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4期 2017 / 04 / 19 4828

花蓮南安部落打造世外桃源    

改種有機後,一連串驚喜降臨在南安。

水田清淨了,海陸空三棲昆蟲動物相揪做厝邊,

傳說中的「菊池氏細鯽」也神秘現身,

中斷多年的收穫祭也唱起國際級的八部合音。

田裡的生態、部落的生活,皆因一片良田而出現契機。

magazine03c034 1南安水稻田全景

花蓮卓溪鄉布農族南安部落整片遼闊的水稻田,倒映著壯麗的山景和藍天白雲,純樸美麗得令人感動。就是這份感動,讓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20多年前在它的正對面設立了名聞遐邇的南安遊客中心。

然而這片被譽為「玉山腳下第一畝田」、美麗如畫的水稻田,卻因為施作慣行農法,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農藥味,被遊客大呼「太可惜了!」並向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反應。玉管處於是主動邀約玉山銀行贊助支持,由慈心基金會輔導農民轉作有機農業,加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技術支援、銀川米永續農場以優惠價格與農民契作並進行碾製包裝,從2014年春耕開始,6位農民約6公頃農田投入有機生產。

溪流清淨指標  菊池氏細鯽重現

源自玉山山脈的拉庫拉庫溪一路向東奔流而下,所沖刷出的這片大約34公頃的水稻田,3年來在各界攜手努力下,現今已有13位農友18公頃水稻田轉作有機。過去,部分農友心疼稻作損失,會使用鳥網或農藥撲殺雁鴨,現在鳥網消失,農友以種有機保護生態環境感到驕傲,進一步體會到土地永續利用、與萬物共存共榮的珍貴價值。水田清淨了,蜘蛛、瓢蟲陸續出現,水中常見蝌蚪和各種蛙類,空中有蜻蜓、燕子和水鳥自由翱翔,一片生機盎然景象。更令人驚喜的是,水域環境指標物種之一、被農委會列為「易危」等級的「菊池氏細鯽」現身田區。歡欣之餘,農民共推牠為南安部落的綠色保育標的物種。而在這樣好山好水中細心呵護所生長出來的稻米,將以「玉山瓦拉米」的優質品牌行銷市面,來與大家分享。

magazine03c034 2發現消失已久的菊池氏細鯽後,特別打造小池子歡迎牠們住下來。magazine03c034 3部落因轉作有機重新啟動久違的收穫祭(劉錫明攝)

有機米王典範 促進年輕人返鄉

過去布農族的糧食以小米為主,在小米生長的每一個階段幾乎都有不同的祭儀,祈願豐收並感恩天地與祖靈。然而在祭典中斷許久後,卻在轉作有機水稻後,由頭目號召族人,首次恢復傳統儀式為有機稻米辦理祈福祭。在招募人力組成及練習氣勢宏偉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八部合音)過程中,文化獲得傳承,有機農民間的感情也更加融合。

南安農友王政德,在轉作有機水稻的過程中,不斷精進耕作觀念與技術,所種植的水稻品質大幅提昇,通過一關一關的考驗,於2015年獲得「全國名米產地冠軍」的殊榮,不僅是卓溪玉里地區的光榮,更是原住民的榮耀,也為他贏得「米王」的稱號。因為品質好、產量高,王政德的有機稻作面積和收入逐年提高,成為南安部落有機農友的典範,也吸引年輕人願意返鄉從事有機農耕。

展望未來,慈心基金會將繼續輔導農友擴大有機質量,以建立全區全面轉作為目標,今年為提高機械化栽培效能,引入8行大型除草機,同時為陸續加入的新農友和年輕農友增加有機農業理念、環境生態和部落發展的多元課程。此外,將加強瓦拉米的行銷、整合各方資源,以發展傳統文化祭典和獨具特色的部落小旅行,尤其側重於強化部落的自主性和融合力量,為部落的永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同心攜手共進,世外桃源就在腳下!


防蟲效果顯著優於慣行田

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彭仁君教授指出,由於農民使用有機肥料,提供了溼地生態的基礎物種「搖蚊」所需要的養分,得以到田裡大量繁衍。搖蚊的大小便幫助土壤更加肥沃,水稻長得更加健壯。

搖蚊的幼蟲就是紅蟲,吸引龍蝨、蚜蟲、蜻蜓、青蛙、水鳥等一連串的食物鏈進來。搖蚊長大後,躲在水稻上,又吸引蜘蛛入場,整個水域生態網非常活絡而完整。完整的水域生態網形成強大的防禦機制,即使56月西南氣流帶來龐大的飛蝨族群進入,也大半會被消滅,所以能夠有效對抗蟲害。

彭教授誇讚有「米王」之稱的王政德農友很懂得生態防治。例如提高田區水位以抑制雜草生長,讓生態環境更好。田區的蝌蚪特別多,很多魚苗在田裡生長,珍貴的「菊池氏細鯽」也得以復育。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