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7期 2010 / 07 / 01 1193

 一般來說,充份利用農地種植,面積愈多收穫愈多,但是為了擁有健康的環境,農友除了辛勤地耕耘,還用心地營造自然環境──種樹造林。《新世紀農耕》一書提到:「你跟大自然分享得愈多,你將會得到更多。」並非得到更多的產量,而是從大自然的生息中,學習內心的成長。

綠草茵茵樹含笑-蔡年學農友

蔡年學農友

「你看到樹在微笑嗎?」靜靜望著二十多年刻意不修剪的茶樹,排排疊翠,細細體會茶樹的健康與快樂,生命展露的喜悅讓「天雲有機茶園」主人蔡年學,與大自然的奇妙正交換著會心的微笑。

佇立在南投仁愛鄉的有機茶園,是個天光樹影共徘徊的地方。蔡年學說:「茶園的草種很多,那是土質平衡的表徵,土壤中含有什麼元素,就自然產生和它相容的草種。」草可以淨化土壤的有毒物質,還有保溫、保濕的作用,當草相平衡時,生態更豐富了。

茶園的另一端,樹林濃蔭的山坡上,一棵挺拔的金剛樹,高高地矗立在坡頂上,百年來屹立不搖,守護著茶園、保護著家園。蔡年學善於觀察地形,就在山坡地隔著一大片草叢林的安全距離,他安心地擇地造屋。樹,交錯的盤根緊緊抓住土壤,保土護地,盡心地貢獻生命的光輝。

蔡年學在茶園復育原生種的櫻花多時,他說:「現在環境愈來愈惡劣,適合人類或植物最舒適的季節愈來愈短,酷暑、寒冬愈來愈長。原生種的植物,才經得起環境的考驗。」櫻花樹下來杯岩茶,夫妻倆靜享落櫻繽紛。


山林呼喚 茶園築夢-葉峻呈農友

葉峻呈農友

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美景,做為茶園天然的屏障,這是位在南投鹿谷鄉的「歡喜圓茶園」,主人葉峻呈不僅對茶葉有著濃厚的興趣,還在茶園種樹,並為實現「林間茶園」的夢想而努力。

熱愛大自然的葉峻呈,在茶園大量植樹,刻意營造茶園的微氣候。櫻花、樟樹、扁柏、羅漢松、桂花、台灣土肉桂、台灣黑松等穿插茶園,而且每一區的樹齡都不一樣。「種樹,可以當綠籬保護茶園,若有機茶種得成功,也可以開發桂花烏龍茶。」當桂花飄香滿園時,也為開發茶葉新品而嶄露生機。

自從種樹後,氣溫開始微幅降低,濕度比較平衡,種樹不僅好處多,浸浴在樹林中的茶園,白鷺鷥、青蛙成了葉峻呈的好夥伴。樹,調節溫度,也串連起自然棲地,提供生物遷徙的廊道。

山林的呼喚,常在葉峻呈的耳畔響起,「我有個夢想,要把樹種得很漂亮。」樹,讓他回到大自然的懷抱,種植在天地與山林之間,成為茶園的血脈。他期待未來的茶園,穿插在蓊鬱的林間與山林共榮。


坐擁山林的茶園-陳光博農友

 「一排不刻意修剪的樹,像不像一條見首不見尾的巨龍?」位於南投仁愛鄉的「福得茶園」主人陳光博問著訪客,並滿意地望著自己在茶園間種樹的傑作。

2008年初,陳光博將坡度超過45度的地方,大約有3、4分地,進行「退耕還林」的工作,他種植松樹、銀杏、楓樹、櫸木等喬木做為水土保持,也種植觀櫻花、杜鵑等觀賞木,盡量公園化,坡度大的地方就還給森林,希望土地可以永久生存下去。當樹木成林時,就可發揮鞏固山林、水土保持的重責大任。

2010年仲夏時節,再度造訪福得茶園,當年刻意栽種的小樹已經長大許多。午後的茶園,微風吹拂帶來陣陣涼意,「三顆淺藍色帶著斑點的台灣藍鵲的蛋,安然地在鳥巢中等待孵化。」樹,不是茶園的配角,它記錄著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

陳光博懇切地說:「你怎麼對待土地,它就怎麼對待你。」土地本身就有充沛的能量,善待大地就會給予最好的回饋。「退耕還林」的理想,對大地的關愛,已融入陳光博的生活,這是一種心靈上的知足。


隔離帶的珍寶樹-沈福智農友

沈福智農友

宜蘭縣三星鄉有機米產銷班班長沈福智,憑著自身對米知識的熟稔以及對宣揚有機理念的熱誠,栽種出取名「原鴨米」的有機米。胸懷大願的他,原先藉由白蒜種苗的研發、推廣跑遍全省農場,因而體會「有機」背後的意義。

沈福智觀察到,唯有機耕作才能讓土壤恢復健康,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除了實作,他開始把有機的觀念,推動到與他有互動的農場。「給予他人健康、保護環境,成為我最優先的目標。」過程中他看到最根本的核心,就是人類心靈的提升!如此,原先追求的東西,全部都能得到。

有了高遠的目標,他擘畫出三星鄉行健村成為有機村的願景,在他的號召下,已有十八甲地加入這個計畫。聽到有機村成立籌備會,宜蘭縣社區大學邱錦和老師,大方地將原生種水社柳、楓箱等照顧已久的寶貝,全都捐給沈福智做為有機田的隔離帶。

眾人熱心地打造農村生態,深深地打動沈福智的心。他從天、地、人三者中,領悟萬物共存共榮,距離實踐有機村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