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4期 2017 / 04 / 19 2866

不同時期的有機產業,總有面臨的難題與挑戰!

magazine02034

早期農民從農藥化肥會造成傷害的事實中覺醒,自發性的投身有機無農藥栽培,在消費意識抬頭後,市場商機讓後期農民願意轉作。雖然全台目前還沒有產生很大的翻轉力度,卻也讓有機農業在現今變得滿懷希望。

只是習慣了用藥劑輕易又有效解決田裡病蟲問題,用化學肥料快速提供植物營養素,突然要放棄農藥跟改用有機肥,農民需要重新學習技能、了解資源在哪裡、以及繁複的驗證方法,這些過程卻苦無取得訊息管道,甚至最後種出的有機農產品要賣給誰?為了解決種種難題,我們在10年前成立了「產業服務」業務部門,以此幫助農民從非有機轉作,一步一步陪伴走向有機耕作。

除了解決慣行農民有機轉作的困難以外,為了乾淨飲用水,我們在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的坪林,以淨源茶為名,推動有機茶輔導計畫,還保護了翡翠樹蛙的生存環境;因為國家公園轄區內居民的慣行農耕與生態保育相違,我們在太魯閣西寶、玉山東埔及南安,陪伴部落朋友放棄農藥化肥,改變了耕作也改善了環境,共譜出人與動物共存的和諧樂章;因為偏鄉部落農作產值偏低,難以支撐起部落農家經濟,我們跨足六級產業輔導,由一級生產轉型,到二級加工的研發,乃至三級餐飲遊程等創新培力,希望以友善產業支撐起部落永續發展;今(2017)年更承接雲林斗六溝壩的有機專區,嘗試集中農民集區耕作、集體學習與共同銷售,找出一種適地適作的規模生產模式,並以具優勢高品質的有機產品引導市場,建立起有機產業效益化。

這些工作最後似乎都看到了成果,其實過程付出的辛苦、困難,常常令承辦同仁感到壓力還有各種挫折,乃至許多問題仍未解決。只是走過以後總結種種,看到一塊一塊農地被光復了,看到農民走向有機之路,再也不願回頭使用化學農藥跟肥料,還有自己在參與過程的歷練跟學習,各種困難原來是養分,我們依舊勇敢的接受各種問題與挑戰,我們會繼續前進,朝向台灣農地能夠跨大步的走向有機農業而努力。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