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9期 海岸種樹記 2018 / 11 / 06 3074

 

兒時印象中,能到海邊是很難得的,很多海防不能讓人隨意靠近,對於大海,我是充滿著好奇。

猶記曾經跟著長輩到海邊,穿過一大片木麻黃林,海邊的木麻黃長得並不茂密,也可能是被整理成步道的緣故,走在樹林間並沒有感到陰森,反而陽光微微穿透,少了日曬的熱;走在枯黃的針葉散鋪的沙地上,如地毯般柔軟,腳底是舒服的,心裏卻期待趕快看到樹林另一頭的大海,對於海邊為什麼要有一大片樹林,其實是不解的。

後來長大偶爾到某些海邊,樹林消失了,卻多了俗稱「肉粽角」的消波塊,這樣的改變雖有一點點愁嘆,但也沒有太強烈的失落感,因為不覺得對自己有何影響。直到慈心基金會關注地球暖化,推廣種樹行動,從山上到平原、從河川到海邊,一一檢視台灣各地才發現,短短數十年,台灣變化太大了,尤其是海岸林,我們對它太過忽略,這些木麻黃在日治時期就規劃種植了,只是隨著西部平原的開發,沿海魚塭、工業區、港口等等新用途,讓海岸林生命力一點一滴的消失。

海岸林的消失和你我有關係嗎?

海岸林像衛兵一般守護海岸,防止國土退縮,也有調節氣候、綠美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增加生態多樣性的效益,而透由衛星圖像來看,在減碳方面的貢獻也是十分令人驚嘆的,這是「肉粽角」-消波塊所無法取代的。

這幾年來,我們結合公部門、民間企業、學術專家等,和一群慈心夥伴賣力修補台灣海岸綠色長城,不論烈日或寒風,大家辛勤的種植、維護;國際種樹(Plant-for-the-Planet)大行動中,我們也宣告種植一億棵樹的願景,這是對海島台灣美好未來的最佳投資,期盼更多人一起努力,您當然不能缺席!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