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印獎-生產操作組《特優》】
林爸優質農產 / 林勝瑋
農場位置:嘉義縣大林鎮
綠保作物:烏殼綠竹筍、甜龍筍
保育標的:保育類動物-諸羅樹蛙、鳶
擁有「有機臉」的夫妻檔,林勝瑋與最支持他的太太陳季楓。
炎炎夏日,一碗清甜的筍子湯最能解暑。說到竹筍,就會想到嘉義大林。這裡日照充足、日夜溫差大,加上土壤鬆軟、帶有砂質的特性,造就了全台重要的筍子產地。
「做有機友善的人,都會有有機臉」評審老師在見到農場主人林勝瑋時,脫口而出這句話。林勝瑋回想,當初轉作的契機,是想守護田區的「諸羅樹蛙」,他相信農業若能友善耕種,才有機會為農產品創造更多的價值。林勝瑋定期採樣土壤送農改場檢驗,了解土壤健康狀況,因此發現長期使用化學資材會使土壤酸化,且產量也未見提升,於是毅然決定轉作。身為四個孩子的父親,起初與太太難免擔心,但一路上有貴人相伴,朋友無私傳授如何分株以及留下筍母的小撇步,農改場的老師協助土壤健康的改善。隨著筍園產量逐漸提升,林大哥的信心也越來越堅定,更加篤定要持續走在友善農業的道路上。
林勝瑋感激朋友無私傳授分株與留下筍母的小撇步。
一家同心,齊力護蛙,以行動傳遞綠保理念
提到筍園,總讓人聯想到蚊子,也正因為這些蚊子大軍,筍園成為青蛙們最喜愛的棲息地。為了讓青蛙們更安心棲息,農友會在田區挖出小坑,覆上黑色帆布,成為簡單的小池子,而林大哥田區的池子,正是由爸爸親手打造的,除此之外,父子倆時常一起討論如何讓筍園變得更好,週末時四個孩子也跟著爸爸媽媽前往田區,搖身一變成為小小觀察家,認真記錄田間出現的小動物。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成為林大哥持續走在綠保路上的重要力量。
林勝瑋的爸爸,親手為田區中的蛙孫們,打造舒適的家。
田區可愛的諸羅樹蛙。
導入害物整合管理,實踐生態與生產平衡
在病蟲害管理上,林大哥秉持「預防勝於治療」,採用害物整合管理(IPM)。定期巡視筍田,記錄田區狀況,了解害物種類與數量的分布情形。環境管理上,植株之間會保留一定的空間,增加通風以降低病蟲害與蚊蟲的滋生,同時,注意農具的區分與清潔,避免病害隨工具傳播。
植株之間會保留一定的空間,增加通風以降低病蟲害與蚊蟲的滋生。
土壤健康是竹筍能否茁壯的重要關鍵之一,林大哥依據土壤檢驗的數據與建議,調整資材與用量。並針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短暫豪雨,改良施肥方式:將肥料包橫放於田中,剪開一個小口,讓養分慢慢釋放。這樣不僅避免肥料被雨水沖刷流失,也讓植株能循序吸收所需養分。
肥料包橫放於田中,剪開一個小口,讓養分慢慢釋放的方式,可避免肥料被雨水沖刷流失,也讓植株能循序吸收所需養分。
從產地到餐桌,讓友善信念被看見
「不是林大哥田裡出的筍子,我可是不吃的喔!」林太太笑著分享消費者的回饋。有位長輩因牙口不好,過去少吃竹筍,沒想到嚐過林大哥家的筍子後驚艷不已,直說鮮甜又嫩口,從此成為忠實顧客。林大哥說:「轉作有機友善,不只是農法的改變,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他由衷認同綠色保育的護生理念,讓這片土地在友善中延續生機,也讓人們在筍園中感受到溫柔的力量。或許,這正是老師口中所說「有機臉」的樣貌。
筍子的鮮甜可口,用看的就可以感受得到 。
【評審老師講評】
善用IPM策略栽培管理,增加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