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有機農業是對生命深度的關懷,這是我們身體力行,投入心力的志業。我們致力以友善、有機的農業方式,找回大地山川的蓬勃生氣,讓生長其中的生命都能各得其所共存共榮。
第一善:拯救海岸種樹行動
2020 年是慈心基金會和企業及公部門合作在全臺海岸造林的第六年,共在14 縣市海岸種下52 萬3 千棵樹,種植28 種海岸原生樹種,獲得34家企業贊助。
這些種植在全臺的海岸林,有位在北部、中部、東部海岸第一線,可以攔截堆積季風吹起的飛沙、鞏固海岸最前線的沙土,進而提升海岸地形、延緩海岸線退縮;位在濁水溪、卑南溪出海口附近的海岸林,特別是為了每年季風吹起河床的砂所引發的沙塵暴,透過海岸林攔截淨化;位在雲嘉地層下陷海岸地區的海岸林,以攔沙、定沙、涵養地下水來緩衝地層下陷;而在恆春半島的海岸林,是將強勢入侵外來種銀合歡剷除,種植在地原生樹種,恢復原生海岸林。全臺現有木麻黃海岸林,逐漸衰退,也透過在破空處補植原生樹種,逐步更新這些現有海岸林。
第二善:友善農法護育生命
台灣有很多珍稀類野生動物,牠們的生活環境跟農田常有重疊,例如石虎、白鼻心、翡翠樹蛙等。參與慈心基金會「綠色保育」友善農法的農友需承諾:「要保護保育類動物,並實際付諸行動,重現棲息地以守護牠們的家園。」確實實踐並通過綠保查驗的農友,基金會會核發「綠色保育標章」。
我們知道使用農藥、化學肥料會破壞環境,除了會讓土地酸化,也會毒害到許多生命,而農田是僅次於森林,第二大的陸域棲地。有非常多的動物都仰賴農田維生。
申請綠色保育標章的農友們,除了耕作時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同時還會照顧到這片土地上小動物們的生命,營造一個適合動物居住的棲地。
目前(2021.05)已有407位農友取得「綠色保育標章」,共同守護台灣45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希望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和我們人,都能一起在這片土地上和平相處。農產品貼了綠保標章以後,大家可以透過標章的辨識,進而選擇綠保標章來消費,積極支持友善農耕,守護我們的土地、守護動物的生命。
第三善:減塑教育從小啟動
塑膠垃圾的反撲,已成為一場全球共同面對的迫切危機,海洋生物因誤食塑膠致死的案件屢屢發生,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也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慈心基金會致力倡導從「源頭減量」,與產、官、學、民各方交流,接軌國際趨勢,推動臺灣減塑政策,舉辦減塑活動。2018年起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合作「點亮台灣 點亮海洋」校園減塑計畫,讓減塑教育向下扎根,涵育學童作為地球公民的關懷視野,凝聚全台百所校園一起用行動守護,超過33,335名參加計畫的師生持續努力,落實生活減塑,已減少超過386萬個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串連起學校、家庭到社區,成為全台最大規模的校園減塑運動。
點亮計畫2021年全新階段「從校園出發 全民減塑起步走」擴散至全台,139所計畫參與學校,範圍遍及全台本島及離島,從幼兒園至國中學程的規劃,為學童延續一條以環境教育落實關愛自我與他人的生命教育。改變,種下希望的種子開始,減塑的種子從校園出發,全民減塑你我一齊起步走!
第四善:蔬食減碳護地球
慈心基金會二十多年前推動有機農業的同時,蔬食減碳的概念也逐年帶動起來,積極在教育農場、社區、公私立機關團體舉辦講座活動與蔬食餐點,傳遞飲食與健康、環境,乃至愛護生命的觀點,2009年更走進校園,提供孩童有機蔬食與教育。近年來,在千人大營隊中分享蔬食風潮,並邀請到國際蔬食推廣專家與純素先驅塔托博士來臺演講,引起社會更多關注、影響層面更加擴大。
2020年,在疫情嚴峻時刻,全臺各地仍舉辦了349場蔬食活動,共13,700多人參與,並出版蔬食專刊兩冊,專訪醫界觀點與名人心得,提供蔬食攻略與實作;更跨國取得由好萊塢知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拍攝的紀錄片《The Game Changers》(中譯《茹素的力量》)在臺官方授權,並在大專院校公益放映40場,與青年學生一同見證蔬食新力量。
蔬食是健康飲食的好選擇,更是減碳、減緩極端氣候災難的積極行動。少肉多蔬,乃至成為一個蔬食者,將會是為您帶來健康、為環境帶來永續的最佳選擇。
愛心樹福氣包捐款連結-> https://toaf.eoffering.org.tw/?p_i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