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活動課程集錦
慈心活動課程集錦 2023 / 08 / 24 1248

[前言]

今年6月世界有機運動聯盟亞洲分會(Ifoam Asia 在菲律賓Kauswagen市主辦第6屆亞洲有機大會與第9屆亞洲地方政府有機農業促進會高峰會(The Asian Local Governments for Organic Agriculture,簡稱ALGOA)。內容豐富多元,讓我們看看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世界各國做了哪些努力: 

 

氣候危機加劇,農業改革勢在必行

近年來,全球暖化所導致的氣候變遷越來越頻繁,從模糊的概念進展成為切身有感的災難新聞:高溫、乾旱、暴雨,看天吃飯的農民們首當其衝,生存與生計都受到極端氣候的威脅,消費者的飲食成本也節節升高。面對逐漸加劇的氣候危機,農業的改革勢在必行,今年的亞洲有機大會,就有一個場次特意著墨於此議題,探索讓有機農業,成為氣候變遷重要調適與解方的可能性。與會代表討論十分熱烈,顯見極端氣候已是不分國籍的共同挑戰。

與會者聚精會神聽著台上講者分享有機農業如何應對極端氣候

相較於傳統慣行農法,強調環境永續的有機農業,或許無法更省時省人力,但卻更穩定、永續,面對環境挑戰時,也有更多韌性足以因應。例如,循環農業和土壤養護的農法,讓有機農業能在土壤中固定更多溫室氣體,長遠來看是因應全球暖化重要的解方之一,在極端氣候逐漸成為常態的現在,有機農業的推展是重要的策略。

曾任IFOAM Asia副主席的Shaikh Tanveer Hossain說明,有機農業的創新可分為三個層級。最優先與重要的是「社會創新」,包含農業產銷整體的制度調整以及觀念的改革,接下來是「生態創新」,也包含傳統的土地利用智慧如何善用,最後才是「技術的創新」。而本次大會中,諸多國家也陸續分享了相關的改革經驗,摘錄如下:

 

【社會創新】耐鹽水稻品種,因應海平面上升與土壤鹽化困境

印尼的JAMTANI是個橫跨多個島嶼和村莊的農民聯盟。因為在地面臨越來越頻繁的強風、乾旱、海水倒灌、以及溫度上升而導致的作物減產,而政府和學界都缺乏第一線的農耕現場氣候資料與作物生長的觀察資料,因此由農民主動提出相關的研究主題,並請學術單位配合規劃實驗與協助研究。目前已成功找到五種耐鹽的水稻品種,以因應該國海平面上升與土壤鹽化的種植困境。 

印尼成功找到耐鹽水稻品種,因應海平面上升等種植困境。(示意圖來源:Unsplash)

 

【生態創新】完整林相,提供生態服務、調適氣候,整體環境更穩定

位於南亞的斯里蘭卡歷經長期內戰,一年僅有一次雨季得以耕作,產業發展本就受限。近年加上極端氣候導致的強降雨和土壤鹽鹼化,讓農民生計越發困難。在地的組織和農民為了因應,重新推展傳統的耕作模式。其傳統的耕作地景相當細緻複雜,包含了水稻田與森林家庭花園。用心維護的林地有著多層次的植被覆蓋,不僅可提供生活所需,副產品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完整的林相同時可提供生態服務,也能調適極端氣候所帶來的乾旱或強降水,讓整體環境更趨穩定。 

健康的林相,帶來豐富的生態與抗暖化等許多好處。(示意圖來源:Unsplash)

 

慈心基金會在土壤匯碳多方的努力

慈心基金會長年推行有機農業,近年的極端氣候讓農友們叫苦連天,也讓我們警覺到,努力的腳步刻不容緩。近年,土壤碳匯已成為國際上被認可為降低氣候變遷衝擊最有潛力的方式之一,因此除了常態型的輔導之外,基金會也自2022年開始推行綠色保育小農直送里仁的合作銷售模式,盼能透過產銷模式的變革,帶動更多消費者與農友,共同投入響應友善耕作,透過無農藥化肥、善用覆蓋物等增進土壤健康的耕作方式,讓有機農業成為碳匯夥伴;而遍布各地的綠色保育農田,除了肩負生產的功能,也同時成為野生動物重要的生態庇護所。除此之外,基金會也於2021年起,開始和研究單位合作,綠保田進行固碳農法的操作試驗與監測。希望能夠在農耕的同時盡可能養護土壤有機質,藉此固定更多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到土壤中,提升農田的碳匯功能。

慈心基金會致力於提升農田的碳匯功能 (示意圖來源:Unsplash)

 

基金會另外一個輔導案例—花東地區的南安部落歷經10年的陪伴也於近年開花結果,長年與布農朋友的合作,進行傳統農耕知識的紀錄、保存與傳承工作,同時針對傳統作物進行保種與家庭菜園的建置,我們發現,當地多層次、種源多樣性高的雜糧種植方式,相較於單一的機械農耕,顯現了高度的環境應變彈性與韌性。以及,積極培養年輕一輩的接班人,讓部落的農業更加強韌,更能應對氣候所帶來的風險。

家庭菜園具有高度的環境應變彈性與韌性

 

這次會議透過國際案例的分享,以及基金會實際經驗,理解到面對全球暖化的課題,考驗有機農業該如何調適,考驗農友的智慧與環境的韌性。而在各方合作的努力與創新之下,讓有機農業在面對氣候變遷難題的同時,與各方攜手,成為應對極端氣候與糧食危機的重要解方之一。

諾大的會場,匯集來自全球的有機推動者,共同關心有機農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