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43期 2023 / 04 / 28 552

從人心開始輔導陪伴的慈心夥伴們

南安部落在慈心基金會八年來的輔導陪伴下,複製花蓮西寶聚落有機產業轉型模式,成為第二個在國家公園轄區以有機耕作、有機稻米產業成功轉型的部落。這些年不管是駐點南安的夥伴,或是台北花蓮往返的後勤支援,對他們來說,南安就像第二個家鄉一樣。

 

詹于諄:輔導陪伴是一場互助合作的學習

多年來,慈心夥伴們穿梭於南安部落農友家戶和農田的日子,或與農友互動溝通,或趴在田邊觀察拍照,或錄下四周動物鳴叫聲,或埋首電腦前做報告紀錄,或開課程與農友一同學習。

詹于諄專員說:「慈心創辦人上日下常老和尚楷定有機事業發展與推廣,一直在實踐的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環境彼此的互助合作。」

進入部落必須要謙虛地去盤點,了解農友的過去、現在的處境和狀態,並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狀況。再以慈心基金會的力量整合資源投入,從利益農友的角度切入,協助部落發展有機產業,建立獲利模式,一起去面對、發展、解決問題。

南安部落發展有機產業邁入第九個年頭。詹于諄語帶感激地說,由於大家支持,得以拉長慈心工作人員蹲點部落時間,讓她有機會去「調整」、「切入」與農友互動的「眉角」。輔導陪伴過程,就是一種自我提升與相互學習的淬鍊,如此日積月累下來,有一股倒吃甘蔗的甜美感。

 

侯孟佳:我想看見部落農業被重視的未來

在部落的日子,花最多的時間是跟農友聊天。專員楊佳馨眼中的工作夥伴侯孟佳,是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作陪伴,不給農友壓力,很真誠地付出時間和精神,一步步完成工作計畫。「我會願意堅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吃;而農業是必要存在,卻又被社會忽

略的一環。我希望能盡力陪伴農友,持續發展攸關所有人和生物生存的事業,盡可能地讓它被看到和被重視。」侯孟佳堅定而淡然地說出讓人動容的初衷。

 

楊佳馨:面對農友常反思自己還能做什麼

投入慈心工作的專員楊佳馨坦言,常會反省自己做的事情是真的對農友有幫助嗎?面臨困難時,她偶爾會哭著求助,但當她見到高齡七十幾歲的老農克服身體不適,每天種田,用生命盛裝對家鄉土地的愛,反觀自己在當下能為農友多做一些事的時候,辛苦的感受自然煙消雲散。

 

慈心懷抱著光復大地生機的理想進駐部落,建構兼顧經濟收入、社會發展和環境永續的農田生態發展模式,希望讓農友了解有更多、更好的可能性,把選擇權交給農友,決定是否要攜手前進。如果願意投入,就協助引介資源和同伴,彼此一起努力;如果不願意,也

傳遞有一條有機發展之路的存在。理想者與實踐者組建有機、綠色保育發展團隊,彼此支撐,一起學習,創造出屬於南安自己的有機農業美好。

 

聯合國「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17 項,此處包含以下核心目標: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