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茶主題館」開館前工作誌
尚青的給你們!
距離世界茶業博覽會有機茶主題館開館剩不到半個月,有機茶農們早已蓄勢待發,將他們最好的茶送到了中區慈心辦公室!
送茶期間,夥伴們細心的檢查每一款茶,標籤是否完整?數量對嗎?箱箱雙重確認,農友從嘉義、南投等地親自送茶來。對於年度的茶界盛事,農友十分期待,也很高興有一個獨立的有機主題館,有農友說:「需要我協助、提供什麼,我全力配合!」、「為了此次有機館,我現採現做尙青的給你們!」就連茶農第二代的年輕人也來有機館當工作人員了!
不到一週的時間,中區辦公室的牆已從灰色砌成了大地的顏色。
從茶鄉到茶香—茶系列養成課程
自古飲食文化「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茶」原是生活必需品,但現在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有人能喝就好、有人要喝最好。而我呢?其實是很少喝茶的…,但身為展館的一員,看到農友們的努力,我也「立志」要好好認識、培養、懂得茶的一切大小事物!與農友攜手推廣有機茶的美好。
慈心基金會為了能在現場提供最專業貼心的服務,舉辦了一系列養成課程,我也很認真的投入學習。賴錫源董事長勉勵我們,有機主題館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有機的內涵傳遞出去,讓創辦人日常老和尚「光復大地、淨化人心」的精神,在我們身上展現出來;蘇慕容執行長帶我們看到慈心推動有機茶一路走來的不容易,期許能夠有更多的茶園能夠轉變成有機淨化水源、大地,守護生態環境的展望;基金會還特別邀請到了陳國任、林木連兩位前茶業改良場場長,引領我們走進台灣各大山頭的茶區,並一窺台灣有機茶的現況及脈絡;最後請到茶業改良場黃宣翰助理研究員教我們了解六大茶系之臺茶風味輪,學習辨識茶的香氣滋味。
從識茶到愛茶 等您來親炙有機茶的魅力
透過課程分享後才知道,攤開世界地圖,只剩一點黑的台灣,卻在小小的國土上發展出能邁向國際的茶產業,蘊藏著讓人想不斷學下去的文化在裡頭。
像是光茶菁按照發酵程度就分五類「不發酵、部分發酵、全發酵、後發酵、再加工」,而從中再分出六大茶類「綠黃白青紅黑」。例如我們熟知的文山包種茶、高山茶、凍頂烏龍茶、東方美人茶、木柵鐵觀音等都屬於「青茶類」是「部分發酵茶」,老師說可以先把這些概念記下來,再從茶湯顏色同步比對,這就完成對茶的基本認知!
雖然這麼說,但茶中學問真的不是一兩天就能牢記於心,每種茶的製茶工序都不一樣,令人大開眼界。更不用說有機茶對生態環境的貢獻,讓身為有機展館服務人員的我,對於整個茶產業、乃至於有機茶,內心不由得升起崇高敬意,讓我對茶的世界生起躍躍欲試的嚮往。
希望這樣的美好體驗也能帶給踏入有機茶館的您~
2020世界茶業博覽會「有機茶主題館」全體工作夥伴、農友們等您來感受有機茶送給台灣人、送給全世界的「臺灣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