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保故事
綠保故事 2020 / 10 / 30 3296

 

一直在說生物多樣性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生物多樣性」到底是什麼?什麼時候會用?

今年「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提出:「大自然是我們的解決方案」,生態系的健康,就是我們的健康!而綠色保育生態豐富的田區,就是很好的示範!

 

慈心基金會與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保育教育館「植物調查與物候觀察」平台合作,邀請麻園有機農場近20多位通過綠色保育的農友,善用這個簡易的網路平臺,除了關注動物與環境外,也探索綠保田中植物的多樣性。漸次累積農友對田區植物延伸出生態世界網絡的敏感度。

 

 

甚麼是物候學呢?

物候學又稱之為生物季節學(Phenology),研究植物的發芽、開花、結果、落葉,甚麼樣的昆蟲出現、候鳥的來去,受到氣候的影響,出現種種循環現象的一門學問。

您知道嗎?在日本,櫻花開花記錄從唐憲宗元和七年(西元 812 年)至今日,超過一千兩百年從未間斷。中國各地、台灣的農民與農事單位,會用將當地物候紀錄,編成農民日常生活可用的諺語,傳承物候的古老經驗,和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聯。

隨著全球暖化溫度的上升,植物提前開花、青蛙、海龜提早產卵、改變許多寄主植物與昆蟲間關係,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若能連續觀測記錄下來,想必有利採種、病蟲害的預防、農林產品生產、觀光。物候現象和生活息息相關,不一定要專家學者,在植物調查與物候平台,連學生也都可以登錄進行物候觀察喔!

 

創造生物多樣性空間,和我有何關係

看似野花野草,一點都不起眼的植物,卻吸引許多鳥類來棲息覓食、蝴蝶、蜜蜂來授粉。因為長期友善耕作而讓農田與周遭大環境愈來愈趨近生態平衡,讓麻園的綠保農友,懂得欣賞多樣性的好處之外,如今將可以成為最佳的農田活動式「物候觀察監測器」。

長期友善耕作、有草生栽培的田區 ,慢慢會出現消失以久的原生植物 ,進而可能吸引在這塊田區消失已久的小動物。一塊田區累積越豐富的多樣化的植物資料 ,也表示被吸引而來到田裡的動物愈多,更提升友善耕作田區守護生態環境的價值。多樣化的植物是生物鏈循環的基礎,植物消失,也意謂著生物的棲息地消失,整個生態系也跟著瓦解。而田區豐富的野生植物更是都市人不易享用到的傳統飲食,許多懂得辨識植物的農友,將仙草、咸豐草、黃花蜜菜、桑枝、山九層塔、薄荷一起煮,就是一味夏日清肝熱、瀉肺火、怯暑的青草茶;美味的野莧、飛機菜加上麻油薑片快炒,也是餐桌上一道佳餚。

農友田區植物篇-馬齒牡丹(左)、柚葉藤。農友田區植物-空心蓮子草(左)、絹毛鳶尾。

 

農友是最佳植物調查家、物候觀察員

對於加入「植物調查與物候觀察」平台,成為植物調查家與物候的觀察員,農友們躍躍欲試,註冊後就可以開始用手機隨手記錄自己田間的植物與物候。建置「植物調查與物候觀察」平台的特有生物中心植物調查團隊,將協助農友鑑定物種,透過公民的力量蒐集臺灣植物影像,長期觀察與記錄這些生物的反應,累積植物空間分布及物候的變化,這些變化正在透露全球氣候異常的秘密。

人與自然是緊密相連的,全球環境氣候愈來愈失衡的狀況下,保護其他生命的生存權,就是在保障我們的未來。「植物調查與物候觀察」平台提供農友探索植物資訊,也鼓勵農友一起觀察、記錄、分享友善耕作下所營造出豐富的農田植物多樣性,讓更多人了解植物、物候的奧秘,進而能關心回應這塊土地的需求,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共享所處一方土地的美好。

 

※關於「植物調查與物候觀察」平台 →https://plant.tbn.org.tw/

本網站是為蒐集臺灣植物影像、空間分布及物候資料所成立的社團,以公民科學調查方式進行植物調查與物候觀察,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團隊負責維運。

植物物候的變化受氣候變遷的影響,進而影響生物地理分布,所以植物物候的觀察已成為全球氣候變遷的一項指標,例如蜜蜂的大量消失、CO2濃度的增加、氣溫升高、降雨模式的改變及極端氣候異常頻繁等,均可能影響整個生態系的平衡, 新聞常報導,杜鵑、櫻花…提早或在非正常花期開花,就推論氣候異常,真的是這樣嗎?每年氣溫的熱寒、豪雨的災害等都讓我們深覺地球的氣候在轉變,真的是這樣嗎?許多生物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都比人類強,長期觀察與記錄這些生物的反應,也許可透露出些訊息。一個人很難持久與廣泛地觀察與記錄生物的物候變化,所以想藉這個園地,結合大家的力量,分享、激勵,一起織網。

 

※延伸訊息→永續農業綠色保育田裡的生物--介紹綠保案例 (文字&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