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9期 2011 / 01 / 01 3361

北回歸線所經之處正是全世界沙漠最多的地方,而臺灣的嘉義、南投、花蓮、澎湖正位於北回歸線通過的地方,若今天沒有中央山脈,台灣將會是一個乾旱的島,難以生存。森林能有效減緩全球暖化速度、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提供人們與諸多生物生存所需,而且人類的文明皆是依賴著樹發展出來的。沒有樹,甚至整個人類、動物會滅絕,可是我們對於樹的理解卻非常有限。

許多人參與「種樹護地球」的活動,積極種樹之餘,若對樹有多一分的了解,就是對未來的養樹及照顧森林有多一分的成功機會。希望種下的小樹苗,在台灣生生不息,永遠生機旺盛。


樹教我種樹-劉東啟

中興大學劉東啟教授是國內少數持有日本頒發「樹木醫」執照的樹醫生。他說:「我們不只要為地球種一棵樹,還要養一棵樹。很多的樹種了以後沒有長成參天大樹,反而造成更多問題。」必須賦予樹木良好的土壤、水分及生長環境,才能讓大樹根好壯壯。樹木的栽種若在一開始就能先有完備的知識,並做好妥善的規劃,便得以提高綠化成果,讓樹木更健康的生長。

可知世上最長壽的生物是樹。有一棵老樹高齡9550歲,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什麼樣的能力,這棵樹可以活將近一萬年?人們是否能藉用樹的力量與智慧,讓人類可以有更多的長進。

前人種下珍貴的巨樹、老樹,可是我們卻因某種理由可以輕易地把它毀掉,劉東啟帶著大家思考:「現在種下去的小樹苗,未來要如何培養成大樹。」他舉出許多人們傷害樹的例子,例如,在中部有一棵鳳凰木,雖然中空腐朽非常嚴重,但是還活著,有人提議挖掉潰爛的地方幫它做外科手術,然後再填上一些發泡樹脂。「其實是不可以的,這對樹來說是非常巨大的傷害。」有些人將樹木修剪,想成是樹木的造型美容,任意地將樹修剪成動物造型。殊不知,樹葉是製造養分的器官,樹皮是輸送養分的動脈,修剪對樹而言就是外科手術。在颱風季節前,常常看到斷頭式修剪行道樹。當樹木的頂芽被除去後,若體內還有足夠養分,樹幹會長出沒有和樹幹足夠結構的不定枝,長出的枝條長得愈大愈危險。而修剪的主幹外表看似完好,其實裡面已經開始潰爛。有時樹不死亡,可是心材一旦腐朽潰爛,爛心在裡面,已經是命定的。再如,許多廟旁、人行道的樹做了花台覆土,這種樹不會立刻死亡,卻會先衰弱。因為樹根在土壤下30公分〜50公分還可呼吸,但覆土以後變成在80公分以下的話,就容易窒息死亡了。

有人問劉東啟:「樹生病後打點滴有沒有用?」他拿起一根長約90公分的「打氣孔」說明:「在樹下適當的位置用『打氣孔』打洞,其實是養樹的根。」這是醫樹的方法之一,最簡單效果也最好。把樹養好,因為樹有活一萬歲的能力,要幫它發揮出這能力。

樹對人們有多方功德,它是一個巨大的森林、巨大的生物,巨大的靈魂,期盼人們不要只當它是木頭,請用生命來對待它。劉東啟懇切地說: 「真的要愛地球,除了種樹也要養樹。」


濱海種樹知多少──蔡景株

濱海種樹「種得活」是先決條件,然後才是綠美化。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景株,為慈心義工解說時強調:「台灣每年新種的樹,幾乎跟死掉的樹差不多。包含每次因颱風災害而砍樹的樹木、因不當的栽植方式而死亡的樹木,這些數量都很可觀,這些大都是種錯地方或選錯樹種所致,因此濱海種樹更須先了解植物的特性,再適地適種,才有成功的機會。」

台灣四面臨海且各地海岸類型不同,而植物群落常受生長環境因素的影響,類型也不同。所以各濱海地區各自擁有不同的植群類型,從北部的淡水河口至屏東楓港的西部海岸,植群則較為多樣。

台灣平均降雨量約2500公釐,西部海岸才約1500~2000公釐,明顯偏低,又受颱風、季節風、鹽風的吹襲,加上土壤貧瘠、乾燥,因此種樹極為不易,如果選對樹種將是一片翠綠,若選錯樹種則易枯黃喪命或不長葉子。蔡景株說:「樹種的選擇影響以後的成功率,若從小苗種起,再配合適當的植栽方式及植栽季節,才能適應濱海地區惡劣的環境。」面對西部沿海土壤貧瘠、強風、鹽害,植栽前應先改良土壤,並依砂質土壤、鹹性土壤等差異,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建議:「若砂質土壤可添加黏土或有機堆肥,以促進土壤團粒,並經常補充水分;若鹹性土壤則加入酸性土壤,施以酸性肥料,使其酸鹹中和。」

怎樣的樹種才具備耐淹水、耐乾旱、耐烈日、耐寒、耐鹽及抗風等特性?舉例來說,細緻的蘭嶼羅漢松是很好的濱海植物,可當綠籬也可成為喬木;生長快速、外型漂亮的小葉南洋杉,擋風效果好,是海岸防風的第一線植栽;沿海到處可見的木麻黃,可稱是「無敵鐵金剛」,抗風力強是海岸防風的好植栽,缺點是不耐積水;水黃皮不耐強風,但耐水性佳,與福木可做為第二線的植栽。另如瓊崖海棠、枯里珍、大葉山欖、黃槿、海檬果、白水木、台灣海棗等皆是濱海植物的好選擇。

濱海地區環境惡劣,植物為適應氣候、土壤、海風等特殊條件,為保護大地展現堅強的求生本能,怎能不對它肅然起敬呢?


