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與里仁公司並肩攜手,歷經七年努力,從前端輔導農友生產,到後端發揮通路力量,讓消費力成為綠色保育計畫的後盾,經濟與保育共贏的成果,已廣獲各界的肯定與支持,未來也期望將此經驗傳遞到世界上需要的地方,共同追尋農業與環境永續共存的願景。
2017年11月,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共同推動的「綠色保育標章」得到「國家永續發展獎」的殊榮,給予每位參與綠保計畫者的實質鼓勵。七年來,基金會投入制定綠色保育標章規範及驗證標準,輔導農友轉型﹅農耕技術提升及經驗交流,傳遞生態保育理念;並發揮整合能力,媒合各式銷售通路,多元推廣綠保農產品,促成經濟與保育的共贏。此外,基金會也與時俱進接軌國際有機產業發展脈動,參與各項國際活動,推廣綠保價值。在全球趨向重視食安及有機與友善生產的潮流下,綠保計畫也深獲各界認同,國內中央主管機關則積極推動相關農業政策,期望友善耕作成為有機農業的推手。農業與生態共生,人與自然共處,締造農業更深遠的價值。
綠色保育計畫的永續推展,除了農友的投入,更仰賴消費大眾以行動支持。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提到,慈心找到有機通路里仁公司,透過通路的力量,讓後端消費大眾成為綠保永續發展的動力。面臨綠保農產品可能產期不定﹅品質不一的狀況,里仁依然願意契作及保證收購,並結合食品廠的共同研發,讓大宗的米﹅茶﹅土芒果及菱角等,在里仁門市得以呈現,消費者也從購買中為守護臺灣生態盡一分心力。
從最初 7 位官田農友開始起步,「綠色保育標章」至今全台已有241戶農友響應、參與,通過綠保認證的農地已達395公頃,保育了39種保育類、稀有、指標性或紀念性的野生動物,目前里仁門市架上已有近50項綠保產品。當廣大消費者支持選購綠色保育產品時,農業經營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景象可望實現。
「綠色保育標章」的發展契機始於2009年台南官田的水雉。為了保護水雉安全度冬,基金會協助官田農友們以具有機精神的農耕方式,契作生產綠色保育菱角。綠色保育計畫延續原有機農業標準的基礎,正視農業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也呼應IFOAM「健康、公平、生態、謹慎」的有機3.0原則。2014年12月起,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有了「田裡有腳印市集」,讓消費者能夠近距離接觸綠保農友,透過瞭解耕作理念,以行動消費支持。考量到棲地營造也是農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2015年「綠色保育標章」再進化,除了原本的保育動物外,再新增稀有物種、指標物種及紀念性物種,共四類保育標的,以及三類棲地營造(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及多樣化棲地)作為綠保申請的重點。2017年更導入參與式查證系統(PGS),讓消費者、通路商、農民同儕都能共同查證生產者的生產過程,朝向更信任、公平的永續農業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