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未來20年使命
慈心未來20年使命 2024 / 01 / 02 5319

主講人 / 臺灣⼤學⽣物環境系統⼯程學系 童慶斌教授

前言】

慈心基金會至今(2023)已邁入第26個年頭,創辦以來,秉持創辦人 日常老和尚「光復大地、淨化人心」的精神,帶動臺灣有機、種樹、蔬食、淨塑的推廣與實踐,也逐步拓展到海外。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環境、科技、社會劇烈變動,永續成為顯學,ESG已是企業勢必要走的路,在此趨勢下,慈心未來二十年的使命是什麼?該如何迎上全球趨勢,持續淨化人心、守護環境與生命?為此,慈心基金會啟動了一系列演講,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觀察全球趨勢變化,共同思考我們與下一代的未來!

慈心未來二十年系列第四場,請到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先從企業關心的永續治理談到氣候變遷下水資源挑戰、實體風險界定及影響,到永續流域管理、再生有機農業與實際案例,讓我們嘗試找到韌性調適路徑,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

 

什麼是永續治理ESG

許多臺灣企業誤以為永續治理就是做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益。永續治理是2004年由聯合國所提出,因為很多公司在呈現經營績效時只有揭露獲利,很多隱含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沒有被揭露,如果投資人只根據財報投資就可能會失敗,因此聯合國要求要必須揭露非財報的資訊。例如某知名大廠環境汙染嚴重,並且員工照顧不當,員工群起抗議,最後只好撤廠,這就是缺乏揭露社會與環境風險。

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其中環境保護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水及污水管理、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污染防治與控制。ESG不是以賺錢為目標,但是這樣講會令人為之卻步,如果說做環境保護與社會照顧的同時是可以獲利的就會不一樣。認知改變才會有承諾目標與積極行動,若沒有真實改變認知,作假機率很高,因為這是人性。

 

自然氣候解方— 降低風險、創造機會

目前政府要求上市上櫃公司20億以上資本的公司每年要編永續報告書 (2025年後則涵蓋所有上市上櫃公司)接下來要界定、評估然後做管理,也就是要量化雖然要跟財務揭露結合,但如何轉換對社會正面影響力形成公司架構,是未來關注重點,而以前只需做一兩個,現在全部都要考慮。當公司被要求永續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要跟財報對齊,影響就非常大。

「自然氣候解方」是目前國際上很重要的解決方式,和慈心基金會推動方向一致,包含氣候變遷、災害、糧食、水、人類健康,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社會挑戰議題」,都以自然為本尋求解方。例如淹水問題,除了以往做蓄水池,排水溝的方式,開始思考用土地增加滲漏,屋頂植栽等自然的方法降低影響;或像是節能減碳措施,現在會用濕地、農業、森林來增加碳匯,減少碳排等自然方法調節,這些都有方法學,是未來重要的趨勢。

 

在談自然氣候解方之前,要認識「生態系統服務」的四大方向,包括有:

1.支持服務(supporting services):生態系統所提供的基礎生物物理環境和過程,包括土壤形成、水循環、氮循環等。

2.供給服務(provisioning services):生態系統直接為人類提供的物質和能源資源,如食物、水、木材、纖維、草藥、燃料等。

3.調節服務(regulating services):生態系統調節和控制自然系統中的環境條件,包括洪水調節、氣候調節、水質調節、土地防蝕等。

4.文化服務(cultural services):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包括娛樂、美學、精神享受、教育、科學等。

國際生態保育協會將其分成20個功能,需要界定這些功能的關係,進一步去量化,對外宣傳與合作可以更精準讓人了解。像慈心基金會推動的有機農業,就是在做「生態系統服務」的文化服務功能中的休閒旅遊教育,怎樣將所做的事情對準名稱,讓人很容易明白,這一點很重要。

 

未來是企業和慈善團體形成夥伴關係非常好的機會,若是企業需要自然相關財務揭露,事先準備好他可以寫入永續報告書裡的內容,會很願意和你合作。怎樣語言一致形成合作管道非常重要。生態系統服務檢核 (ESR),有標準方法告訴你,企業公司所有活動,含商業活動和生態系統服務的關係是什麼?就很容易清楚雙方的合作在生態服務系統的表現是什麼? 

