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31期 2016 / 07 / 01 3140

划進秀姑巒溪秘境 活力滾滾

從花蓮瑞穗沿著台九線轉進瑞港公路 ,一路人煙稀少,車行過彎俯瞰山下有河階田區、有部落人家群聚,遠處秀姑巒溪像一條彩帶蜿蜒流長,連續經過幾個髮夾彎,終於到了隱密的奇美部落。

奇美文化(林青峰提供)

文化泛舟 自然人文兼具遊趣

靠著這條九拐八彎的瑞港公路完成,這裡才慢慢為人所知。每年五到十月是秀姑巒溪泛舟季節,奇美可是此熱門水路的中點休息站,部落傾力投入。在這約500人口的傳說中阿美族文化發源地,發展出特屬於奇美的「文化泛舟」,不同於驚險刺激的泛舟,他們以認識部落原始生態和人文特色,取名「奇美水上思路」,阿美語即是tatadok之旅。這種慢活版的泛舟,沿溪緩緩而下,撒網捕魚、煮石頭鍋,一邊聽著講古說今,這種深度旅遊廣受好評。

長老苦心  部落危機變轉機

蔣金英老師與慈心團隊絞盡腦汁,為部落產品整合行銷找方法

社區發展協會的蔣金英老師是帶動此風潮的靈魂人物之一。

66歲的蔣老師為陪伴老媽媽回到部落,她感慨說起十年前的憾事:年長的拉小的,一個拉一個,30幾個部落青年遭遇金融詐騙事件,事發後,他們只能棲身都市做粗工,即使到了豐年祭他們也不敢回部落。

蔣老師說:「豐年祭是部落大事啊,所有人都要回來的!」長老們於是想辦法,號召他們回來蓋部落的傳統家屋,要求他們回到部落找傳統文物或照片,這些部落青年透由這些耆老的口述,加以整理記錄,創造了部落的文物博物館蒐藏,一點一滴地幫助這些族人建立信心,得以安心地重回部落。

這樣的翻轉憾事猶如奇蹟,無形中部落有了強盛的凝聚力,也打造了堅實的文化認同,現在部落仍保存嚴密的年齡階級組織,而他們蓋成的茅草家屋也成了遊客的最佳夜宿體驗。

但考驗又來了。

復耕荒田  恢復地力做有機

因年輕人口外移,留在部落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又有大半年是觀光旺季,部落人力嚴重缺乏,照顧水路生意都來不及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先辛勤開墾、豐潤的田地一天天荒蕪,非常可惜。

有沒有一個水陸雙贏的錦囊妙計呢?

一年來透由慈心基金會輔導的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幫助部落恢復地力做有機耕作,試著找出在泛舟季前可以採收的作物,像洛神、紅豆、玉米等,透過簡單加工,希望成為遊客帶得走的伴手禮,打造水陸相輔相成、雙贏的局面。

如此一來,開啟了水陸雙面開戰線。

部落青年凝聚心力蓋成的阿美族傳統茅草家屋,是文化泛舟必看的一景

水陸開攻  全動員忙得起勁

蔣老師展示她從搬運車上摔斷腿的手術傷痕,幽默地說 :「呵呵,我想休息才摔的啦 !」部落現在很熱鬧也很忙碌,一方面進入泛舟旺季要接待遊客,一方面要忙田裏採收的事,她顧不得還沒復健完全,又復出部落管事。

蔣老師講起今年賣到缺貨的野菜水餃,不禁笑開來:「去年只賣600盒,今年多了好幾倍!」透過慈心基金會請專業設計師親自來部落觀察,發揮設計靈感改包裝,一隻穿著阿美族傳統服飾的保育山羌成了紅豆代言人,冷凍野菜水餃包裝袋上幾隻野生動物說「野菜好吃」的可愛模樣叫好又叫座。蔣老師說:「行銷整合,就是不一樣!」

有機硬質玉米田有幾處山羌破壞的痕跡,玉米現在正逢抽穗,未來計畫加工成玉米點心,方便遊客現場享用或當伴手禮。今年嘗試種植的有機毛豆可沒這等運氣,原本計畫可以在泛舟季前採收,簡單加工賣熟食毛豆,也可當遊客點心,結果是被山羌討了「代言費」,整區嫩芽吃光光了!

這天基金會多位輔導員也前來關懷,看到一旁農友種的高麗菜,就請他們一併打包全部買走,希望能出一點力溫暖他們的心。輔導員陪伴部落農友轉作友善耕作,協助他們繪製圖表申請有機驗證、綠保標章驗證、參訪有機農場,一起盤點部落的資源,過程有淚有笑,努力把「奇美部落」品牌打響,慈心輔導員于諄說:「我們來這裡交朋友啦!」他們讚賞部落農友也有很多保育、永續環境智慧的寶藏,值得學習。

部落現通過有機驗證面積一公頃的紅豆,也同時以山羌申請綠色保育標章。另外配合旅遊旺季也多開發了「生態觀察親子遊程」。

水、陸各有一片風景,遊客來了,可預期奇美部落這個秀姑巒溪的美麗後花園會越來越有活力,而跟著帶動部落年輕人回來的磁吸力也更強了。


  • 特色作物與加工品

         有機紅豆、洛神葵、黃豆、玉米、野菜水餃   

   山蘇水餃           刺蔥

 

  • 特色行程:

         文化泛舟、奇美部落的原始生態部落文化深度之旅、石頭鍋、漂漂河、部落留言

        石頭火鍋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