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8期 2010 / 10 / 01 1656

幾個月前,數起農民抗爭運動,引發了社會大眾對農地保留與否,進行一連串的熱烈討論。這幾起事件,都是由於徵收農地來提供科學園區發展使用。我們到底該不該犧牲農地,來發展這些產業,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畢竟在地小人稠、資源有限的台灣,經濟結構是十分脆弱且敏感的,為政者擔憂失業率不斷上升、國民所得下降等,於是寄望這些高用水、高污染的科技產業來維持國家經濟發展,權衡之下,犧牲農地及農業,似乎成為不得不的作法!

過去以來,隨著土地開發與建設,各種污染加劇,造成了環境的破壞與物種的消失,是不爭的事實,於是經濟與保育,幾乎不可能並存。要發展經濟,就會破壞環境;要保育資源,就要犧牲經濟發展,所以經濟與保育,注定只能在蹺蹺板的兩端擺盪,總是難以取得兩全。

本基金會在八年前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輔導「阿石伯的蓮花田」,成功的保護了台北赤蛙,還兼顧了農民生計,而成為國際注目的重要保育案例,這件事展現一種新的合作模式,重要的是用心思考與行動,把好的理念不斷向生產者與大眾溝通、傳遞,就能獲得認同與支持,讓農民生計與赤蛙的保育雙贏,並且這個案例起了發酵作用,帶動許多人的效法。今年起,我們受林務局委託,輔導官田菱農減少使用農藥,以保護渡冬水雉的生存環境,如果順利,更期望可以邀約眾多農民轉作有機生產,但這是一件複雜且困難的計畫,因為牽涉農民人數多,農地範圍廣,過程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與耐心,其技術層面包括生產技術、經營管理與行銷等,心理層面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溝通、參訪等信心與理念的建立,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所幸在現在社會已經普遍認知「有機」觀念,當地也有數位有心的年輕人投入從事有機農業,相信他們也能發揮重要影響力量。在本期第二、三版會介紹他們的從業動機與理念。

基金會長期輔導與關心有機農業的發展,十幾年來台灣有機農業進展很快,有機農產品也普遍被大眾接受,這是許多有心人的努力成果,我們除了廣泛舉辦講座,現在甚至設計有機教材,並將之推廣到國小學童,期望可以為有機農業做長遠紮根的工作。

在有機生產技術面,政府每年投注大量經費在研發工作上,並舉辦農民教育訓練等,幫助農民學習有機種植技術,舉凡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等,無不全力服務農民。但實際有許多農民在走進有機農業領域時,面臨產量與品質下降,我們雖然欽佩農民的堅持,但他們既辛苦,還要忍受收入少的生活壓力,難道從事有機生產,不能擁有高品質與高產量的有機成果嗎?這個理想能否達成,相信是決定了台灣更多慣行農民轉作有機生產的關鍵。

日前本基金會派人參加由豐年社主辦的日本有機農業土壤管理技術研習,講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專家,課程由光合作用的原理,談到碳水化合物的累積或消耗,兩者與植物纖維形成的關係,在這過程中礦物質扮演的重要性,還對植物的氮素吸收型態,詮釋供給胺基酸養分的重要性,這些理論,合理地解釋了高品質高產量的生產技術,研習中還實際參觀有機農場的牛蒡、胡蘿蔔、水稻與茄子等作物生產及堆肥製作,印象深刻的是以科學的方法來從事有機農業,竟然可以達成滿意的成果,迅速且有效的建立健康、鬆軟的土壤,土壤健康了,養分充足了,作物病蟲害少,作物當然產量高、品質好。看了這個技術,期盼能趕快在台灣實現,基金會也將著手這個技術的移轉運用,讓有機農民不僅是勇氣的代表,也是成功的典範,可以吸引更多慣行農民願意轉作有機農業。

農業本質是以農業生產為目標的農民,努力種出又好又豐富的食物,帶給人們健康,同時不僅種植過程不使用會破壞環境的化學品,還節用水資源、石化能源等,保護了資源與物種,維繫產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因此衷心希望有機農業不僅直接展現生態效益,讓環境保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多樣物種,更需要不斷強化生產力及品質力,讓農民擁有理想的收入,在農村安居樂業,成為年輕人從業的極佳選項。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