 

一、氣候變遷下水資源挑戰

極端「氣候」?極端「天氣」?

當我們提到乾旱或是暴雨淹水,我們會說是極端氣候造成的,精準地說,應該叫「極端天氣」,或是「極端氣候事件」。「氣候」是指長期的特性,比如北極南極非常冷,才稱為極端氣候。而氣候變遷是統計氣候的改變,全球暖化趨勢越來越熱沒錯,但也可能會變很冷,像幾年前出現過霸王寒流,現在講氣候變遷是平均上升1.5度,上下都很多才平均得回來,這就是極端化的概念。

 

全球氣候急遽改變

我們常說升溫幾度都是用1880年工業革命為基準,目前大約上升1.1度左右,世紀末聯合國目標是勿上升超過1.5度,但是很難。例如,因為聖嬰現象,新疆的羅布泊已經快乾掉,河流也快沒有了,因為湖泊水源來自天山冰川溶化,冰河期的冰川原本是慢慢溶化,但這幾年溫度高溶化太快,已經快融完了。這些現象都是過去百年不曾發生,且頻率強度都在增加。

台北在2019年7月每小時下了136.5毫米,這數字代表什麼?每個城市都有排水工程設計標準,台北是每小時78.85毫米,雨會從下水道排走,如果超過就會開始累積,過多會導致淹水。超過設計標準50毫米,一定會積水,怎樣把多出的水疏散掉,一般會想到擴大下水道,但臺灣還曾下到181毫米,難道下水道要一直擴大嗎?不可能用此工程手段,這時自然氣候解方(NCS)就很重要了。

 

 

旱澇不調的全面衝擊

曾文水庫是南部很重要的水庫,2009年莫拉克颱風那一次就淤積了九千萬噸,加上南化水庫,共累積了一億,相當南化水庫2/3,等於蓄水量只剩1/3,影響非常大。水庫淤泥用3.5噸的大卡車不停地載需要六十年,所以不可能用挖掘的方式,需要用自然的力量,比如用水沖或是擾動抽走。2020年臺灣發生乾旱農田只好休耕,但是科學園區因此延遲出貨會拿不到訂單,生態更是影響重大,比如武陵農場的有勝溪是櫻花鉤吻鮭棲地,雪霸國家管理處發現這幾年棲地溪水完全不見了,魚怎麼辦?水到哪裡去了?

 

 

世界各城市因為強降雨造成都市與生命的衝擊,也是非常顯著,時有所聞。以印度來說,跟臺灣一樣有濕季,雨季一來乾旱就結束了,很少有跨年乾旱,在2016年發生嚴重乾旱後,農民拿房子土地做農業貸款,希望隔年收穫就能還貸款,沒想到2017年又嚴重乾旱,造成很多農民自殺,連續乾旱是未來值得注意的事情。

臺灣未來也要面對跨年乾旱。臺灣豐水期在五六月梅雨季,颱風也會帶來雨量,很少跨年乾旱,可是近年颱風很少,2020年不僅沒有颱風,梅雨很早結束,雨量不足,還好2021年開始雨量來了。臺灣現在乾旱還不算嚴重,但如果持續兩年三年臺灣是否承受得了。這不是我們過去的經驗才是最難的,所以這種極端的應對才是未來的關鍵。

拿槍上戰場? 其實是要捍衛水源,跟早期漳州泉州為搶水源打架是一樣的。

 

