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活動課程集錦
慈心活動課程集錦 2021 / 03 / 11 5632

串連企業與社會力量 以海岸造林保國土、護生態、復興社區林業文化

慈心基金會與金門縣林務所、和泰汽車,導入水寶盆等關鍵技術,聯手推進海岸造林計畫,翻轉金門海岸造林多年困境!

(左起)陳玉珍立委辦公室主任林孫全、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金門縣長楊鎮浯、和泰汽車協理劉傳宏共同種下樹苗,宣誓造林守護金門環境生態。(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2021年預計於翟山、歐厝、安東、多年、嚨口、瓊林、蓮庵里、斗門等造林地設置14,000個水寶盆、種下近24,200棵苗木、面積達12公頃,自1月迄今,已造林50%,且苗木持續健康成長。3月12日植樹節當天,斗門社區全體村民齊心響應植樹活動,帶動社區林業文化的復興契機。金門縣長楊鎮浯、金門縣林務所所長鐘立偉、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種樹總監程禮怡及贊助企業和泰汽車協理劉傳宏,皆到場宣誓共同支持海岸造林計畫、簽署合作造林協議書,並攜手以水寶盆種下一棵棵樹苗,許下以海岸造林打造綠色長城、守護金門海岸的願景與期許。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金門縣長楊鎮浯、斗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淮才、金門縣林務所所長鐘立偉共同簽署海岸造林合作協議。(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和泰汽車協理劉傳宏與金門縣長楊鎮浯互贈感謝禮。金門縣長楊鎮浯致贈感謝狀予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

 

挑戰海岸造林最前線 難以攻克的惡地環境

烈日、強風、少雨、土壤貧脊,相對於其他海岸造林所面臨的困境,金門海岸造林的挑戰,顯得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海岸林成長初期最需要的水源為例,金門雨季集中於3到4月,年降雨量僅臺灣本島的35%;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影響下,金門乾旱少雨的問題愈趨嚴峻。此外,海岸造林地點多為排雷基地、火燒跡地等植被嚴重流失的惡地,林務所雖長期投注大量心力推行造林,卻屢屢不敵環境挑戰,歐厝海濱等環境條件較差的地方苗木存活率僅約1成,難以成林。

缺乏植被、林木的海岸地區,在金門強勁季風吹拂下形成嚴重沙塵,沙塵又直接影響供應金門民生用水的蓄水湖庫,威脅到遠至內陸地區的居民生活。因此,金門海岸造林不僅具環境保育上急迫性,更是在地居民極力呼籲的重點計畫;期盼透過海岸造林,發揮防風、定砂、降低鹽霧危害、抵擋海潮侵襲、維護海岸線土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等多元功效。

 (左起)和泰汽車協理劉傳宏、金門縣長楊鎮浯及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共同以水寶盆種下樹苗。金門在地居民熱烈響應種樹活動,何浦國小學童也當仁不讓參與種樹造林。(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導入水寶盆等關鍵技術 海岸造林嶄露曙光

2020年5月,金門縣林務所首度引進由和泰汽車一車一樹贊助,慈心基金會與仁舟社會企業共同研發並推廣的種樹利器「水寶盆」,於歐厝、嚨口兩處造林地的臨海最前線進行試種,竟一舉突破過去的樹苗的存活紀錄,達到逾7成的存活率,大大振奮林務所的造林工作同仁。隨即邀請慈心基金會種樹團隊至金門,實地走訪海岸造林地、舉辦工作坊交流並實際操練水寶盆種植工法及相關造林配套措施。

金門縣林務所與慈心基金會合作造林同時,也推動理念教育。圖為活動開始前學童先了解水寶盆原理與安裝技巧。(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表示,金門海岸造林計畫從樹種選擇、施種時程到技術工法,可謂整合運用了慈心十多年來在全臺各地的種樹經驗。慈心基金會進入金門海岸造林現場後,首先指導水寶盆種植程序,以發揮水寶盆的最大效益。同時,憑藉過去在台中、雲林台西等少雨地區造林經驗,協助規劃造林時程、依風向及遮蔭程度配置適宜樹種,以抗風耐旱耐鹽的木麻黃、黃槿、楝樹和相思樹等樹種發展先驅林。加上配合防風圍籬、灌溉系統為水寶盆補水、等海岸造林配套措施,提升整體造林環境。其中特別之處,由於水寶盆可持續對樹苗給水、緩衝風吹及穩定根部地溫的功能,使金門可在冬末尚處旱季時,就開始造林,透過水寶盆的養護,當樹苗開始適應發根,就可以及時迎接金門早春的雨水,而能蓬勃發展,如此,更能提高存活率及成長速度。從2021年1月種植後,經2個月的養護,不僅苗木持續健康成長,更在水寶盆周邊發現昆蟲、齧齒類等動物微生態形成。

 

種樹也能復興社區林業文化!

串聯社會與企業資源 讓種樹成為「大家的事」

除了技術面的協助指導,慈心基金會更協助媒合和泰汽車推動的「一車一樹」公益贊助,為金門海岸造林行動注入企業資源與社會公益力量。同時,結合和泰汽車推出的車主線上查詢網頁,讓每位車主了解造林地植樹成果,更讓「種樹」從原本默默揮汗的幕後工作,成為眾人共同關注的「大家的事」,激勵第一線造林工作者的使命感與光榮感,全心投入造林技術提升。

種樹行動帶來的公共參與效應,也於金門在地引起返(迴)響。如舉辦此次植樹節活動的斗門村,過去歷史上即有在村落外圍廣植「風頭樹」防風定砂的傳統,至今仍保存多棵百年老樹。在此次植樹活動中,斗門村民便主動爭取參與,協助整合釋出曾遭破壞需要造林恢復的土地,將「種樹」視為重要社區大事,舉全村之力熱鬧舉辦,期許將舊時的斗門風景「種」回來!不僅呈現以「種樹」帶動的社區文化復興態勢,更體現了慈心基金會對於種樹所秉持的信念:「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帶動人們對他人、對於小生命及環境的關心,並真實努力;這股力量帶動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明海岸造林對於環境生態的可期效益。慈心基金會結合企業與政府及當地民眾之力海岸造林,體現種樹守護海岸、保護國土這件事就是你我的事!

 

海岸造林利器「水源寶育盆」(水寶盆)

俗稱「水寶盆」的「水源寶育盆」,由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仁舟社會企業共同研發。構造上以東方元寶形狀為靈感,盆上蓋能將雨水或人工補水收集到盆中貯存,再以導水繩運用毛細原理導水到土中;盆體則可避免陽光直射樹苗周邊土壤、防止儲水散失、減少強風直襲及堆沙,讓樹苗有穩定水源及適宜生存環境,有效提高樹苗存活率及成長速度,加快成林速度,還能省下大量後續人力維護成本。以環保紙漿製成的水寶盆,也可在一年內自然分解,在樹苗具有較強的獨立生長能力後功成身退。

●水寶盆使用教學  https://youtu.be/JQBh7OyUl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