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保故事
綠保故事 2023 / 02 / 15 2856

 

數月未下雨的宜蘭,暑氣難消,可是綠保農友李訓義念小學的孩子卻常常叮嚀家裡冷氣不要超過27度,這樣才能照顧環境。孩子落實老師叮嚀的環境保護行動,而自己綠保友善耕種的茶園與柚子園同樣也在為環境、生態盡一份心力!

 李訓義、陳力綺夫妻倆樂天知命,從慣行農法轉型為有機友善耕作,日漸回甘。

 

能否讓孩子與茶樹健康成長

還在林務局任職森林護管員的宜蘭青農李訓義,在十年多前接下父母的茶園,與太太陳力綺一起當起茶農,並逐漸將茶園改為有機的管理方式,取得有機驗證,喜歡喝茶的他從父母傳承了製茶好手藝,一路走來,如同入口的茶湯,有甘有苦,卻韻味無窮,他們將茶園取名「薪寬茶園」,期望優良的製茶工藝能「薪」火相續不斷,且隨著時間堆疊而越走越寬。

說起茶園為何轉型為有機友善耕作,太太力綺表示:本身原就不喜歡農藥,孩子出生後,到茶園都把他帶著,倆人在茶園工作時,孩子就自己在茶園玩耍,很擔心他會受到農藥的傷害,加上茶園實施多年慣行耕作,導致土壤通氣性差,茶樹抵抗力弱而產生病害,為解決此困境,李訓義在農民學院學習茶葉相關課程後,以合理施用有機肥來改善土壤,並用習得的修枝技術修剪生病的茶枝,以培養茶樹健壯的生長樹勢來抵抗病蟲害,形成一個友善的自然循環。他很慶幸自己做出對的抉擇:「若當時持續以慣行農法耕種,將來病蟲害危害擴大,只能剷除重種,將付出極大的成本代價!」

能安心地讓孩子在茶園裡盡情奔跑、健康成長,是倆人共同的心願。

 

保持善念初心迎來新住民

轉型初期產量還好,第三年後直接少了一半,父母都為他們擔心,但是想到孩子,還是堅持下來。所幸目前產量已經回穩,而且還有意外的附加價值—很多野生動物也出現在田區,2019年也通過了慈心基金會綠色保育查驗。李訓義:「茶園位在次森林邊緣,很適合保育類動物棲息,常可見大冠鷲翱翔天際;冬季時山豬媽媽會帶小山豬們在茶園開心挖地掘食茶園根群的蚯蚓;傍晚有喜歡唱歌的山羌哥哥引吭高唱,還有喜歡挖小洞涼爽一下的穿山甲妹妹,以及一群湊熱鬧與嬉鬧的猴子,除此之外,也吸引了各種蛙類、昆蟲及鳥類來田區活動、覓食,整個田區生機蓬勃、熱鬧無比。」雖然有時候山豬會把茶樹整株挖倒致死,但是豁達的李訓義笑說:「隨牠吧!這表示我們的土地、環境變好了。」

茶園轉型有機耕作恢復生機後,各類小動物、昆蟲不請自來。

三年前茶園通過慈心綠色保育查驗,成為有機、綠保雙標章的茶園。(圖左:慈心綠保查驗員至茶園取樣)

 

李訓義夫妻倆認為有機耕種是善待土地的態度與方式,而善待土地也就是善待自己與後代子孫。他們用養孩子的心情來照顧每一棵茶樹,經過時間的醞釀,茶樹們日漸茁壯,倆人共同打造這一塊生態豐富的園地,不僅可以安心的讓孩子赤腳盡情奔跑、更可提供顧客健康優質的茶飲,這是善待土地所獲得的自然反饋。從事友善有機耕作多年,李訓義抱持的信念是:「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小善,進而將這樣的善推出去給更多人認識。」並期許:「要保持這樣的初心,相信我們的社會會更好!」

茶園是孩子們的遊樂場,也會幫忙拔草等農務,是小小綠保尖兵。

 

來一杯包容萬物蘊含人情味的好茶

從小在茶香中長大,對茶有一份情感與責任,李訓義希望將臺灣茶製茶工藝技術傳承下來,並朝向結合區域產業的多元化來發展觀光旅遊及茶藝體驗,以提升小農經營之優勢,為此,他很積極地提升製茶技術,2020年參與「宜蘭有機茶」評鑑獲有機茶王肯定,並在2021年獲冬山鄉農民節暨模範農民表揚。「可以讓人喝到更有層次、更有風味、更有人情味的茶,這也是我想做茶的主要原因。」

轉型有機至今將邁入第10年,夫妻倆每天在大自然的環境裡和動物一起工作,雖然有做不完的工作與挑戰,但是,李訓義堅毅認真的表情,帶著珍惜大自然賜與好環境的滿足:「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不只有人類,需要有各種動物才有豐富的多樣性。」感受到他有著真誠包容萬物與所有生物共存共享的「寬」容。

 

「薪」火相傳之願、「寬」容萬物之心,有閒時來薪寬茶園找茶王喝杯茶吧!

李訓義努力精進各種製茶技術,架上擺滿了豐碩的成果。

茶園環境優美自然天成,李訓義覺得不應一人獨享,敞開心胸歡迎動物們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