二、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極端氣候事件包含乾旱、淹水、海平面上升、熱浪等氣候造成的危害事件,若曝露在事件裡面,遭受到影響就是風險,風險就要做韌性調適。氣候變遷是溫室氣體增加造成全球暖化,減碳之餘,國際間積極推動淨零,希望排放和吸收達到平衡,因此開始有些措施,比如供應鏈的要求,或開始做碳盤查收碳費,貿易則有進口關稅,歐洲稱為邊境調整機制。未來如果出口到歐洲,有些類別就會受到影響,這稱為碳管理帶來的轉型風險,所以要做一些低碳轉型,需要內部外部降低碳排放,或是跟農業合作增加碳匯。

在供應鏈方面也非常嚴格,蘋果公司就要求所有供應商在2030年全部要碳中和,如果你沒有碳中和就會排除在供應鏈裡面。微軟公司也要求所有供應商在2030年二氧化碳當量排放要削減55%,不然不給訂單,不只是這兩家,臺灣很多中小企業是供應鏈的一環,影響非常大。

 

 

資訊透明化 調適比減緩還重要

去年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以 「共同實踐 」(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作為大會主軸,集合上百國領袖討論如何落實氣候協議,也以氣候行動資訊透明化(#Together4Transparency)為口號,就是要用數據看到,因此量化很重要,此外還有究責,你有沒有做好,量化數據要揭露,做得如何需要評估,怎樣揭露?你如果無法量測就無法管理,所以將來數據管理非常重要,包含生態系統的關係怎麼樣去量測,因此量測方法未來會越來越重要。

另外在 COP 27還提到Adaptation(調適),就是面對危害如何去應變,目前這部分無論是國際還是臺灣發展很有限。2021年臺灣政府宣示2050年淨零,所以各部會都在講淨零,調適這塊都沒有了,氣候變遷造成的淹水乾旱對所有民眾都有影響,調適比減緩還重要,但是調適往往被忽略。 

 氣候變遷影響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人類系統也會影響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則會支持人類社會發展,如何將氣候,人類系統、生態系統三者間互動關係系統性地描述很重要,有機農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有機農業之下怎樣討論氣候條件,農業會不會影響氣候,氣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還有生態如何影響,未來都需擴大影響面去談。

 

氣候風險管理步驟與實體風險界定

風險評估分為界定風險、評估風險 、管理風險三個階段,若無法評估、量測,要如何管理呢?過去浪漫式的管理是等結果出來再修正,現在氣候的影響真的很快,沒時間慢慢調整,必須藉由科學協助,結果不一定都對,但盡量避免犯錯。

 

不同領域談風險是不一樣的,氣候變遷風險是根據危害暴露脆弱度。危害一定有氣候風險?若沒有暴露在裡面就沒有風險。暴露就一定有風險嗎?比如淹水,會游泳的人風險相對低,或是暴露在低溫,老人家風險相對高,但若有保暖應變調適力強就還好,所以要看敏感度與應變能力

不管是ISO或AR6*都是用系統描述,將來降低氣候變遷風險的方向,是降低危害與減少暴露,另外是降低脆弱度,用系統化描述、解決才能做整合,事半功倍。(*ISO是指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所訂定的檢驗標準,它就像是一套準則,透過流程執行的規範,使企業或品牌的產品、服務可以擁有穩定的品質且符合標準。AR6是指聯合國最新氣候變遷報告《AR6綜合報告》)

 

三、水資源不均的影響

臺灣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訂水資源總量管制,上限是兩百億噸,我們從來沒有超過,各縣市要用多少也沒有分配,概念不對又沒有邏輯分配方法,就沒辦法執行。臺灣全年降雨有九百億噸,大部分到海裡,因為大部分是暴雨,暴雨來怕淹水,就急著排走,把它換成錢等於就是怕很多錢就趕快丟掉,等要用錢卻沒錢可用了。因此思維要改變,水就是錢,但留下來會淹水,所以要解決的是不淹水而不是盡量丟掉,或懲罰高用水戶,水電不夠誰要來臺灣投資,我認為永續發展是善用不是不用,所以要評估瞭解可以用多少,如何創造高品質是重點,環保不是做苦行僧,可以開心地做。

 

降雨極端化如何應變?

