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山村 2024 / 07 / 04 1474

 

為了復育臺北赤蛙的生活棲地,慈心基金會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北市政府等公部門合作,結合三芝橫山地區在地的力量,以多夥伴關係齊心重整棲地,並克服種種挑戰,共同守護「阿石伯蓮花田」的水梯田生態環境。

2024 年 7 月 2 日安排在地橫山國小師生到蓮花田現場,親身參與生態觀察與採蓮花等農務體驗,並邀請阿石伯蓮花田的接班人楊炎生阿伯到里仁淡水門市,與消費者面對面分享守護友善蓮花田的經驗甘苦談。透過產官學、在地社區及消費者的力量,眾人共同期盼友善農耕的蓮花田,能讓珍稀的臺北赤蛙再現蹤跡。

重整三芝蓮花田生態,慈心攜手產官學復育臺北赤蛙棲地!

 

蛙跡不見了 臺北赤蛙棲地面臨重重挑戰

新北市三芝水梯田曾經是臺北赤蛙的重要棲地,自 2000 年起,慈心基金會協助阿石伯(楊文石老先生)的蓮花田進行友善耕作後,臺北赤蛙數量明顯增加,此成功經驗奠定了綠色保育標章系統的出現,讓友善耕作具體呈現人與動物共存的意義與價值。

然而,三芝蓮花田的臺北赤蛙保育工作面臨諸多挑戰:隨著農友年紀漸長,耕地面積縮減甚至休耕,棲地面積隨之縮減;臺北赤蛙天敵眾多,野生族群養成速度不及自然演替;友善農耕的水梯田為了去除福壽螺的危害,在水中放養魚類,成為蛙類的威脅;加上當時國人的保育意識未及時提升,人為捕捉情況增加等等,在諸多的原因之下,2013 年蓮花田已經觀察不到臺北赤蛙存在的跡象。

重整三芝蓮花田生態,慈心攜手產官學復育臺北赤蛙棲地! 

 

蛙跡現曙光 多夥伴關係支援棲地重整

為了重現臺北赤蛙,2021 年在阿石伯以 93 歲高壽離世後,阿石伯的長子楊炎生繼承父志,同時與慈心基金會、林業保育署、動物園再次攜手復耕蓮花田,要為下一代保留珍稀物種。

這次重啟的蓮花田復育計畫,慈心基金會配合動物園的棲地營造建議,協助楊炎生阿伯進行蓮花田的分區管理,調整重點在臺北赤蛙繁殖期需要使用的水域、與非繁殖期需要的草生地兩大區塊,配合臺北赤蛙的生活習性進行優化。繁殖期的蓮花田水深特別重要,主池蓮花田水深得控制在 60 公分左右、其他八塊田區水深約 15~25 公分,同時得配合水面植物覆蓋率達 75% 以上,才可以避免夏季水溫過高,以利臺北赤蛙的生存。

另外,為了達到生物的多樣性,其中一池保留燈心草、四角藺、田蔥、水蕨等野草,將在地的原生植物進行保留。在草生地的營造,將蓮花田周邊的芒草清除,避免森林化,營造豐富的草相生態及蜻蛉類昆蟲,幫助臺北赤蛙在非繁殖期的躲藏與提供食物來源,以利越冬。

重整三芝蓮花田生態,慈心攜手產官學復育臺北赤蛙棲地!

 

在地社區及學校加入 讓保育理念代代傳承 

為進一步擴大蓮花田的保育工作,慈心基金會與三芝橫山國小合作,將學校納入保育臺北赤蛙的行列,把保育臺北赤蛙及蓮花田的環境教育理念帶入校園。橫山國小與蓮花田兩者相距步行約 5 分鐘,透過學校與社區的密切關係,可連動提升橫山里居民的保育理念。慈心基金會特別為橫山國小開設二梯次教師研習課程,帶師生親自體驗農務與進行田區的生態觀察,將友善農耕理念扎根在小小學子們的生命經驗中,讓生態保育的理念得以世代傳承。

重整三芝蓮花田生態,慈心攜手產官學復育臺北赤蛙棲地!

重整三芝蓮花田生態,慈心攜手產官學復育臺北赤蛙棲地!

產銷消的串連,是永續耕作最重要的基石,基金會透過宣傳管道,以一日農務假期形式 ,邀請大眾走進水梯田,結合有機農產物流商——福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有機通路里仁門市,舉辦消費者講座,讓「買蓮花,救赤蛙」的精神得到消費大眾的支持,擴大消費影響力,把認同理念的概念化轉為實際支持的行動。同時透過官方單位的支持,以及三芝橫山在地社區的里民、學校、農友等多方力量,共同將三芝水梯田濕地建構成為社區保育示範基地,期待實踐蓮花再開、蛙鳴再現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