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28期 2015 / 10 / 01 3046


「永續發展--符合現今需求,卻不損害未來世代需求的能力。」--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

上期介紹了令人振奮的有機3.0,其中對於各種農法的包容性,讓人看到永續農業的希望。本期四個單元,要來談談理想中的有機3.0,是否有實現的可能。在日本,從里山的「與自然和諧共生」,到九州的生態農村;在台灣,從敲開有機窄門的「綠色保育」,到埔里熱誠的新農團隊,一道道曙光,照亮了大地,也策動了你我的心。農友流着汗,微笑了,這笑容,代表他對土地,與對你我健康的堅定承諾!


永續希望工程之一 【永續如何可能?】  

從里山倡議看見有機3.0的實踐契機

由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FOAM)所倡議的有機3.0理念,希望透過更寬廣的「有機理念」推廣,緩和當前全球有機2.0難以普及的困境。問題是,有機3.0要如何不流於空談、能被具體實踐和推廣呢?這是當前全球有機農業的熱門議題。本文僅就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精神,及相關農業實踐經驗為例,盼能拋磚引玉。

農業現代化,如何兼顧永續?

一般而言,農業除了糧食生產、提供食物的功能外,常被提及的公共益處又可分作環境與社會兩個面向。前者包含田區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農業景觀等;在社會面向方面,則多關於農村文化維繫與食品安全把關的討論。然而,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好處,卻在彰顯進步的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逐漸變得稀有珍貴。

起源自日本傳統農村生活經驗的里山倡議,以「與自然和諧共生」為號召,希望能夠發展兼顧經濟與生態、社會文化的產業模式。近年來,這樣的概念日益對世界各國的農村、農業發展產生影響,特別是帶動了各個區域對「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維護的重視。

強調里山精神的農業(村)發展模式儘管也存在相關的檢核指標,但與現行有機農業不同的是,許多廣受矚目的里山案例,在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保存、農村土地利用活化等層面上,皆受到高度重視。在部分個案的呈現上,甚至以此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元素,下一篇的文章中會談到的日本九州農村的作法。

無形資產—作物、生態的無限想像

有別於逐漸與「零農藥殘留」畫上等號的有機2.0,在今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所舉辦的「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研討會」中,國內外實踐案例的呈現與討論,皆聚焦於如何營造更合乎生物多樣性標準的農業生產環境以追求永續為共同目標,不是一開始就豎立「有機」的大旗,讓絕大多數的農業工作者被拒絕在窄門之外。

水稻,是台灣重要的糧食作物,但我們對它卻很陌生。德國學者Josef Settele於會議中,以菲律賓伊富高水稻梯田的LEGATO計畫為例:一方面透過生態農業的實驗與推廣,降低農民殺蟲劑的使用;另一方面,該計畫亦透過對水稻耕作所發展出之景觀與變遷的發掘,將這些傳統農業所延伸的無形資產用作觀光用途,改善農民經濟收益。

 

永續的田包容人與田裡的每一個生命

至於教人聞之色變的病蟲害呢?無論是在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資深科學家Kong Luen Heong在生態農業的推廣經驗,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關於如何將開花植物應用於農田害蟲管理的研究,乃至於慈心基金會自2009年起推動的綠色保育計畫,無非希望能夠摸索出農業生產與生態價值得以兼顧的兩全妙方,降低農民投入友善環境耕作的障礙與成本。

整體而言,增加「包容性」是IFOAM關於有機3.0的重要倡議內容。從社會面向來說,所包容的,是鼓勵不同生產條件、背景的農民,有一個能夠漸次朝向永續發展的制度環境;就生態面的思考而論,我們尊重、包容存在於每塊農田裡的每一個生命,接納越來越多動物的腳印出現在田區,同時亦保有農業餵養全人類的功能。


里山一詞源自日本,是指村落(里)、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山)等混和地景。除了農業生產外,還可提供動植物多樣化的棲地。因為當地居民的合理運用,不僅提供了糧食、水源等生活物資、涵養在地文化、增加生物多樣性,並達到環境永續利用的目標,是公認的永續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