臺灣有分豐、枯水期,5~10月是豐水期,11~4月為枯水期,台北比較平均些,南部的雨則90%下在豐水期,若把雨比喻成錢,90%的錢都是六個月賺的,另六個月只有收入的10%怎麼辦?有錢先存在銀行等需要再領出來用,但水庫容量有限,用完後雨沒來就乾旱了,所以儲存很重要,但不能光靠水庫,如果跨年乾旱就面臨挑戰,所以要思考儲存方式,另一個是需求管理。

比如水稻田要用很多水,但水稻田在氣候變遷裡面是一個很大的溫室氣體來源—甲烷,尤其是在湛水時會產生厭氧環境,排放期是在分蘗期到開花期,所以有人說此時不要湛水一方面可省水,一方面減少甲烷的排放,但是否會造成其他影響?比如水稻田會將鹽分排走避免土壤鹽化,讓土壤維持很好的自給能力。

 

水一定要存在水庫嗎?

如何把雨水留下來用又不會淹水?雨到處都下,應該到處都有水資源可以用才對,儲存設備可以解決水資源不均的問題,但一定要存在水庫嗎?可以存在每個人家裡嗎?比如大樓水塔的設計是兩天不缺水,是否可以設計兩天以上?若能解決重量與放太久水質會變化的問題,就可以把水庫化整為零。也可以考慮屋頂農園,或操場作地下水筏基,打破過去集中式的思維,作分散性的考量。總之,我們要想的不是用傳統手段,而是怎樣用新思維解決老問題。

 

四、永續流域管理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兩全?

永續基本精神是評估環境承載力與發展帶來的負荷,管理負荷不能超過承載力,所以永續不是形容詞,是可以評估、量化的。譬如:如何持續利用教室的椅子?(持續一個世代,大約25~30年),若不要把椅子弄壞,是大家都不要坐?還是可以坐,但不要弄壞,且要發揮最大效益,這樣就要考慮椅子乘載力,不能超重。

 

我們會取用資源、排放汙染,環境可以承受我們取用資源,因為有自淨作用,可涵容汙染排放,但要如何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讓環境可以盡量恢復到接近自然,對此提出了循環再利用,不過度使用資源,維持生態環境不退化,可持續滿足經濟社會發展。

 

環保與永續精神大不同

永續發展定義是滿足現在的需求,不危害下一個世代滿足需求的能力,所以要避免環境退化,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要考慮跨世代的公平正義為原則,這才是永續基本精神。

但是氣候變遷會改變承載力與負荷,對永續影響很大,下圖顯示:好的環境管理,資源善用,如果承載力這麼高,一開始開發者少可盡量用,越後面越多人要用,每個人分到的越少,環境保護的基本精神是盡量不要影響環境,盡量少用,可是永續精神是:要評估環境承受能力在哪裡,然後我盡量用,兩個觀念不一樣,但是我怎麼知道環境承受能力在哪裡?

 

汙染排放同時也要評估水體涵容能力,雖然溶氧量降低,經過曝氣會有一段恢復期可訂出承載力,就汙染量做評估。比如台北每天可以供應水四百萬噸,民生等累積需求量不超過,就不須開發新水源與水庫影響環境。但也不是多少水就有多少承載力,比如:河川有八百萬噸的水,不是就有有八百萬噸的供給能力,還要看引水能力,以及水廠淨水處理能力。所以承載力和設施有關,不純粹看自然條件,但是可以強化增加承載力。

 

