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未來20年使命
慈心未來20年使命 2023 / 12 / 22 958

 【前言】

慈心基金會至今(2023)已邁入第26個年頭,創辦以來,秉持創辦人 日常老和尚「光復大地、淨化人心」的精神,帶動臺灣有機、種樹、蔬食、淨塑的推廣與實踐,也逐步拓展到海外。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環境、科技、社會劇烈變動,永續成為顯學,ESG已是企業勢必要走的路,在此趨勢下,慈心未來二十年的使命是什麼?該如何迎上全球趨勢,持續淨化人心、守護環境與生命?為此,慈心基金會啟動了一系列演講,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觀察全球趨勢變化,共同思考我們與下一代的未來!

慈心未來二十年系列請到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博士,帶著我們一起來了解如何化解氣候危機成為臺灣轉型的契機。

  

 

 

我們常在媒體看到全球各地旱災、洪災、溫度飆高是氣候變遷所導致的訊息,這裡想從全球、臺灣的角度來談未來三十年,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我們?我們要共同面對哪些劇變的挑戰?哪些國際局勢會逼著臺灣做改變?臺灣要掌握哪些特性,試著在氣候風險下找到轉型契機?

在臉書與耶魯大學合作,涵蓋120個國家氣候變遷意識的調查中顯示,臺灣有超過六成人民認為氣候變遷應列入政府施政優先項目,因為媒體沒在談,以為大家忽視此議題,其實我們低估了人們對氣候變遷的重視。然而,氣候變遷這麼大的議題,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可以影響政府政策做出具體改變的。在今年(2023)2月份通過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成「氣候變遷因應法」,就是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臺灣環境規劃協會五個團體聯合成立的「臺灣氣候行動網絡」所積極推動的。

 

以下將從1.所有天災有七成是人禍、2.氣候變遷前,人人並不平等、3.唯有基進才能避免極端三個重點來談「如何化氣候危機為臺灣轉型契機」,並了解未來我們的生活將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一、所有天災有七成是人禍

1、從氣候變遷到氣候緊急
根據NASA*去年(2022)調查,全球增溫幅度已達1.2℃,且增幅越來越快,若以世紀末控制在1.5℃為目標,溫室氣體排放必須有上限(碳預算)。但目前碳預算已經用掉很多,如果不減量,不到8年就會把碳預算用完,就幾乎沒有機會可以守住1.5℃。不要以為增溫1.5℃是世紀末的事情,目前不採取行動控制是不可能達到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2、我們正在面臨史無前例的狀況
目前二氧化碳濃度與海水升溫速度是史無前例!冰河面積縮小、珊瑚白化,都已是冰河時期以來最嚴重的
,但這都還是升溫1.1-1.2度的狀態。如果政策不改變,推測會讓全球增溫2.6-3.0度,這代表幾乎整個夏天都會處在35度以上高溫。若增溫到3度,則會有13億人口因極端乾旱,面臨糧食短缺。若增溫2℃,全球會有99%的珊瑚礁消失,代表海洋生態系統崩潰,但若能控制在1.5度,就有機會留下30%的珊瑚。

科學家分析,頻繁的天災中,近500件的極端氣候事件,有七成是因為增溫達1.1度產生的,以往會區分為天災與人禍,現在已經幾乎全部是在重複過往的人禍。

 

3、日常生活的氣候危機  

不要以為這些還離我很遠,其實已影響最大宗的兩種飲料-咖啡、啤酒。依據研究:咖啡產地可能減少一半;啤酒、巧克力也會因為原料短缺價格激增。IPCC* 在2022年報告:世紀末,稻米及麥的不適宜耕種區增加三成、地中海地區紅酒會因乾旱影響品質、家禽將發生熱衰竭暴斃…等。

 

4、氣候危機就是經濟危機   

瑞士再保*估計: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疫情的兩倍。IPCC表示:氣候變遷受到的經濟衝擊大於2008年金融危機及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全球要面對的嚴峻危機。

〔註〕:

(1).IPCC「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簡稱,成立於1988,是聯合國組織之一,負責研究與評估氣候變遷。

(2).瑞士再保:位於瑞士蘇黎世再保險公司,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再保險公司。

 

5、臺灣的氣候風險
本土氣候研究評估:到世紀末,颱風來臺機率減半,高溫36℃以上會增加48天;水稻產量可能會有 15%的損失;夏天登革熱分布範圍北移,將造成公衛議題上的衝擊。調查分析顯示臺灣面對氣候風險有充分準備,但依據國際研究,臺灣處於氣候變遷高風險區!

