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活動課程集錦
慈心活動課程集錦 2022 / 09 / 14 2600

綠色保育農友交流會~農藥空飄汙染因應對策

日本漫畫「夏子的酒」有一段講述夏子清晨三點半,拿塑膠布遮蓋她的稻田,因為她要趕在直升機噴灑農藥前保護好釀酒用的有機稻米,她的朋友問:「明年不只25坪,你還要繼續蓋嗎?」

場景來到台灣,無人駕駛的植保機載著農藥從空中噴灑,農藥隨著風向毫無選擇地隨機飄落,有機友善耕作的農友無力招架,只能仰天長歎。

植保機有省工、精準施藥等正面價值,但對農業及生活也有其潛在的衝擊。

 

植保機是農業長期缺工、高齡化的趨勢下誕生的科技產物,便利省工又達到精準噴藥的效果,但卻意外讓拒絕農藥的有機、友善農田禍從天降,若被檢驗出農藥殘留,則作物與名譽雙損。截至2021年3月份為止,全台擁有無人機證照的農藥代噴者已超過500人,難以舉證的空飄汙染事件恐將更為頻繁。

為此,慈心基金會在去年(2021)底專訪農業政策中心副主任陳玠廷博士提供建議與對策,接著,在今年8月再次邀請陳博士與農友面對面探討此議題,當天有近80位綠保農友參與,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執行長董時叡教授也帶領幹部參與盛會。陳博士以研討方式帶領大家思考,希望能從整體角度來看植保機的正面價值與潛在的衝擊,透過討論反映問題外,也可以對農政單位提出建設性的建議。經過短短一個小時熱烈的討論,原以為無解的死結,已看到希望,也讓多位曾遭空飄汙染而被撤銷標章的農友感到被理解,紓解了內心的怨氣。

農業政策中心副主任陳玠廷博士引導農友思考植保機帶來的問題與對策

 

從友善農業 看農藥空飄問題

陳博士表示,從事農業本來就是辛苦的事情,一直要面對氣候與病蟲害的問題,有機友善耕作更為辛苦,近年來「植保機農藥空飄」是新的挑戰之一。植保機是智慧農業新工具的運用,有時代的需要,不是不正確的事情,它有可省工、保障農友安全、可精準用藥的優點,但有時會不經意造成鄰田汙染。有機友善耕作的農友無法用原有隔離帶方式來管理,因空中噴藥涵蓋影響範圍較廣。面對這個令許多專家束手無策的難題,陳博士這次想和農友用討論交流的方式,收集想法意見。

有機耕作嚴格的規範下,對於空飄農藥事件目前還是很難提出防範對策。

 

陳博士引導大家首先要辨識植保機帶來的衝擊是什麼?把直接間接衝擊的可能性盤點出來,進一步評估影響規模,接下來做政策修正、調整,作實驗性討論。除農業部門外,其他政策單位是否也該負責?彼此責任如何釐清拿捏?進一步量身訂製,再來評估可能性。此外,還有哪些人要納入,比如消費者是否要了解?有機驗證或綠保田間查核作業如何提出明確證據?

陳博士列出三個題目讓大家思考與討論:1)農用無人機對現代農業發展有何效應?  2)使用與不使用無人機,各有哪些好處與壞處? 3)若要減緩無人機對友善農業的衝擊,有什麼可能的做法?

 農友們熱烈討論,希望能提出有效方案。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執行長董時叡教授對植保機空飄農藥問題十分關注

【農友心聲與建議】

  1. 藥檢標準加入環境背景值:無人機空飄大部分不是鄰田,鄰田噴藥前都會告知時間,曾聽說聞某些農藥空飄範圍可達兩公里遠,怎麼會知道從哪裡飄過來的,而且還有氣旋問題,氣旋往下壓,上面的氣往上帶,能飛多高飄多遠我們不知道,建議把環境背景值考慮進去。
  2. 噴藥預警與規範:無人機操作的行程應公開做預警,在哪裡噴了甚麼藥,不應該是由農戶來勤做紀錄為舉證資料,應該是無人機操作者記錄且公開。
  3. 農藥殘留判定,還農友清白:農藥殘留不只是對有機友善有影響,對慣行也有,也算在受災戶中,這問題很早就出現,應盡早對不是自己田區農藥殘留提出判定,還農友清白。
  4. 協助受害農友作物找出路:友善有機認定鄰田汙染後被取消驗證標章,沒有任何針對損失給予實質的幫助,建議相關農政單位、有機認證單位能協助農友降低損害,幫檢出農藥殘留的作物找出路。
  5. 成立有機專區:各地區都成立有機專區,限定不能使用植保機的範圍會更有力量。希望消費者多多支持有機友善農友,影響更多人投入,是有機推展最重要的一環。

經過分組討論後,農友代表提出建言,希望相關單位能聽見農友的心聲。有些農友已發生過農藥空飄汙染問題,有些農友則意識到未來將面對此問題,彼此認真交換意見後提出總結。 

 

【陳博士回應】

  1. 標章制度是否可作分級:因為無人機增加了環境背景值的複雜度,是否思考標章制度是否可作分級?
  2. 試驗單位提出影響範圍數據:無人機噴灑影響範圍會因藥劑重量不同而異,數據要有研究的基礎,才不會各說各話。以前若鄰田汙染會看周圍田區是否有用這支藥,但現在無人機範圍太廣,影響範圍多廣才合理,需試驗單位來做研究,將來舉證才有依據。
  3. 行程公開做預警:每一台無人機要設定GPS系統,就像空襲警報讓人事先做準備,加上試驗單位藥劑影響範圍計算出來空襲警報的範圍,預警訊息就可以做為舉證之用。
  4. 代噴業者的教育訓練:目前考試著重技術面,理念層次也應納入訓練內容,因為在操作時可能會不小心影響到其他田區,希望制度上能納入規範,有機會可討論細節。
  5. 政府補助慣行田:希望政府補助慣行田採用較為友善的耕作方式,例如:使用毒性較低的農藥、做隔離帶等,不要讓慣行與有機形成對立。

陳博士回應農友建言,並引導大家用長遠多元的角度來看問題。 

農藥隨風飄盪 需全民共同關注  

在討論結束後,陳博士提出植保機不僅影響農田,植保機飛起來藥劑撒下去,在氣流與風吹的影響下,極可能會飄到村子裡,曬衣服、曬蘿蔔乾都可能受影響,所以不只是田裡的事,居民的生活都會影響,此議題需引發社會廣泛關心與討論,有助於一個原本立意良好的技術在使用過程出現預期外的狀況,或有潛在風險,透過討論將問題清楚盤點出來,一步步釐清,讓植保機產業健康發展。

空氣中的農藥隨著風向四處飄蕩,將飄落在水源、土地,乃至我們及孩子們的身上。

 

這次採用專家帶領農友研討的方式,不似一般學術研討會,坐在高廣的大會議廳內單方面發表,讓農友有機會講出實際面臨的困境與感受,也多了共同面對並解決問題的參與感。農友們表示很高興能互相分享學習經驗,也透過專家引導而打開視野與格局。特別前來關心此議題的中興大學董時叡老師表示,後續還需要農友們持續的討論和關心,才有機會由下而上的推動制度改革。慈心基金會蘇執行長也認為這樣的討論很重要,未來慈心將廣泛收集農友的意見,一起努力讓制度完善,給予農友應有的保障,也提供民眾安全的糧食與生活環境。

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表示未來將廣泛收集農友的意見

 

想看更多請點入→ 【藥與不藥之間】 植保機從天而降,如何應對鄰田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