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5期 2017 / 08 / 07 3593

淡水溼地

50公頃的台西海園因為地層下陷,已低於海平面1公尺,站在海堤上看去,海平面比地平面還要高出許多,一大片土地漫淹著倒灌進來的海水,顯然,這是一個國土安全的警訊。

隨著海水的潮漲潮退,土地已嚴重鹽化,地下水也都是海水,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幾乎寸草不生,樹木當然更長不起來。然而,因為3年前大刀闊斧地做出了12公頃的淡水人工濕地,造就目前這片土地上許多樹木順利成長,地面也長滿了地被植物。大大翻轉了台西海園未來的命運!

當初設計人工濕地主要功能是蓄接雨水。原本降下來的雨水遇到已經鹽化的土壤是會變鹹的,但在池子下方裝設了一個排鹽管,把比較重而沉在水池下層的鹽水排出,上層的雨水則被保留下來,使池水漸漸淡化,成為淡水濕地。這個12公頃的人工淡水濕地,是這片50公頃土地唯一的淡水來源,也逐漸影響地下水從鹹水變成淡水。

有了這片珍貴的淡水資源後,在土堤上種樹時,就因為有淡水灌溉而可以存活。台西海園的風很大,必須先種防風樹種,去年種的木麻黃,短短一年已經長到160公分高。當木麻黃成功種起來之後,就可發揮保護功能,兩棵樹中間就可栽種原生樹種了。

現在地面一整片的綠色植被,是當初做生態工法時種下去的。在全部是裸露的土地上最先種植的是蔓藤植物馬鞍藤,目前開花的是蔓莖,還有草海桐、台灣海桐等。這一大片綠色植物,是3年來陸陸續續栽種的成果,也都因為有人工濕地的淡水資源才能種植成功。

在防風圍籬裡面的是以前造林留下來的土地。原本地上一片白鹽,根本沒有樹種可以存活。因為做了濕地,有了土堤擋住,雨水才不至於順著地勢流走而可以留住。現在這裡的植物不但可以順利存活,而且已經漸漸長大。這片土地的一部分做暫置苗圃,讓外面買進來或公家單位贈送的苗木,先放在這裡馴化,適應海邊的氣候環境後,再實際種在海邊土地上。目前台西海園植物的存活率,除了鹽化非常嚴重的地區以外,至少有70~80%的存活率,很多地方還可以高達90%。此外,也因為這一大片淡水濕地的存在,減緩了地下水被海水入侵,以及海水往內陸入侵的速度,保護了位於海岸後方的大片農田,免於遭受土質鹽化、無法耕種的後果。

逢甲大學一個關於地層下陷的研究團隊指出,這項濕地設計對地層下陷地區海水入侵及土壤鹽化的減緩,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同時,因為在這片土地上大量種樹,既可蘊含淡水資源,也可改善鹽化土壤。透過以上種種措施,這個步步走向往鹽化的海濱地區,漸漸轉變成土壤改善、環境改善的淡水地區。一個綠色長城的夢想,因為人工溼地發揮功能而變成未來可見的希望。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