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未來20年使命
慈心未來20年使命 2023 / 11 / 02 701

【前言】

慈心基金會至今(2023)已邁入第26個年頭,創辦以來,秉持創辦人 日常老和尚「光復大地、淨化人心」的精神,帶動台灣有機、種樹、蔬食、淨塑的推廣與實踐,也逐步拓展到海外。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環境、科技、社會劇烈變動,永續成為顯學,ESG已是企業勢必要走的路,在此趨勢下,慈心未來二十年的使命是什麼?該如何迎上全球趨勢,持續淨化人心、守護環境與生命?為此,慈心基金會啟動了一系列演講,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觀察全球趨勢變化,共同思考我們與下一代的未來!

 首先,請到資源循環經濟台灣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來談談面對地球「三高」,要如何治標又治本。

 

 

我希望大家能以想像20年後會如何來做事情,就是「以終為始」的概念。20年正好是一個世代,我們現在做的事,應本著會對下一代造成什麼影響來做,並且要從根本解決,不是都在解決當代的問題,因為這已經很多人在做了。 

推動經濟變革,多數人會說很困難,但是其實不難。我們看看天空、大海裡成千上萬的鳥與魚,他們一整群在轉彎的時候不是靠每一隻鳥或魚決定,而是靠百分之15的個體,各位就是要扮演這百分之15。有人會說,百分之15還是滿高的,那麼,由百分之15的百分之15,就是百分之2.25,就不是那麼困難了。

最重要的是,改變是一個必然,因為我們都知道問題存在,但往往都是用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來想像未來,談到「循環經濟」,需重新思考怎樣開始去面對下一個世代,時間要拉長到20年或更久,因為需要治標也要治本。

 

兩個世紀的線性經濟造成地球三高

為何會產生?有那些症狀?如何面對?

一個國家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是「農業」與「經濟」,今天會面對許多問題,其實都是「農業」與「經濟」出了問題。 現在地球面臨了高消耗、高汙染、高排放這三高,是現代的經濟模式帶來的。

我們無止境的開採原物料、製造產品、無止境的消費與拋棄。這個線性模式裡不斷的浪費資源、產生汙染帶來了六個症狀: 1氣候災難、2環境汙染、3生態失衡、4健康危害、5城鄉差距、6,貧富差距。以第四-健康危害來說,假設沒有這三高,勞保裡醫療的支出會減少,有人說大概少30-40%,以上六個症狀都算是外部成本,跟現有的經濟與農業模式都有關,而我們現在只是為解決其中一個「氣候災難」問題而談減碳,只是治標沒治本。

 

線性經濟最大的問題或迷思在哪裡?200年來從工業革命到現在把利益利潤私有化、成本與風險公有化視為理所當然,是一個剝削型概念,這些是從財務報表絕對看不出的外部成本。 有份報告說如果把要解決氣候變遷議題用金額換算出來,這些外部成本攤在這200年來賺錢的公司,會發現沒有一家公司是賺錢的,所以現實是--我們今天好好地生活的背後,其實是別人在承擔問題。

 

推動循環經濟很難的地方是,從源頭就要解決。

比方你有三高,醫生給藥後再回診還是三高,再給藥再回診,最後醫生會說,你要少吃肉、多運動,因為三高不是藥可以解決,一定是要改變生活方式與飲食。

地球的三高造成六個症狀,但只想用減碳解決,就像人得到三高只是吃藥一樣,地球的問題只是一直談碳排、碳中和…這些很重要,但是,企業與組織應該要聚焦在循環經濟與新農業才是治本的概念

 

建立願景:「韌性與循環台灣」-四大「價值倡議」

農業、經濟要轉型,怎麼做?鍵關是什麼?

要落實循環經濟或新農業、淨零治理的領導力則要提到五個E。1.建立願景(envision)開始。曾經請某部門員工寫下願景,結果都不一樣,因為不清楚或是沒有溝通共同的願景是什麼。2.激發熱誠(excited),當願景很清楚,也需要讓人感覺興奮值得期待。3.領導者需要透過培訓或資源,給予能力(enable)4.當能力培養起來後要充分授權(empower),5.當有能力被授權之後,領導者要強化他的活力(energize)

 

五個E的領導力最關鍵的是從建立願景出發,但願景是什麼?怎樣建立?

