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印獎-生態營造組 2022 / 12 / 20 1623

陸巧嵐致力於園區內的生態平衡

食柑《生態營造組*特優》

農場位置:臺中市東勢區  

綠保作物:桶柑、茂谷柑

保育標的:陸域棲地

 

家族先行者 把環境平衡找回來

台中東勢區,滿山的果樹隨風搖曳,跟著農友陸巧嵐一路沿著陡峭的農路走到接近稜線處,氣喘吁吁。陸巧嵐笑著說,這塊田區最遠、最陡,所以長輩才答應讓年輕一輩試著轉作。

剛開始轉作的時候很辛苦,加上近年氣候混亂導致去年的收成大幅減損,但農友還是咬牙苦撐著。「因為我們這塊地原本就是做慣行的,所以果樹種很密。剛轉作的前兩年,病蟲害好多啊!」密密麻麻的吹綿介殼蟲,看了頭皮都發麻,陸巧嵐還去購買草蛉的卵片回來放在田區,但如果要一直這樣買天敵回來抑制蟲害,又是一筆大開銷。

「但慢慢的我就發現,咦!瓢蟲好像來了欸,吹綿介殼蟲不知不覺好像就慢慢變少了。後來去上了慈心基金會的農務課程,講師說,害蟲的天敵會慢慢出現,讓整個環境達到平衡。我們從自己的經驗觀察後發現是真的,只要你留下一個好環境,天敵就會進來。」因為坡地陡峭且土壤有機質較薄,陸巧嵐盡可能的維護草相以保住水土,也同時營造了多樣且豐富的陸域棲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生態平衡後,病蟲害就在控制之內了。

 

打開生態眼 看見田區的更多精彩

轉作綠保之後,陸巧嵐開始好奇田裡的生態環境,也帶著孩子們一起觀察記錄,不懂的部分就上網詢問昆蟲、生態同好社團。在手機和自動相機的輔助下,發現田裡的生物們出乎意料的豐富。不但有松鼠和樹鵲來享用桶柑大餐,還看到胖嘟嘟的大冠鷲落地抓午飯,螞蟻多的地方也出現了蟻獅,而一旁捲起來的葉子是蟲蟲們的搖籃。園裡充滿各式各樣的蝴蝶與蜘蛛,而陸巧嵐如數家珍信手拈來,一一為我們介紹。

用心的田間管理加上觀察紀錄,讓我們也一同打開生態眼,看見田區的各種精彩畫面。這樣的農田環境也成為孩子最好的教室。而長輩們也逐漸開始接受年輕一輩的觀念,除了提供技術支援外,對田間生態也越來越了解。

農場隨處可見瓢蟲、金龜子等小昆蟲,無法辨認則上網查詢。螞蟻多的地方也發現了許多螞蟻的天敵-蟻獅

農場就是孩子們活生生的自然生態教室 

 

拓展行銷通路 下一個展望

雖然田區生產逐漸穩定,但產品通路又是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困境。有機桶柑雖然風味豐富、酸甜平衡,但外觀卻常有鏽色的斑痕,讓想在年節送禮的消費者為之卻步。但若要加工,要如何找到適合的代工業者亦是另一個難題。日後,耕作技術與行銷是陸巧嵐重要的功課,這樣生產與生態平衡的農場,相信不久能自信地開拓出屬於自己的未來!

充滿柑橘香氣的冰棒如何保留有機桶柑的特殊風味,製作各種加工品,還有許多發展空間。

 

【評審老師講評】

農友對生態有相當興趣,積極學習並觀察紀錄,且多方嘗試產品加工,拓展行銷通路。亦說服家人共同支持、一同參與。

※來逛逛:食柑 / 陸巧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