以1951-1980間為基準,2020全球增溫為0.94℃,臺灣則達到1.5℃,長期氣候風險指數排名全球36名,高於中國、日本、韓國,被Moody’s*子公司評為高氣候風險國,颱風與海平面上升風險名列全球前五大。瑞士再保的研究針對48個經濟體做評估,臺灣的氣候風險排名前1/4高,因此,臺灣的氣候風險不可輕忽

以上氣候變遷帶來的現象提醒我們,天災不在是天災而是人禍,七成以上是人為的。

〔註〕:Moody's為Moody's Corporation(穆迪公司)簡稱,是美國三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

 

二、氣候變遷前,人人並不平等 

(一) 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問題?從全球排放結構與排放源來看:

1、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結構

電廠約排放35%,畜牧業砍伐森林之土地利用變化約占20%,運輸約14%。但是若把電廠的35%依照每個部門的用電量分配,就會發現工業排放比例從25%升高至35%成為最高,故全球工業部門需負很重要的責任

 

2、哪些企業是主要排放源

全球排放大戶監督分析,有20家石油公司及煤炭公司,排放量占全球35%左右。這20家公司是否有考慮要改變經營型態來面對氣候變遷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投資人會逼著這些公司作改變,會是很積極的因應策略。

 

(二) 因貧富差距,所享受的服務資源有很大差距

   全球著名的分析經濟不平等學者湯瑪斯·皮凱提發現不能只談經濟不平等,也要談氣候不平等,在今年提出「氣候不平等報告」中提出:

1 氣候不平等由何而來?

所得前10%族群產生的排放量約占 48%,40%中產階級產生的排放量約占41%,大約等於人口比例。比較貧窮的50%產生的排放量只佔12%。
氣候變遷潛在所產生的衝擊,3/4會由低所得的群體承受,高所得群體只有3%左右。這10%族群擁有75%的財富,可是他們受到的衝擊最少,這就是氣候變遷不平等的來源。

2氣候變遷也有 1% VS 99%的責任差別

10%高所得族群為何排放量高於疫情之前,因為光是搭私人飛機就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所以開始有限制私人飛機的政策出現。

 

(三) 從臺灣排放量結構來看 

1、1990-2020各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

每年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2.8億噸(其中二氧化碳占95%),森林每年碳匯能力約2100萬噸,代表每年有2.6億噸排放量(空運、海運不包含在內,為公共領域的海、排放量不列任何一個國家)。目前很重要的目標是--要如何下降得夠快。

2 排放量最主要的來源

火力發電廠等的排放量約占56%,如果把這些排放量分配到各個使用部門,則工業部門的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的一半,住、商各約占10%。

 

3、哪些行業排放量較高?
「很難減的部門」-工業,占比很高:
石化、鋼鐵、水泥、貨運、航空與海運為全球六大很難減部門,占全球排碳量30%,臺灣很難減部門占總排放量達39%(若加上空運、海運各5%,則達約50%)。2050淨零已經法治化,想要達到目標,政策的強度必須夠高,對這些很難減部門的碳稅必須提高,才能讓這些行業願意減少碳排,於2050年達標。

4、承諾淨零10間企業佔臺灣排放量1/3以上
大排碳源企業雖然在2030年之前要如何做還提不出具體方案,但是企業同時也會受到國際投資人關注督促減少碳排。不過,仍須有法規規範及科研配套政策,才能有效促使企業減碳。這10家碳排放量佔全台四成,接下來不只是CSR要寫的數字,而是他們要額外繳的錢,因為最慢2025年開始要繳碳費,如果他們無法減碳,要付更多的稅,經營毛利會因減碳作為而影響。