設定願景與標準 再評估與管理

承載力在用水品質來看,臺灣河川都有水質標準,目前臺灣的河川都超過水質標準,希望將汙染降下來。若有新開發者怎麼辦呢?過去新的環評要求要零污染排放,就是不能排放,因為會超過標準,但這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原則,為什麼前面的人可以排,後面的不行,怎樣兼顧現有與未來的需求很重要。後來的人需要多少?怎樣可以留給他們,我現在又能善用,就變成管理上很大的問題。

所以整個永續發展需要有個願景,訂定環境品質標準,再評估環境承載力,再做負荷管理。比如新竹的頭前溪願景設定為飲用水就好還是可以游泳,願景不同標準就不同,願景要找到最有關係的人來討論決定?之後訂標準來管理。

 

 

五、再生有機農業

很多人以為農業就有碳權,但其實農業生產也會有碳排放,包括甲烷排放,國際上目前在推的再生有機農業,跟有機非常接近,是一種農業實踐和原則體系,支持生物多樣性、肥沃土壤、改善流域、提高土壤捕獲碳的能力,從而有助於扭轉全球暖化。

再生農業主要原則有:1.減少干擾,減少翻土造成釋放二氧化碳。2.增加植物多樣性,不是單一作物,多樣作物。3.保持土壤覆蓋不能裸露 4.維持植物根的系統 5. 希望跟畜牧業混合。

以臺灣重要糧食作物稻米來說,怎樣建立一個稻米再生有機農業,訂出規範,目標是有碳匯,方法很重要。

 

國際上有做再生有機認證(Rogenic Organic Certification,ROC)目的在提供一個全面的、同類最佳的認證體系,它建立在美國農業部有機、公平貿易和其他認證所規定的原則之上,優先考慮⼟地健康與管理以增加⼟壤有機質,作為減緩氣候變遷的⼯具、動物福利和為農民、牧場主與⼯⼈穩定的經濟與公平。

 

六、案例:百事可樂 (PEPSICO)

知名的百事可樂公司在2015年聘了印度CEO將永續融入公司治理,整個成長沒有受外部影響,朝向多方面經營,對整個生態經濟環境都產生正面影響。簡述如下:

公司從提供工作機會、農業糧食永續供給、發展永續食物系統等方面,希望對服務者發揮正面影響力,並推動再生農業,也重視氣候變遷的問題,考慮對生產與環境有何影響,所以有做氣候變遷的實體評估,採取一連串做法,也提供調適措施來降低風險。另外,不只是公司內部,包括農家、供應商,全面性給系統性方法與工具,輔導他們跟著做,然後去擴展影響足跡,運用公司規模產生影響,包括觀念擴展到社會,很積極在做。並定出目標與方法學,希望達到100%的再生農業,也可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達到農業永續生產。用水部分提出淨零水,和碳的淨零概念一樣,用多少水,就協助保育農業減少損失多少來平衡掉。所以未來除了碳權,還有水權,還有永續發展影響力權

氣候行動 創造永續更好的未來

早期氣候變遷比較屬於科學的研究,現在已經到氣候行動。行動要有數據的衡量才有辦法管理,觀念正不正確,怎樣邏輯思考去採取行動,不只是知道,還要有解決問題的行動。

永續發展目標也很重要,指標不明確行動就無法對上,國際是17個,臺灣多了一個非核家園。未來很重要的是生態系統服務與氣候變遷,會不會依賴生態系統來影響到你,你受什麼影響,依賴它什麼,包含氣候生態系統,第二個是你影響什麼,會不會對生態系統或氣候產生影響,從這兩個角度思考,分析析風險,你會有什麼機會。

 

期許未來我們都能朝著「資訊正確透明、善用水資源、淨而零水、再生有機農業、永續供應鏈管理、永續發展目標影響力、生態系統檢核...等目標努力而未來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靠夥伴關係,產業願意提供資金給農業來推動友善保護環境與水資源,政府就不用花公共預算,企業也可以得到社會效益,對農民也有利,政府又減少投資,是三贏的措施,期待我們能共同創造更好的高品質的文明,與後代子孫共享幸福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