後的「割稻飯」。

為了要讓大家透過食物體會陽明山友善農業的美好,午餐特別選用陽明山友善農業食材讓大家品嘗,雅芳使用自家無農藥種植的蔬菜,以及北投十八份地區通過綠色保育審認「草山大自然農學體驗農場」的新鮮蔬菜,簡單做成家常菜蔬食料理招待大家。種植於陽明山的蔬菜因著陽明山特有的土壤及氣候環境條件,吃起來特別鮮美,加上友善耕作的種植過程,每道菜都香甜可口,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農事勞動後用打碗公盛裝的「割稻飯」別有一番風味,且搭配在地友善耕作的蔬食午餐,每道菜都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午餐後,雅芳為大家介紹自家農場-大梯田花卉生態休閒農園,除了分享農場的經營方針外,也分享早年父親對花卉栽種的研究,後來為了增加受益調整為觀光型農場的經營方式,一直努力到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的這片美麗的花田,到後來陽管處開始推動友善農業,參與花卉減藥試驗至今的過程,希望大家也可以透過這次活動多了解陽明山的友善耕作非常不容易,需要大家多多支持。

雅芳分享自家農場的經營理念以及為了友善耕作參與減藥試驗的歷程。

 

接著雅芳帶大家參訪農場,也帶著大家走到自豪的綠色保育金針花田區,這片沒有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及除草劑的田區一片生意盎然。雅芳也說明此區的金針花原本是梯田較高的位置想做水土保持而種植,沒想到卻意外成為農場第一個通過綠色保育的區域,雖然繡球花尚還需努力,但希望總有一天農場甚至整個竹子湖都有機會轉型為友善耕作的農場。

除了介紹這片園區外,雅芳也提供提袋和小剪刀讓大家試著採摘幾片金針葉,作為接下來DIY手做體驗活動的材料,大家為了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花了些時間在田區內翻翻找找,似乎也玩得不亦樂乎。

大家親自走到綠色保育的金針花田區,並採摘金針花葉做為裝飾用的材料。

 

本次活動最後的環節就是製作一束友善耕作的海芋花束。帶著上午採摘的海芋以及不久前採摘的金針花葉,雅芳還另外準備了一些簡易花材和包裝用具,親自示範如何將這些材料包裝成外面能買到的一束海芋花束。

首先,光是海芋花的排列及位置就是重點,接著到陪襯的葉子擺放的位置、花束的長短到最後包裝起來時包裝紙包裝的方式等等,每個步驟都是那麼不容易,即使雅芳非常細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說明,實際做的時候總覺得不太對勁,需要請雅芳另外協助才能完成,即使如此,當大家終於完成花束的包裝時,看到如此美麗的花束,內心還是非常歡喜的,也透過這個過程了解到,花店裡的每束花能這麼美麗都是那麼不容易。

最後邀請大家拿著自己包裝好的友善耕作海芋花束,一起來張大合照記錄這趟竹子湖友善耕作之旅的終點,希望大家未來看到美麗的海芋花束時都能憶起竹子湖這些朝著友善耕作前進花農們,在這片如同仙境般的地方努力著,也等待著大家的到來。

希望大家未來看到美麗的花束時都能憶起竹子湖這些朝著友善耕作前進花農們,在這片如同仙境般的地方努力著,也等待著大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