5、各所得階層的人均碳足跡
世界氣候不平等報告顯示:1%最有錢階層人均排放量達100噸以上(將其投資對象的排放量列入計算),約是總平均的10倍左右。對這些排放大戶,需特別的政策去要求,才能讓大家願意配合減碳。

 

(四) 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農業部門總排放量約600噸,占臺灣總排放量2%出頭,相對低。但是,歐盟官方聯合研究中心建構一個「排放資料庫」,針對食物部門做估算,若將食物生產體系排放量列入,則排放量占比就不是土地利用影響的20%,而是高達1/3(將食物生產、保存、運輸等等算進去)。其報告指出:臺灣的食物系統排放量有三千萬噸以上,有超過10%的排放量,2%和10%政策強度就不一樣農業部日後須從整個食物體系去思考排碳量,不再只是去談鼓勵新的農法或小農盤查等,而是要看整個食物體系,例如減少剩食有何結構性變化,要做怎樣調整才能夠邁向淨零。

 

三、唯有基進才能避免極端  

到底做什麼才能達到減碳呢?為何唯有基進(基本又進步)才能避免極端?這是一位美國知名氣候記者David Roberts提出,我們面對的都是極端的改變,要嘛就是極端的政策讓我們邁向淨零,例如:禁用燃油車、淘汰對於漁業用油的補貼,甚至是減少75%以上的肉食量,這看起來都是極端政策,但是如果你沒有做這些極端政策,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就是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

除此之外,聯合國秘書長也說,有人說氣候團體上街抗議是極端分子,但他認為真正的極端分子是排碳量佔全球35%的化學燃料業者,如果他們認為在氣候緊急的狀況下還可以維持原有的商業型態的話。

 

1、什麼叫做淨零?要做哪些事才能達到淨零?

淨零不等於零排放,而是排放量不能超出我們能吸收的能力,如果碳排已高過吸收量,就要再強化吸收能力(例如:森林具吸碳能力),加一些負排碳技術。

2、講淨零排放有兩個時間點

2050是針對二氧化碳淨零排放,二氧化碳只佔溫室氣體的3/4,另外1/4(甲烷等)到2075年平衡掉,才能將地球增溫控制在1.5℃以內。但歐盟一些國家訂2050淨零是涵蓋所有的溫室氣體,他們認為越早達成淨零,其他國家可以晚幾年完成,這樣全球還是有機會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3、臺灣要做什麼事情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國發會於2022年03月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與「2050淨零轉型」,是臺灣環境策略的里程碑,「2050淨零轉型」包含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四大轉型策略,與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其中,社會轉型中的公正轉型是指什麼?—比如在化石燃料轉型過程中煉油廠工人會遇到什麼衝擊要提前規劃因應、又如:再生能源產生的利潤如何公平地分享。

 

4、接下來30年,我們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

每個部門都設定了應達到的目標。如下圖,以電動車為例:
2025年-市區電動公車普及率35%;2030年-電動車的市售比30%、電動機車市售比35%;2035年-電動車提高至60%、電動機車則提高至70%;2040年-電動車與電動機車市售比皆達100%。
而到了2050年,電力結構希望達到目標是六成到七成來自再生能源,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60%、智慧變電所佈建率達100%  …等。

 

 

5、十二項關鍵戰略  

十二項關鍵戰略是臺灣第一次規畫一個八年期,完整性的氣候環境大規模的政策,牽涉到超過九個部會,這是過往沒做過的事情為此也提出了平均一年一千億的預算,不只是規劃一個目標,而是把很多重要的里程碑都納入規劃。在十二項關鍵戰略中節能的部分-目標是能源效率極大化,有工業、商業、住宅、運具、科技節能五個面向,分階段推動。

 

6、生活有何改變?你願意改變嗎?