混農林業初探訪──羅紹麟

所有心思都投入在森林的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羅紹麟教授,除了在學界耕耘外,同時也是造林近30年的育林人。他隱世在谷關附近的這片森林中默默造林,他以樹會友,難得遇到知音更是侃侃而談。

初造林時,羅紹麟先將原先5.5公頃的果園慢慢改變為山林,陸續植了杉木、楓香和台灣原生樹種,且有感於多數人桃、李分不清,刻意留下0.3公頃,種植了20多種果樹,而每種水果僅種2、3棵為樣本,提供教學用途。

至於林地的選擇,羅紹麟自有一番見地。「當初選擇此地是因位處西北向,比較潮濕適合植物生長。」凡南向一定炎熱而乾燥。其次是水源無虞,尤其是造林後,森林涵養水分形成多處水源,「我提供七條水管,讓大家喝我的水。因為絕不使用農藥,每個人都喜歡跟我接水管。」再來是觀察土層,腐植質愈多土層愈多,且這兒平均坡度28度,植物容易栽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重視當地民風,參加社區活動互相幫忙,這是用錢買不到的。」生活在社區裡彼此和睦,社區才能融洽發展。

「這是從奧萬大拿過來的山肉桂,這是小葉南洋杉、藍花楹、桃花心木……」羅紹麟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寶貝,一邊說到這塊林地的特色:大約種植了55種樹木,多是原生樹種及少數的外來種,這是生物多樣性的表現;這兒樹種繁多,植物自然地在此生老病死就是一種生態系經營;森林需要混農林一定有它的道理,事實上,這些果樹是先民從森林裡取出後慢慢培養,因為人們需要它的果實,所以這裡是一個混農林的展現。

「這棵是將近50年的梅子樹,好像死掉了,我不立即砍除,反而要從這裡改變過來。」獨留梅樹向黃昏是因為它位於尚稱平坦的沖積扇上,一定要保留土壤的根系,否則將造成崩塌,所以他著手在這兒種植無患子,除了它是未來保土的大喬木,也將屹立在林間的最上層;梅子樹在冬季開花,讓繽紛的梅子花點綴在中間;底層是生長較慢的黑檀,如此一來,形成景觀豐富、錯落有致的三層林。

「這是台灣少見的白楊樹。」白楊樹是北溫帶最重要的闊葉樹。這是南京林業大學花了20年育種,將歐洲跟美洲的品種雜交,產生的新品種不會開花結果只會長高。「朋友拿了20棵給我試種。」未來需要培養很多苗木,現在羅紹麟先試種,這裡可說是實驗林的迷你版。

來到位處最高的台灣原生種森林,羅紹麟重視台灣原生樹種的栽培,例如:台灣櫸木、烏心石、楠木、杜英、木荷、大葉楠、肖楠、牛樟、台灣杉等樹種,這些林木不僅樹型優美、四季各有風情,且對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與價值。下坡路段望見眾多果樹穿插林間,除了教學用途還可恣意嘗鮮。他說:「今天在此談混農林業,不能把農業消除,農業有著非常大的貢獻。」這裡就是混農林業的具體林場,也是符合永續發展的生態目標。


植樹到天邊──賴倍元

賴倍元是中部大銘運輸企業的么子,國中畢業後便參與家裡的企業經營,整天在現代文明與物質科技中打轉。後來他體會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破壞大自然的污染行業,而決定積極種樹還給大自然。

雖然家人都不支持他的計畫,賴倍元還是在三十一歲那年開始了買山還林的行動。他首先拜訪長期接觸木材行的老闆,老闆告訴他:「要種適合台灣山地生長千年、百年的大喬木。」於是,他買了一座位於大雪山脈裡的山,準備開始他的千年種樹大業。當他懷著雄心壯志進到他的山裡,才發覺他買到的竟是一座垃圾山!因此,種樹第一步,不是墾地,不是植苗,而是用自家的卡車,清運一車又一車的垃圾。

每清出一塊地,賴倍元就開始種樹。小樹苗非常嬌弱,需要用心的澆水和除草。當時的山地因為果農長期施灑農藥、化肥以及除草劑,因而地力貧瘠且乾旱,他只好翻山越嶺,從大雪山區架設四十公里水管引水灌溉。而每回除草,他都只能埋頭苦幹,因為「如果抬起頭來,看到還有那麼一大片山的雜草要除,手腳都會發軟,灰心得做不下去。」

為了實現心願,賴倍元繼續買山,廢棄的果園、地力喪失的農地、超級陡坡都是他實現種樹還林的現場。二十五個年頭過去了,擁有十個山頭,種了二十六萬棵樹的賴倍元,眼見第一批種下的牛樟小樹苗,已經長成八公尺高的大喬木,這些喬木深密的根系,不但穩固了山坡地,而且在這片原本乾枯的山地,形成了一片水量豐富的瀑布。豐富的水量不但解決了新種苗的需求,也嘉惠了山下三十幾戶人家的用水。「森林是水的故鄉」在這兒不是口號,而是事實的展現,讓他對種樹生起了更大的信心。

樹林帶來了豐富的水量,也帶來了盎然的生態,讓他每天都滿心歡喜。如今,他不只自己獨享歡喜,也將歡喜傳遞給家人和企業界朋友,並得到他們的支持與認同。賴倍元很高興自己堅持:「做老天爺歡喜的工作。」他會持續種樹,但願有一天植樹到天邊!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