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慈心基金會執行長 蘇慕容
你知道嗎?塑膠的起源竟然是擔心大象會從地球上消失。
以前撞球材料採用象牙製造,1869年有人懸賞1萬美元鼓勵找尋替代品,重賞帶動研發的起源,漸漸發展成目前各類塑膠製品。
時至今日,塑膠已經充斥在我們的身邊,幾乎食衣住行都少不了它,據統計,單單塑膠袋,台灣每年用掉180億個,平均每人每天使用2.7個塑膠袋,可怕的是多數只使用一次,高分子的塑膠不易分解,用後即丟不僅浪費資源,更造成陸地及海洋的浩劫,許多海洋生物被殘害時有見聞。
同樣的在農業上塑膠製品也多是一次性使用,例如俗稱塑膠布的農用地膜、穴盤、塑膠盆、套袋、整枝束帶、肥料袋、農藥罐、包菜袋等,其中又以塑膠布用量最多。這些塑膠品部分被回收,但也很多數被棄置在農地上,經過數百年甚至千年可能還存在,年復一年在土地上進行的農事生產,塑膠製品一再的丟棄,確實已造成各種汙染。
在還沒有塑膠的時代,農民採用稻草等天然材料覆蓋,肥料以散裝載送及使用,水稻秧苗直接在土裡培育,蔬菜以竹簍裝盛運輸,各種順應自然零廢棄的產銷模式直到塑膠出現,好用又廉價的特性漸漸取代傳統的天然材料,方便卻伴隨破壞環境。在現今農村勞力不足情形,很難做到不使用,兩害相權取其輕,至少應選用完全可生物分解材料,例如PLA(聚乳酸)等,可以避免不回收時對環境的傷害。
農業本身就是人類生產及消費的重要循環系統,當循環系統合理且正常運作時,廢棄物可以不產生的,關鍵在設計、生產及使用各種農用資材應落實「從搖籃到搖籃」(註)這個原則,而落實這個原則往往政策及法令是重要手段,畢竟相較於塑膠製品,可生物分解材料價格仍然偏貴,如何讓農民願意採用,必須有低價格的誘因,但宣導教育則始終是內在實踐的主要動力來源。
期盼有機農業在友善大地護健康的同時,我們也能積極推動減塑愛環境行動!
註:「從搖籃到搖籃」源自《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Cradle to Cradle:Remaking the Way We Making Things》一書的名稱,其觀點為產品的材質、設計乃至都市規劃,在設計之初,就先考慮如何像大自然一樣,沒有浪費這回事,不斷循環利用,依然不減其價值,甚至還能增值利用。而不是以往「從搖籃到墳墓」之路:加工、製造、使用、拋棄、污染。作者之一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當代「永續建築」旗手。作者之二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是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曾參加「綠色和平組織」,也是德國綠黨的創辦人之一。後來創立「鼓勵環境保護協會」(簡稱EPEA),開始和企業合作,研究兼顧經濟發展、商業利益和生態平衡的工商設計方案,並於世界各地積極講演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