資源循環經濟台灣基金會提出:「韌性與循環台灣」的願景,並推出四大價值倡議(1.提倡治本的「加二」、2. 期待「兩個NO」的包容價值、3. 貫徹「市場需求端」的源頭減排策略、4. 推動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 ),策畫「線性退、循環進」的政策藍圖,以下是四大價值的倡議:

 

願景:「韌性與循環台灣」-四大「價值倡議」

一、提倡治本的「加二」

2017年政府推出5+2 政策。為什麼是5+2 不直接講7,因為+2是影響百行百業的東西,5是具體產業(國防、綠能科技、生醫、亞洲矽谷、智能機械) 是兼顧短期的產業,+2是從線型經濟走向循環經濟,傳統農業找到新的農業定位,是個結構性的改變,影響層面很大但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說:「我們正踩著油門,行駛在通往氣候災難地獄的道路。」油門指經濟模式沒有改變 ,其他做的事情沒辦法改變,所以30年來我們沒有進步。

全世界對淨零有認知與投資,但過去30年氣體排放還是逐年在成長,2008年金融海嘯與新冠疫情期間短暫降下,每年討論減碳,回去卻努力增碳,因為我們在線性模式已經是個舒適圈,是一個不舒適的舒適圈,就是利益私有化、成本公有化。

 

只有建構在「加二」的基礎上的減碳才能永續

淨零減碳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直接反映在經濟與農業模式的改變,否則現在談的碳交易、碳關稅,只是把東西丟給其他人負責。

台灣淨零目標是2050,印度是2070,丹麥是2035年達成,是很大的矛盾,全世界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但是在當今經濟模式是國際性的經濟,相互有關聯,沒有單一國家可以達到淨零,一定要坐下來談,但現在沒有對話,這些碳關稅等是方法論,應該先有大的共識再談方法。

「加二」政策推得慢,是因為被線性短期慣性經濟政策綁架,很難看到長遠議題,全台灣1500家上市上櫃公司派人去上碳中和碳盤查的課,農科院成立減碳部門,其實經濟跟農業才是真正根本問題,現在沒有系統性討論這兩議題,卻一頭栽入2050淨零。

 

願景:「韌性與循環台灣」-四大「價值倡議」

二、期待「兩個NO」的包容價值

第一個NO是指沒人可以單獨做所有的事,一定要靠合作。第二個是不要遺漏任何一人,但是現在的經濟模式是不斷遺漏掉很多人,讓那些未開發國家只會越開發越無法開發。

 

進步背後是破壞與退化  低價的背後是榨取 

以生產導向來看2020年平均一個人的碳排全世界一年4.8噸,高收入國家10.8噸、中高收入6.3。

以消費導向來看,高收入國家增加到12噸,中高收入5.6(減少12%),中低收入與低收入國家都有減少,聯合國要求每個國家要有NDC*,國家要貢獻多少減碳,南島國家覺得莫名其妙,是你們國家在碳排,我什麼事都沒做你叫我減碳,這是沒有想周到的議題。

我們現在經濟模式是一種剝削型的經濟模式,沒有ESG*沒有訂單,最後還是以低價競爭,我們還是用線性思維去想這事,其實低價的背後是榨取。

 

農產品原物料只會越來越貴,自然通膨一定產生,物價會越來越高,因為原物料一定越來越少,人口持續成長,需求高過供給一定會漲,今年初蛋十顆100元,但是咖啡一杯100元沒人吭聲,我們不知道農民的辛苦,覺得便宜是理所當然,提升農民收入不是靠補貼,消費者要被教育。

*NDC:2015年《巴黎協定》讓各締約方依狀況及能力,提出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及計畫,以控制全球升溫在1.5℃到2℃內。NDC共包含六大元素,「減緩」、「調適」、「資金」、「科技」、「能力建構」及「透明度」。

*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ESG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許多企業或投資人會將ESG評分,視為評估一間企業是否永續經營重要的指標及投資決策。

 

願景:「韌性與循環台灣」-四大「價值倡議」

三、貫徹「市場需求端」的源頭減排策略

 總碳排基準與核算:以「消費量取代生產量」!

業者要碳稅,使用者要不要付?碳排會來自於製造也會來自於進口,這也是碳關稅的迷思。

現在是生產導向,碳排是農民廠商所製造,他們需負責任,總碳排的基準與核算,應該用消費量取代生產量。 消費碳排=製造+進口-出口,以農產品為例,碳排應該是農民與農產品業者加上市場端的消費者要負責任。我們糧食自給率低,需進口糧食,吃的人要負責任,碳關稅不能是單向,一定要有循環的概念,應該用消費的角度來談碳排。

 

※點我看更多面對地球「三高」 治標更要治本~循環經濟與新農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