跟大家比較有關的是—2025年只能買得到LED燈泡;冷氣、冰箱更節能達20%以上;在2025年塑膠包裝有1/4是來自再生料,回收市場將蓬勃發展;2030年起工廠需用高效率馬達等等。

目前政府還未將食物體系納入,以國際淨零要求來思考,將來會有的改變是—2050年人均食物攝取量每日減為2,300大卡、紅肉每日減少為57克(減少3/4)、從飲食來看,要從「每週一蔬食」改為「每週一葷食」才能達標,在地食物比需達到5%或更高。

 

7、臺灣已將淨零目標入法

臺灣是全球第18個、亞洲的第4個將淨零目標入法的國家。淨零目標入法,代表對我們生活會有很多的改變,給了許多新的政策工具,包含以下幾點。

排碳要付費許多食衣住行相關的事物,可能都會要求標示碳足跡,以達實質減量的政策。對空污與水汙染有制定碳排上限、針對排碳戶訂定效能標準、超過排碳量則不能販售、生產中不能超過規定排碳量,禁售對環境變遷影響大的產品、公共採購上訂低碳採購要求…等等多項管制。

政府還設了自主減量計畫,審核企業若符合標準可以給予碳費折扣,這樣,企業ESG不只是寫CSR的報告或辦活動而已,一定會實質減量。 

〔註〕:(1).ESG: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 ,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 2004 年首次提出 ,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

(2).CSR:是指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1999 年由時任聯合國祕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an)倡議。根據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定義:企業貢獻經濟發展的同時,承諾遵守道德規範、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

 

四、臺灣人怎麼想氣候變遷議題

氣候變遷議題臺灣人關心嗎?根據2022年民調如下:

1、氣候懷疑論占比極低 :臺灣有85%以上的民眾,相信氣候變遷對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

2、知道淨零排放的比率低: 只有不到3成知道政府有提出「淨零排放」的目標。雖然3成比例比起歐洲的7成有很大落差,但是比起以前5%已高很多了。

3、民眾對政策沒有信心:約有6成民眾認為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60-70%,是不可能的。約有6成民眾認為禁售燃油車是沒有信心的,2040年電動汽機車市售比要達100%也是不可能的。

4、哪一種生活轉型行為臺灣民眾採行度最高?:節能家電的採購、減少衣物的購買、購買當地當季食物等的採行度較高。素食取代紅肉、購買商品改為「以租代買」意願偏低。年輕人對這些政策支持度比年紀大者,相對較低。

5、臺灣人心中的氣候變遷:氣候感知指數排名41,氣候風險感知(對生活衝擊大)很高,但是會關注氣候變遷相關訊息意識偏低,願參加減碳行動承諾也低。其實有時臺灣民眾行動力是很強的(比如食安議題),也就是,如何利用過往的基礎連結到氣候變遷的議題上,讓大家的行為願意產生改變,這是我們的一項挑戰!

 

 

五、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全球要在2050達到淨零排放,增溫控制在1.5℃不太容易達成,預估全球2060才有可能達到淨零,增溫可控制在約1.7℃。但增溫4℃以上不太可能發生,因為全球的能源市場已經改變,再生能源的成本越來越低,未來不可能面臨高排碳。不過,增溫2.6-3℃是有可能遇到的,如果大家積極做的話,應可控制在1.7℃。

以臺灣來說,2050達到淨零是有可能的。臺灣的排放量約有5成是工業部門,價值鍊的排放量,約有44%是出口,是出口到中國,再轉到歐洲等國家所致,臺灣直接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這三個國家合計約占出口總額的3成。歐洲馬上要實施碳關稅,美國、日本也討論要扣碳關稅,在這種局勢下,臺灣出口比例這麼高的產業鍊,不去面對淨零達到對方國家的標準,以後是沒有競爭力的,會被排除在訂單之外,就會變成「經濟衰退式的淨零」,企業會非常重視,但整體來說還是需要全民一起努力。

講到氣候變遷很重要的是時間因素,感覺2,100年很遠,但現在出生的小孩,他的排碳量只能是阿公的1/3,接下來我們的生活會是隨著增溫幅度不斷調整變化,關鍵是未來10年內我們這一代所做的事情,到了2,100年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片紫紅色世界,還是我們可以因應的未來?